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我临颜体的多宝塔 [复制链接]

查看: 6657|回复: 55
41#

蚂蚁博士兄,无论笔是长锋短锋,都要多用中锋行笔,这样出来的线条才富于立体感、结实、有力。

笔锋的长短与用笔的侧锋、中锋无关!你所述的赵朴初、周慧君、王庸等大师就绝对不滥用侧锋,尤其是周慧君,根本就难得一见!而且我认为这几位书法家还不算大师
TOP
42#

出家算了!:)
TOP
43#

学生没有说赵朴初、周慧君、王庸等滥用侧锋哟,至于是不是大师,这个学生我不敢评论,只是学生觉得自己喜欢的,尊重的前辈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师罢了.
学生一直还受家父指责,言功力的没有,求胜心切,唯一还有信心一直笔耕不辍坚持下来的就是现在我们这辈年轻人当中握毛笔的寥寥无几!
谢谢食古轩主老师,受学生一拜,请以后还不吝赐教,作揖!
TOP
44#

我家里挂有孙伯翔先生的作品,恕学生眼拙,还在观摩中,看不来,嘿嘿!
改天照相上传,不过每个人的喜欢风格是不一样的!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45#

我也拿过几个中国书协和中国文联的全国书法篆刻展的奖,但已经是过眼云烟,现在参与少了,而且手也生了些!
TOP
4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7#

惭愧啊,蚂蚁兄我绝对不敢当老师的!以前是曾经辉煌过,但迫于生计,已经极少动笔啦。
我见过孙伯翔,他用的是一管超长锋羊毫,但出来的磅礴气势、凝重、辛辣。。真是难以想象。。。。。。
TOP
48#

“义”字的最后撇捺省为点画就好了。
TOP
4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0#

眼光光,睇月光 在 2005-4-8 13:53:58 发表的内容
肇庆一书法家用我名字为我写的一联:
[upload=jpg]Upload/20054813535010573.jpg[/upload]


好字,帖意浓郁、颇见数载之功,特别是最后一个“仁”字,交代和显露了笔者的传统功底。但个人认为,“义”字的最后撇捺为病症笔画,败笔;“草”、“亦”、“惊”三字交代勉强、马虎,真正的我体字了。
这副对联的章法布局令人佩服,笔者是严谨讲究之人。
总体感觉小字比大字写得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