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科岗的一张DVD的评价(ZT)
在这里我们大概能了解他的人生传奇。
晚上我会上传这张DVD封面,
供对科岗的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列奥尼德·科岗在西方没有他的对手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那么名声显赫。虽然与后者比起来,科岗的确出道较晚而且在1982年仅58岁时就“英年早逝”,但科岗在西方名气不大则绝不是因为他水平不佳,而主要是前苏联政治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使科岗鲜为人知,就是他不喜欢录音,尤其不喜欢出现在影片或电视屏幕上,这是由于他喜欢在较为黑暗的背景中演奏。
然而,科岗是一位真正一流的演奏大师,就如这些珍贵的录影所揭示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无疑是这张碟的重头戏,科岗与路易·德·弗罗芒合作得十分默契,第二乐章慢板与第一乐章中的一些抒情乐段尤为优美,充满了甜蜜的静谧。作为贝多芬协奏曲这个演出的加演曲目的巴赫作品也十分出色。
在其他曲目中我们可以通过看见和听见的方方面面来领略科岗独特的演奏风格。在整个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岗演奏时总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这种巍然屹立的形象仿佛在证明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根本不需要通过在台上跳来跳去来向观众表明其演奏充满感情。
在亨德尔、德彪西和肖斯特科维奇的作品中,与科岗合作的是钢琴家安德列·米特尼克,他是科岗最喜爱的搭档,他们俩曾合作多年,直到1963年为止。正如前苏联录音中常见的,亨德尔的作品是由钢琴伴奏的,而不是羽管键琴,因此喜爱古乐器演奏的爱好者可能会对这个录音不以为然。德彪西的作品是由海飞兹编曲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则由德米特里·季加诺夫改编,季加诺夫是作曲家的好友,同时也是贝多芬四重奏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法雅的作品由波兰小提琴家帕威尔·科昌斯基改编,你可能会注意到这一组曲中的最后一首歌被省略了,这正是被科昌斯基删去的,而并非科岗漏演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17号的改编者则是另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在勒克莱尔的作品中,与科岗合作的正是他的妻子,即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的女儿。
总之这是一张奇妙的DVD,它的出版是极有价值的。我肯定任何欣赏过此碟的爱乐者都会感到极大的愉悦。虽然这些曲目的录影效果与今日的高保真标准相距甚远,但就其较为久远的录音年代而言,该碟的影像质量和单声道的音质已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了。(朱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