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喜爱歌剧的人们。 [复制链接]

查看: 7883|回复: 39
11#

乐剧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称其成熟时期的新型歌剧为乐剧,其中音乐和戏剧紧密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用“场”来代替以往的那些分曲,音乐摆脱周期性的节奏束缚,连绵不断地自由伸展成为“无终旋律”,并系统地运用“主导动机”,既用一系列有特定含义的短小乐思来代表戏剧中的特定人物、事物和思想感情,以增强音乐的戏剧效果。

在1850年首演〈罗恩格林〉的时候,瓦格纳第一次取消了分曲,坚持“无终旋律”的原则,并在音乐中系统运用了主导动机。


[upload=jpg]Upload/200561418285561852.jpg[/upload]



乐剧中叙述比利时布拉班特省的戈特弗里德公爵秘密失踪,弗雷德里克伯爵夫妇诬告戈特弗里德之妹埃尔萨谋杀其兄。国王亨利用“战斗审判法”审理此案,原告和被告的辩护人决斗,看谁得胜。埃尔萨说她梦见一位武士,自称是她的辩护人。传令官吹号三次后,远处河上果然出现了一艘由天鹅拖来的船,武士是为埃尔萨辩护来的。他和她订了婚约,并约定了一个条件,不许询问他的姓名和来历。决斗的结果弗雷德里克大败。但是后来埃尔萨中了这对夫妇的奸计,去向自己的丈夫询问姓名和来历。武士当众宣布自己是守护圣杯的武士罗恩格林然后飘然离去。戈特弗里德公爵突然出现,埃尔萨死在各个的怀里。


虽然瓦格纳历来反对歌剧音乐脱离歌剧而存在,但是,一旦写起音乐来,他就忘乎所以了。交响乐般的音响洪流席卷了瓦格纳歌剧的整个织体,人声变成了乐队的一个声部。歌词消失了,它们被淹没在瓦格纳独创的主导动机编织中。很多才华横溢的歌剧管弦乐片断频频出现在后来的音乐会中。
TOP
12#

大歌剧

大歌剧是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末,盛行于3、40年代的法国歌剧,常以历史英雄故事为题材,崇尚富丽堂皇的壮观场面和光辉灿烂的音乐,包括洋洋大观的芭蕾舞剧,但是不用说白,音乐从头贯穿到底。迈耶贝尔作曲的〈恶魔罗勃〉(1831)、〈新教徒〉(1836)和〈先知〉(1849)是大歌剧的代表作。


[upload=jpg]Upload/200561418273578406.jpg[/upload]


〈新教徒〉是一部壮丽宏伟的5幕大歌剧,描述了16世纪法国旧教徒对新教徒的残酷斗争,以1627年8月24日圣巴多罗缪节期间的大屠杀新教徒时间为历史背景。法国亨利四世的未婚妻玛格丽特,抱着平息新旧两教斗争的愿望,企图撮合新教徒骑士拉乌尔和旧教徒圣伯里伯爵女儿瓦蓝汀的婚姻。但是此前瓦蓝汀已经和天主教贵族韦伯有了婚约,拉乌尔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忠,拒绝和她结婚。天主教派以此为由暗害他,瓦蓝汀得知以后告知新教派,虽然阴谋被粉碎了,但是瓦蓝汀不得不与韦伯成亲。拉乌尔得知瓦蓝汀的初衷,十分悲痛。便冒险前往韦伯家和瓦蓝汀相见。再那里他们得到了天主教将屠杀新教派的消息。在危机关头,拉乌尔不顾一切赶回新教派的指挥中心把情况告诉领袖。屠杀开始了,拉乌尔和瓦蓝汀在相许终身后,同归于尽。

法国大歌剧取消了阉人歌手唱女高音或女低音的规定,而且在三段式的的谣唱曲中的第三段再现中加入了很多技巧性的华彩,这个也成为了一种特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