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即将出笼的ABC引进古典绝版唱片提个醒儿 [复制链接]

查看: 10032|回复: 47
1#
ABC正在收集爱乐者们的信息,看看哪些是最想拥有的唱片,然后推出ABC自己的K2引进版,这当是一件好事。本来想到了不少想拥有的绝版唱片,又怕这些珍稀品种在不久的将来成了满大街都是的引进版,破坏了它们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建议:要做就做得非常到位,除了音质好,(这点说也多余)封面设计也别玩什么个性,原版封面不要动它。
同时发行量不能大,统统搞成限量版,让它在半年后成为新的绝版,别堆积在商店里恶心人,然后再来个跳楼价,像前几年的国内RCA版。
最后编辑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2#

多谢龙哥意见,我会把你的意见反映给唱片公司高层。
TOP
3#

ABC,含蓄点!
TOP
4#

felixcat 在 2005-6-8 13:33:34 发表的内容
呵呵还有这等事。我也有几点建议(仅对古典而言):

1. 有一些录音在录制完成之后,艺术家会当场监督工程师把多声道母带混制成双声道的供出版用的工作母带。所以假如要引进版权,不要光顾着“原始母带”,还要参考一下那盘“工作母带”(假如有的话),甚至有些情况下用工作母带来再版声音效果取向会更接近头版LP的风格。很多工作母带的保存状况是很好的。EMI、Decca、Philips的有些头版CD就是采取这样的策略的,其优点大家有耳共闻。


大公司的第一份双声道原始母带是不会外借的.其实你说的那个第一份从多轨(不是多声道,16,24轨)downmix的双声道工作母带就是通常说的原始母带.很少再版有从原始多轨母带重新制作的(RCA最近一批的SACD是例外).

双声道原始母带,不是我夸张,恐怕把整个ABC公司抵押上去,Decca这种级别或者更大的公司都不会借给他..除非是小公司还有可能商量.原始多轨母带,根本想就不要想,许多专辑,恐怕外国唱片公司自己都不一定能找到.
最后编辑Raxel
TOP
5#

对的对的,在尽量保证复制质量的前提下一定不要改唱片封面,不要失了人家的风味啊!
TOP
6#

问题是,这量小了,成本就高,成本高了,价格会上去,而不管价格上去多少,品质是原步不动的。这就不好办了。

封面设计别玩花样,这话说到点子上。不仅仅是封面设计,包括其他方面一样。我们的那点创造力太有限,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TOP
7#

各位DX认为ABC的这张《十亿琴王》怎样?个人觉得不如下面那张。[upload=jpg]Upload/20056810324937953.jpg[/upload]
TOP
8#

[quote]上山砍柴 在 2005-6-8 9:31:07 发表的内容
问题是,这量小了,成本就高,成本高了,价格会上去,而不管价格上去多少,品质是原步不动的。这就不好办了。


这些可都是平时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啊,我宁可它成本高一点,买得贵一点(别离谱就行),也不想自己手上拥有的是那种跳楼货.
最后编辑阿龙
TOP
9#

看爱必希的网页设计,就知道这家公司没甚么品位,纯粹商人牟利,心里就有抵触,最起码也要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中毒情况再作决定。
TOP
10#

ABC啊,出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