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全能天才”伯恩斯坦 [复制链接]

1#
                              闲话“全能天才”伯恩斯坦


    如今的爱乐者似乎就是“走错了路”都会“碰”到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无论是在唱片中还是电视里——可以说,无所不能的伯恩斯坦无处不在。

    今天我又拿出有名的“少壮派”指挥家西蒙·拉特尔(SIMON RATTLE)——他名字前面被英女王赠送的爵士头衔“SIR”我看就不用说出来了吧——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格什温与伯恩斯坦作品的音乐会实况DVD,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是1995年在德国柏林的一场露天音乐会,有个特定的主题,叫做“AMERICAN NIGHT”,也就是“美国之夜”。除了格什温的名作《蓝色狂想曲》、《波基与贝丝》,就是伯恩斯坦的作品了。看得出,传统上一直比较“排美”的欧洲观众们对美国人伯恩斯坦的作品也很熟悉,他们甚至表现出对伯恩斯坦近乎狂热的喜爱。

    这是作为作曲家的伯恩斯坦的魅力。

    还有一盘很久以前看过的美国原版录像带我还记忆犹新,因为那上面记录了1976年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为美国建国200周年举办的一场欧洲音乐会的实况。大厅里座无虚席,一头白发、体魄健壮的伯恩斯坦走上舞台的那一刻显得非常地满足——想必他走上舞台前刚刚掐灭了烟头,还美美地啜了一口威士忌。他在演出之前和演出间隙的这个习惯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当他走上指挥台,准备就绪开始指挥时,大厅里的气氛马上热烈起来。这次音乐会演出的都是北美作曲家的作品,如阿隆·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第三交响曲,其中一段“普通人的号角”最是闻名。作为指挥家的伯恩斯坦没有上演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会即将结束时,被朋友和崇拜者们亲切地称为“伦尼”的伯恩斯坦又指挥乐团演奏了《星条旗永不落》。这时候,几位长号手站了起来,有节奏地摇晃着身体,大厅里再度沸腾了!演出完毕以后,崇拜者们还能有幸向精疲力竭却仍然保持和蔼可亲风度的伯恩斯坦要一个签名,而这一点,对于正如自己的称号“皇帝”一般高傲的卡拉扬来说绝对是不可思议的!

    这,则是作为指挥家的伯恩斯坦的魅力。

    那个时代的欧洲有许多音乐家实在是太过严肃,他们把伯恩斯坦这种做法看作是“商业表演”和“欺世盗名”。然而,为人和蔼的伯恩斯坦却有着自己不可动摇的艺术信条。他认为艺术就是为了表现,艺术不应该与观众有任何隔阂。伯恩斯坦酷爱音乐,而且很有倾诉这种爱好的欲望,无论是作为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教师还是表演艺术家的时候都是如此。正是因为有这种欲望,所以伯恩斯坦生前曾经这样说过:“我认为,我是我所见到的人中最幸福的一个。我不仅仅只有一个生命,而是至少有5个生命!我为此充满感激之情,假如我10分钟后就会死去,我也不会抗议。我的生活的确非常充实。”

    伯恩斯坦说他的生活“非常充实”真的不是矫情!这位乌克兰犹太人移民的后代于1918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家里本来不可能有什么音乐教育,直到有一天,一位亲戚将一台钢琴寄放在他家里,他才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他在哈佛大学和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主攻音乐学,瓦尔特·皮斯顿教他创作技巧,海伦·科茨教他弹钢琴,弗里茨·莱纳和瑟奇·库瑟维斯基向他传授指挥知识。由于天资聪颖、学业精进,他得以于1943年11月的一天临时代替一病不起的布鲁诺·瓦尔特出任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从此以后,他就成为了有口皆碑的指挥翘楚。他那如神话一般飞黄腾达的音乐事业由此真正开始,纽约爱乐乐团聘请他做指挥,布兰德艾斯大学聘他为音乐教授。他着了魔似地创作芭雷舞、交响乐和音乐喜剧,到刚刚建国不久的以色列从事文化建设工作,还出任以色列交响乐团的指挥。关于在以色列的经历,伯恩斯坦曾经回忆说:“1948年我们在被围困的耶路撒冷呆了一个星期。我们在一家电影院演奏贝多芬的《莱奥诺拉序曲》,按乐谱要求,得有一个人在外面吹小号。由于演出厅很小,我不得不派一位小号手到外面的大街上。他一出去就没了踪影——原来,人们为了音乐会的正常进行,把他抓了起来。这时候,周围激战的炮火声震耳欲聋,就是听不见小号声。最后,人们还是放了这位小号手,并让他吹响了小号。那场演出棒极了!我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能与那场演出相比的‘莱奥诺拉’。”

