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冲动写些关于此系列的东西,但唯恐自己的所知甚少,甚浅,只能支离破碎,断章取义的感慨两声。而且每天都在惊奇着一些陌生而杰出的作品,太多的感觉,散乱的在脑子里东奔西走,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干脆就不着边际的漫谈,乱谈了。希望大家踊跃指正和指教。
其实20/21这里更多的代表一个广义的当代现象,我想借此不仅是谈一些感想,更多的会有一些问题,在懵懂中感知,提问与解答或者无解,多解可能是当代音乐带来的快感了。
DG可能不再是当代音乐的霸主,纷繁芜杂的厂牌让人迷失。但从20/21的选择来看,他的质量是经得起考验的。这其中还是有些侧重点,Boulez,Takemitsu的比重最大。显然,DG要力捧他们为当代的明星。估计大家也较熟悉了,先放在一边。
接下来便是: Ligeti DG的其他系列里也出了不少。估计不久会弄个LIgeti全集, 他已经出了Webern, Henze, Berg等全集/合集。可见DG在现代/当代上的手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以上三人之后便是各家争艳,基本上各人一张或者多人大拼盘,很公平。其中不乏一些很大排的人物:Schnittke,Glass, Reich, , Rihm, Lutoslawski等,却都被一视同仁。
有一点让我费解,这些人至少还被选中,有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却不知去向,那就是Stockhausen.被认为是德国音乐最重要的继承者。看了Stockhausen的主页,其作品无数,至今可能有100多张问世。都散乱在不同的厂牌下。估计DG已经在酝酿将他们统统买下了。
还有一个现象,没有一位中国作曲家。谭盾去了Sony,陈其钢不喜欢出唱片。 雨果确实作了些贡献。 还有很多其他人呢?
说了半天没一字跟音乐着边的。不是说了吗,是乱谈!
那么下来不废话了,推荐一部作品。
上面提到的几位大牌还是搁在一边。今天讲的是一个叫 Arvo Part (后面的a上面还有两点):爱沙尼亚作曲家。作品依次为 Fratres(小提琴,乐队,打击乐); Tabula Rasa(两把小提琴,弦乐队,预制钢琴(稍微提一下,预制钢琴(可能)源于John Cage,他在钢琴里塞了些东西以改变音色,通常钢琴会变得干涉沉闷,像弹棉花的声音,但有时很有空灵感。));第三交响曲 献给Neeme Jarvi 前两部的小提琴由Shaham 演奏。
也许就像这个国家给我们的感觉一样,陌生而导致的神秘是我对其作品的第一感觉。他的作品都是调性之作,所以不那么晦涩而阴暗。相反,小提琴平和的乐句让我们想到巴赫。对了,他的作品可能属于极少主义了。简洁的线条交错,平行并重复着却制造出难以磨灭的幽远而静谧,十分明显的宗教倾向,为喧嚣营造了一种超然的解脱。让人想到沙漠,或者之中的绿洲,但是没有人,只有他们的倒影。我不想刻意去翻译那些小册子上的内容。这里都是完全的个人体验。不过不巧和那些评论家们的有些吻合。
我能说的就这些。再这么着还是首先希望大家去听一下,文字实在只有功能上的作用。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webseries/?ID=20-21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不久以后就会是当代音乐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