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Q学堂扫盲节目——xrcd?K2?是什么使人神魂颠倒? [复制链接]

查看: 18879|回复: 145
91#

tigerkiller 在 2005-5-18 22:10:50 发表的内容
       楼上各位,还是请看看我前面提供的技术资料吧:

    “xrcd的生产制作过程是从母带处理开始的。母带中的模拟信号在特制的母带控制台上被读取,然后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它数码化,产生的20比特数码信号随即通过JVC的K2数码介面被传送到SONY 的PCM-9000型MO录音机中,并被储存在一张MO磁光盘内。xrcd这种做法很好地发挥了MO在稳定性上的长处和20比特的大容量优势,将它作为音频储存媒介,以便将信号传输到制造工序。JVC在横滨有家xrcd中心,在那里,上述20比特SONY PCM-9000 MO磁光盘被K2数码介面重放出来。这个步骤消除了任何在数码信号重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时基误差和失真。重放出来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以确保其具有真正16比特的动态范围。接着,16比特信号又经过EFM编码,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该系统再读取EFM信号,然后把它送到玻璃母模蚀刻激光处。这一步骤则能够将有可能出现在数据流中的任何时基误差消除得几乎一干二净。玻璃母模制作出来后,就可以用它作母盘,以JVC的xrcd压片生产线来压制xrcd唱片了···

以K2制作普通CD又是怎样一个程序呢?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母带中的模拟信号数码化,输出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接着,16比特信号又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蚀刻出玻璃母模。K2制作就这样简单完成了,客户再拿制成的母模去任何CD生产线压片量产。”

    XRCD是一种“一条龙”化的CD制作技术,其中就包含了K2编码和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但K2这两方面技术都只是整个XRCD技术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XRCD可以说是K2技术的制品,但在制作中只使用了K2编码、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的普通CD绝对没有资格叫做XRCD。XRCD必定是在JVC的XRCD中心完成除录音以外的全部制作的,而K2制品则只由JVC用K2进行母带处理和母模制作,其它的事JVC完全不管,任由出版商自行解决。

    这就是XRCD与K2 CD的根本区别。就像SACD必定是DSD技术的制品但DSD CD却绝对没有资格叫做SACD一样。

    如果谁都可以把K2 CD假称为“XRCD”,或者把DSD CD假称为“SACD”,那各位在碟市中看到的还会有真东西么?恐怕你看到的所谓“XRCD”、“SACD”品种早就数以万计了,因为现在的K2 CD和DSD CD的品种数量真的已经数以万计了。

    DR. PAN前辈转贴了唱片说明书,其中关于XRCD技术的介绍谬误多多,比如它说的SONY PCM-9000“光碟录音机”实为“MO录音机”之误。MO即是磁光盘,是早年常用的大容量电脑存储载体,现在在很多专业领域依然沿用,特点是非线性,且性能比较稳定。

    杰长老一说起小日本就怒火满腔,呵呵。我也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右翼混蛋,但我还是很欣赏某些日本技术和产品,相信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争论——既恨日本鬼子又喜欢日本产品的人多着呢。不过问题的症结不在这里。咱们现在是说XRCD与K2 CD的区别,或者是说K2CD为什么不能自欺欺人地打上个“XRCD”的标志,这个跟谁恨不恨日本鬼子没关系。要不,都像这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求产业自强、肆无忌惮地违反经济法规和游戏规则的话,咱们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咱们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最终害的还是咱们国人,而人家经济强国会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继续高歌前进,把我们中国甩得越来越远···这样可以预料的结局,谁愿意看到?杰长老,你愿意看到吗?

    自尊,自信,自强,还有自爱——这是为人之道,也是国家图强、民族图兴之道。在跟我们有关的唱片产业中,也应该有这样的“自”字精神贯穿始终。


好文采!!
我基本搞懂了这两者的区别了。谢谢!
不过,就我搞过技术的经验,我觉得JVC自已吹的一些话也过份了。他以为别人都没有搞过技术似的!我不想过多的解释,因为一旦涉及技术层面,就会变得极其专业和复杂。我是学激光的,这点你相信我好了。
另外扯远点,我痛恨大部分日本人。因为军国主义和右翼主义者在日本绝对是多数!仅管我从心底也非常欣赏日本人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团结/上进/自强,还有他们的技术和一些产品。我认为我们需要很谦虚的向日本人学习这些!但是我还是B4 JVC这种作法,我认为他的这项技术根本不值把一张普通CD搞到200多的高价,他们是在利用专利垄断谋取暴利!所以我绝对不会购买200多一张的XRCD!但是我会购买ABC的产品,虽然在我购买时也会有钱进日本人的口袋,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不会因为国产彩电里面有日本人的IC就不购买一样。但是我不会购买日本品牌的彩电。
再说句大实话:日本人很多时候比ABC作得过份得多!T兄为什么不那样认为呢,呵呵
TOP
92#