    那时候的以色列是犹太人心中的祖国,对于伯恩斯坦来说也是这样。他把以色列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这种心灵和情感上的依赖维持了很多年。此后伯恩斯坦的很多作品都以犹太人为主题,1965年写的《奇切斯特诗篇》就是这样。在《奇切斯特诗篇》中,伯恩斯坦引用了希伯来语的诗歌作品,并且大胆地采用犹太教堂和音乐喜剧歌曲为它谱曲。我自己就珍藏着伯恩斯坦亲自指挥奥地利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维也纳热纳塞合唱团和以色列交响乐团演绎《奇切斯特诗篇》的录音。因为将希伯来诗歌的韵律与音乐喜剧的旋律、节奏特点融为一体,伯恩斯坦创作和指挥的《奇切斯特诗篇》显得大开大阖、气氛热烈,自始至终能把听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1953年以前的伯恩斯坦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在很多歌剧爱好者的眼里,他似乎还是个陌生人,因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从来就不曾出现在歌剧院的乐池中执棒指挥歌剧。直到1953年那次应邀“救场”挺身而出第一次指挥歌剧,天才的伯恩斯坦才让众多的歌剧迷们另眼相看。那是在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临时被请来顶替他人的伯恩斯坦指挥剧院乐团演奏了路易吉·凯鲁比尼的歌剧《美狄亚》(当时担任女主角的就是传奇女高音玛利亚·卡拉丝)。演出非常成功,斯卡拉剧院当即邀请伯恩斯坦参加下一个乐季的演出,而在整个欧洲大陆,这位原本鲜为人知的年轻指挥家也象在美国一样声名鹊起。1959年,伯恩斯坦的音乐事业达到了一个巅峰——他接替迪米特里·米特罗普卢斯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总指挥,与他的几位前任古斯塔夫·马勒、阿图尔·托斯卡尼尼、布鲁诺·瓦尔特一样风光。几位前任虽然各负盛名,但都是外国人,所以当时的美国人是很为纽约爱乐乐团能够破天荒地任用伯恩斯坦这样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当指挥而欢欣鼓舞的!接手纽约爱乐10年以后,伯恩斯坦的苦心经营使乐团成为打上了自己个性烙印的更为优秀的乐团,其知名度使全美所有的顶尖乐团都难以望其项背。在伯恩斯坦任职期间,纽约爱乐总共举办了950场演出,他那热情自如的指挥风格、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使乐团演出的预订票额提高了一半。其实,伯恩斯坦并非只偏爱容易的作品,他也率领乐团首演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欧洲作曲家的高难度作品,比如西贝柳斯、卡尔·尼尔森的冷僻曲目,也有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查尔斯·艾夫斯、阿隆·科普兰和卢卡斯·福斯等人的“新作”。伯恩斯坦对音乐真是如饥似渴,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到布莱兹,他的演出曲目几乎囊括了音乐史上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品。

    对曾经在1908年到1911年间执掌纽约爱乐乐团的奥地利作曲家兼指挥家戈斯塔夫·马勒的交响乐作品,伯恩斯坦是最欣赏的。1960年,伯恩斯坦开始指挥纽约爱乐演奏马勒的作品,他和乐团录制的唱片在欧洲掀起了一股马勒作品的复兴运动,而在那之前,欧洲人对马勒的作品一直是很有偏见的。伯恩斯坦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为什么马勒的作品会令人如此紧张呢?它几乎已经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原因之一就是它所蕴涵的犹太文化。它不是希伯来文化,也不是犹太教,而是与世界各地犹太居住区的语言有关的东西几百年来,这种文化就被记录在音乐当中。”

    60年代初的时候,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演出了马勒组曲,此举使他再次蜚声欧洲。如果说1953年伯恩斯坦为“救场”而临时受命指挥歌剧《美狄亚》是“被迫无奈”之举的话,那么1966年他在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奏威尔第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法尔斯塔夫》则是他主动积极地向歌剧出击的表现,那次极为成功的演出标志着他完全攻下了歌剧这种体裁。其实,对伯恩斯坦这位天才的音乐会指挥家来说,直到他1990年告别人世的那一刻,歌剧都不过是一种“边缘”体裁,然而,只要他愿意做并且去做了,他就会做得绝不比他人逊色——无论他指挥演奏哪一部歌剧,是贝多芬的《菲岱里奥》也好,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也好(瓦格纳这个以反犹闻名的作曲家实在是令犹太人极为敏感!同样是犹太裔指挥家,伯恩斯坦上演瓦格纳这部名剧倒是没有象后来于2001年在以色列指挥演出此剧序曲的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那样引起轩然大波),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也好,还是里夏德·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也好,他都是那样地驾轻就熟、胜任有余!

