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我临颜体的多宝塔 [复制链接]

查看: 6617|回复: 55
11#

gan 在 2005-3-22 13:02:58 发表的内容
博士兄好字!挑点毛病:“长久”二字如不连在一起,或者说“久”字的起笔短一些,所谓“笔断意连”,则更有韵味一些。“共”字左下的点画再写下一点就好了,“里”字应是上大下小,末笔的横应短一些,窃以为这个字才是整幅之败笔。另外“婵娟”误作“蝉娟”。
以上拙见实在是班门弄斧了!请兄台指正。


谢谢gan兄的指教,写字就象服侍病人,面面俱到,难,有时写一副作品,废了一山的宣纸也不如意,还需功力!
另外上面提到的“婵娟”,因为作繁体书法,古字“婵"同"蝉"!
TOP
12#

学生没有说赵朴初、周慧君、王庸等滥用侧锋哟,至于是不是大师,这个学生我不敢评论,只是学生觉得自己喜欢的,尊重的前辈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师罢了.
学生一直还受家父指责,言功力的没有,求胜心切,唯一还有信心一直笔耕不辍坚持下来的就是现在我们这辈年轻人当中握毛笔的寥寥无几!
谢谢食古轩主老师,受学生一拜,请以后还不吝赐教,作揖!
TOP
13#

我家里挂有孙伯翔先生的作品,恕学生眼拙,还在观摩中,看不来,嘿嘿!
改天照相上传,不过每个人的喜欢风格是不一样的!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4#

我也拿过几个中国书协和中国文联的全国书法篆刻展的奖,但已经是过眼云烟,现在参与少了,而且手也生了些!
TOP
15#

眼光光,睇月光 在 2005-4-8 13:53:58 发表的内容
肇庆一书法家用我名字为我写的一联:
[upload=jpg]Upload/20054813535010573.jpg[/upload]


好字,帖意浓郁、颇见数载之功,特别是最后一个“仁”字,交代和显露了笔者的传统功底。但个人认为,“义”字的最后撇捺为病症笔画,败笔;“草”、“亦”、“惊”三字交代勉强、马虎,真正的我体字了。
这副对联的章法布局令人佩服,笔者是严谨讲究之人。
总体感觉小字比大字写得好!
TOP
16#

itiswater 在 2005-4-8 15:03:07 发表的内容
蚁兄的字倒很像杨再春的行草


itiswater兄简直慧眼,佩服。
杨老师是家父的”年兄“,早些时候杨老师是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社长(兼主编)的时候,受家父的”威逼“,我跟杨老师学字,函来数载,所以杨老师书法的影子在我的手上流下了基本的印记,挥之不去,伴我探索和体会到现在!
TOP
17#

钦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