买碟的 在 2005-5-19 1:10:42 发表的内容
tigerkiller莫非是报社记者或是编辑什么的,写的一手好文啊


的确是媒体工作者
TOP
93#

请教一下tigerkiller兄,雨果说自己的压制碟是被JVC认可,并无说是在JVC生产线压制,但为何从无人质疑其XRCD的真实性?
TOP
94#

Dr.PAN 在 2005-5-19 6:30:27 发表的内容
tigerkiller&Raxel兄:
请对比ABC和雨果说明书中它们的XRCD制作流程是否一样。而且,是否也符合你们列出的XRCD流程标准(压碟除外)。

关于雨果压碟被JVC认可的事,请看:
http://www.hugocd.com/hugo/showit.asp?topicID=2660&subject=express
http://www.hugocd.com/html/

因此,我觉得ABC的母盘应该是JVC制作的XRCD,但它未被授权压碟。所以只好鬼鬼鼠鼠的表示XRCD,表现在:1.不敢在CD盒面压上XRCD,只用印有XRCD的纸贴上。2.不敢用各种形式表达已被授权压碟。3,连CD碟也不敢印上XRCD,但别人的XRCD都不是这样的。
请教,我说得对吗?



         PAN兄是仁厚长者和爱乐前辈,不用太客气呵。

    我还从来没有留意过“雨果”版XRCD的内页技术说明,您这么一对照,我才发现XXX公司版的伪“XRCD”唱片内之技术说明完全是照抄“雨果”的。即使是这样,它还是错的,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光碟录音机”乃“MO录音机”之误——“光碟录音机”一词现在另有所指,它是指那些以CD-R为客体进行烧录的台式录音机,而MO则是磁光盘···“雨果”的XRCD中这样来翻译这个词本身也是错的,而XXX版的伪“XRCD”既然照抄“雨果”的文字,自然也就是跟着错了!

    您给出的“雨果”主页链接中,我看不出任何能够说明“雨果自行压XRCD碟被JVC认可”或者“雨果”官方自称“雨果自行压XRCD碟被JVC认可”的证据。

    http://www.hugocd.com/hugo/showit.asp?topicID=2660&subject=express

        http://www.hugocd.com/html/

        以上网页中的说法是“日本JVC录音认可的顶级XRCD24最高水平制作压碟”,其中的“日本JVC录音认可”是指“雨果”的原始录音质素得到了对拿去做XRCD的外来录音母带相当挑剔的JVC公司的认可,觉得它具备进行XRCD技术加工的资格。此话的意思绝不是说JVC认可了“雨果”自行从事XRCD甚至XRCD24的压碟。所以,您可能是误解了此句的意思。再说,人家“雨果”这个说明是用在它家的正牌XRCD唱片中的,XXX版伪“XRCD”也就是实际的K2制版CD把它如此照搬过来,这算什么?不可笑么?

    据我的经验,网页中的那段文字不一定是“雨果”公司的官方文案,而是哪家媒体上某人写的相关推荐文章,只是被“雨果”借来用用而已。我自己的某些文字也被“雨果”借去过。

    另外,在概念上,您可能有些混淆。我说过了,XRCD是从母带处理到母盘制作再到JVC专门生产线压碟的全过程概念,比如前面提到的MO录音机等,就是它必然用到的设备,而仅仅做K2处理的话则用不着这些。XRCD唱片与K2制版唱片的区别绝不仅仅在于最后压碟是不是由JVC来完成——前面几道工序就差别着呢!我已经在前边列举得很明白了,XRCD的前几道工序在纯K2 CD的制作工序中是没有的。

    “我觉得ABC的母盘应该是JVC制作的XRCD,但它未被授权压碟。”