    在维也纳首次指挥演出《法尔斯塔夫》证实了伯恩斯坦在歌剧领域的杰出才能。当时在剧中扮演约翰爵士的就是著名的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他把约翰爵士这位“反派”塑造得栩栩如生。这次演出使伯恩斯坦与维也纳交响乐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于1979年首次指挥柏林交响乐团之前,维也纳交响乐团可说是他最得意的演出团体。这位秉性热情的美国人能对多瑙河畔这支自信的乐团产生如此好感,也说明他自己不重视外在的表现,而是注重艺术内容的大气磅礴。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曾对人这样推心置腹:“我不认为我是个吓唬人的人。作为指挥家我从来不象托斯卡尼尼、莱纳和库瑟维茨基那样,他们把乐团里不合他们意的人都赶了出去,而我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不合我的性格!我也演奏室内乐,我经常和乐手们一起演奏。我不觉得我是指挥台上的什么‘权威人物’。” 伯恩斯坦的这种性格刚好有益于他发挥自己所具有的“天才教育家”的禀赋,所以他不但受到全世界有名的交响乐团的青睐,而且也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在伯恩斯坦亲自撰写的7本书中,他形象而富有逻辑地向百万读者解释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将一个个古典大师从高高的“神坛”上“拉”到了大家的现实生活中,而在电视系列片“青年音乐会”中,他与纽约爱乐乐团的乐手们一起亮相,为观众解释“古典音乐”这一概念······

        在创作方面高产又高质,在指挥艺术上也建树良多——伯恩斯坦真是个不世出的大师,再“长舌”的人恐怕也讲不完他的故事!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丰满的“人”,正因为这一点,长久以来他一直是个深受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有6本传记书籍详尽地披露了他传奇性的飞黄腾达经历,描写了他犹太人的性格特点、无节制的双重性生活以及自由的政治见解。伯恩斯坦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对媒体有极大的吸引力——他在遭遇过原子弹轰炸的日本长崎指挥演奏了他的第三交响曲,在柏林墙倒塌后不久组建东西方乐团,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歌词擅自改为“自由、美丽的神的火花”···就连苛刻的批评家们似乎都无法怀疑这种看似噱头十足的活动后面所不可忽视的十二分真诚!

    1990年10月中旬那天,正是我生日,刚刚参加工作不到3个月。清早在家听VOA的广播,突然得知伯恩斯坦去世的消息,我真的惊呆了——要知道,那时我是多么喜欢他的《西区故事》呵!虽然在那之前我已从外电报道知道他在日本演出期间就已病倒的消息,知道他多年来健康状况一直不佳特别是他那吓人的烟瘾一直在狠狠地戕害他的肌体,知道他在病榻上还踌躇满志地计划创作最后一部以大屠杀为题材的歌剧,可我真的打心眼里不愿接受这个噩耗!
  
    那天晚上,草草地扒了几口饭,把磁带塞进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伯恩斯坦生前弹钢琴和朱丽亚四重奏合作演奏舒曼钢琴五重奏的录音,我一夜无眠。
最后编辑mydisc
分享 转发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

好帖,顶!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463021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4227492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5381169.jpg[/upload]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7138509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7312136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318575224056.jpg[/upload]
TOP
6#

除了在DG的马勒,他在DG最好的CD是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
TOP
7#

这贴子强啊!
我现在有点明白的是,马勒和伯恩斯坦都是犹太人,同时两个又都是同性恋者,怪不得伯恩斯坦诠释马勒是能手。
没有贬义。
作为和卡拉扬齐名的指挥家,伯恩斯坦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卡爷不如的。尤其是他的作曲能力!
TOP
8#

帅又有一种刚毅!!!
TOP
9#

收藏。
TOP
10#

原来对伯恩斯坦没什么特别的印象,直到听到KREMER演奏的Ned Rorem 的小鞋(1984),才知道伯恩斯坦的魅力.这是一部被低估的伟大作品.全新的发声里蕴涵着古典的感情.没听过的都一定要听听.
TOP
11#

汤沐海看过伯恩斯坦的排练。回头他说,他几次在不同场合看伯恩的马勒,发现很多地方的处理都惊人的一致。这说明他的指挥绝对不是一时灵感,而是对一部。作品的最深刻的认识所致,只因在他看来只有那样处理是最好的,所以每次都只有一种选择。
TOP
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3#

[upload=jpg]Upload/200565838629611.jpg[/upload]

伟大的告别!
TOP
14#

[upload=jpg]Upload/20056716423759664.jpg[/upload]

1955年3月,
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贝里尼的《梦游女》后,
与卡拉斯一起。
TOP
15#

伯恩斯坦极具个人人格魅力!
但他自己作的很多作品我听起来不习惯,
可能是聆听尚浅吧!
TOP
16#

[quote]shinelb 在 2005-6-5 8:39:03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65838629611.jpg[/upload]

伟大的告别!

[/quote
老玩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命,这那里是在告别,分明是在礼赞生之喜悦。
TOP
17#

手上好象有一套他指挥的马九的VCD(DG),还真不知塞哪了,什么时候得闲,扒出来瞅瞅。:)
TOP
18#

一个无与伦比的指挥家,习惯了卡拉扬全无棱角圆滑过度的演绎,再听他的,你会发现你的心灵从未受到冲击过。
TOP
19#

指挥台的老顽童,用挥洒自如来形容不算过分.
TOP
20#

收了老顽童和齐莫尔曼合作的贝钢协,独有1.2钢协没有站在指挥台上,不知去了哪个好玩天国玩去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