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勃拉姆斯音乐会简记 [复制链接]

查看: 6363|回复: 47
11#

或许我说多了。
不过用意是好的。
TOP
12#

romeo 在 2005-4-9 18:27:49 发表的内容
同意,总有种想把音量拧大点的感觉。
再有,长号好象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后面的声音是要小点。但是,星海音乐厅比深圳少年宫跟大,我坐的也很远,我没感觉声音小了多少。
在深圳大剧院,我还坐过最后一排呢,没觉得声音小。
昨晚我是坐前面,但是,安静的环境中20米左右的差距应该不太大。
TOP
13#

shinelb 在 2005-4-9 19:16:44 发表的内容
第二钢协独奏还行,
乐队支持不够。
因为这是一部带有钢琴声部的交响乐,
但乐队总是害怕抢了钢琴的风头而缩手缩脚。
返场曲沃老弹的肖邦倒是很潇洒。。。。。
期望过高,
有点失望。


协奏曲演奏乐队让着独奏并非什么坏事。
百来号人盖过一架钢琴是很容易的。
TOP
14#

比方我在广州听布拉多的马5,座位很靠后的,星海比少年宫大多了。但是,我那天晚上简直是两脚腾空,浑身颤栗,这感染力实在太强烈了。几次我差点失控得鼓掌起来。
再者,也是在广州,蒙纳斯基(以色列)的钢琴独奏会。《图画展览会》的时候我感受他对作品的准确把握,我无意那他与谁去比(我多里赫特在索菲亚的那个录音较多),我很投入,所以我感觉蒙纳斯基的演奏比里赫特的给我触动大多了,简直不能相比。
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第6钢奏时,我有更大的感触。回头听波格莱里奇在DG那个名演,没什么意思了。
所以,在广州的第二天,我特地跑去听蒙的大师课。
他讲肖邦。
TOP
15#

下海捉鳖 在 2005-4-9 20:29:17 发表的内容
不过总体来讲在深圳这种环境来看还是可以的。


嗯,客观上说只能说是这样。
香港管弦乐团要好些,秩序也更好些,但是我们不能天天去香港看吧。
很想听一听维也纳爱乐或者柏林爱乐的现场。但是这些明星化的乐队的亚洲票价也是高得让人无法理解。
TOP
16#

舒存 在 2005-4-9 20:59:59 发表的内容
现场乐器的那种声音,带有独特的透明质感,再Hi-end的系统也无法还原的!
唱片可以把乐队声音做的漂亮一些,依据唱片录音好坏判断乐队水平高低,错上加错。现场是检验金子的烈火,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是检验录音师功夫的考场。


听惯了“完美”的唱片,乍一听现场,缺点真的很多。可是这才是真实鲜活的东西。
我爱“完美”的唱片,同样也爱有缺点的现场。
TOP
17#

以上说那么多,都是一点个人经验,没什么意思。

我和一位朋友在深圳会堂看朗郎,现场简直是一场少儿培训课。不过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遇吵不躁。
音乐会人那么多,希望每人都那么安静已经不太现实了,尤其在深圳。从很多现场录音来看,国外的现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面对现场,就不能回避嘈杂。
我觉得心理上有所准备很重要,就是要有一种抗噪音的心理准备。
其次,就是投入去听。投入了,会忽略很多东西。
做到两点了,可能就会更能让你买票的钱更不白花。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18#

老柴是下下周好象。
TOP
19#

哦。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0#

50元的也可以啊。我常坐最差的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