     此言概念有误,没有什么“母盘应该是JVC制作的XRCD”之说,也不会有XRCD“授权压碟”的实例。

     “所以只好鬼鬼鼠鼠的表示XRCD,表现在:1.不敢在CD盒面压上XRCD,只用印有XRCD的纸贴上。2.不敢用各种形式表达已被授权压碟。3,连CD碟也不敢印上XRCD,但别人的XRCD都不是这样的。”    

     您这个结论我完全赞同。
最后编辑tigerkiller
TOP
95#

VV 在 2005-5-18 20:43:46 发表的内容
Dr.PAN老Z兄
针对的是这行为呀:XRCD 20bit K2 Super Coding 的系列产品,XRCD大大个字,20bit K2 Super Coding 小小个字,有误导!!!

不标这个DD,您卖多少也没人说啊!!!!
制作这个DD、卖多少钱、消费者付出多少完全是你情我原。根本没人理会。问题出在误导标记上,你不写上XRCD不也AXX喜欢卖出价是多少就多少!!!!!!



所以我也说,ABC这样作不对,OK!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讨论问题。
这种推销手法严格讲确实误导了消费者。其实,只在表面上贴应用XRCD技术,应该不会误导,同样也达到了吸引消费者眼光的作用。
希望ABC公司以后能更加尊重消费者!同时,我也同样支持ABC,毕竟他是我们民族的产业,并且我认为比另外几家发烧公司强。而且他用一个较低的价格让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音质。
最后编辑zjize
TOP
96#

尊敬Dr.PAN
同意AXX只好鬼鬼鼠鼠的表示XRCD说法!!!我遣责正是这行为。
最后编辑VV
TOP
97#



所以我也说,ABC这样作不对,OK!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讨论问题。
这种推销手法严格讲确实误导了消费者。其实,只在表面上贴应用XRCD技术,应该不会误导,同样也达到了吸引消费者眼光的作用。
希望ABC公司以后能更加尊重消费者!同时,我也同样支持ABC,毕竟他是我们民族的产业,并且我认为比另外几家发烧公司强。而且他用一个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了更好的音质。
----------------------------







非常高兴有共识!!
最后编辑VV
TOP
98#

VV 在 2005-5-18 20:48:57 发表的内容
相同制作不标XRCD 20bit K2 Super Coding 的系列产品不也可照卖50元吗???


既然他采用了XRCD技术,我认为他还是可以标的。只是不能标得那么夸张以致于有误导之嫌。
我说ABC不对,可是没说他错了。很多事不是只有YES和NO两种状态的。
即然我读了大学,仅管是电大,可你不能说:我说读了大学是错了吧。难道非得要我等同于高中生才算没有误导人!这样对ABC公司也不公平。
TOP
99#

tigerkiller 在 2005-5-18 22:10:50 发表的内容

    XRCD是一种“一条龙”化的CD制作技术,其中就包含了K2编码和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但K2这两方面技术都只是整个XRCD技术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XRCD可以说是K2技术的制品,但在制作中只使用了K2编码、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的普通CD绝对没有资格叫做XRCD。XRCD必定是在JVC的XRCD中心完成除录音以外的全部制作的,而K2制品则只由JVC用K2进行母带处理和母模制作,其它的事JVC完全不管,任由出版商自行解决。

    这就是XRCD与K2 CD的根本区别。就像SACD必定是DSD技术的制品但DSD CD却绝对没有资格叫做SACD一样。


这类比最好理解.好比"我是中国人,但我不等于所有中国人."K2属于xrad技术,但不等于是xrcd技术.
作为一个专业的录音公司,不可能不具备比一般人更专业的技术理解吧?既然如此,其目的性就不言自明了.:)
TOP
100#

zjize 在 2005-5-19 11:32:51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5-5-18 20:48:57 发表的内容
相同制作不标XRCD 20bit K2 Super Coding 的系列产品不也可照卖50元吗???


既然他采用了XRCD技术,我认为他还是可以标的。只是不能标得那么夸张以致于有误导之嫌。
我说ABC不对,可是没说他错了。很多事不是只有YES和NO两种状态的。
即然我读了大学,仅管是电大,可你不能说:我说读了大学是错了吧。难道非得要我等同于高中生才算没有误导人!这样对ABC公司也不公平。




绝对不同意这说法!!!道理前有大侠说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