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收全了《tubular bells管钟 》,欣赏一下全家福 [复制链接]

查看: 4231|回复: 11
1#
多年努力,终于收全了《tubular bells 管钟》的5张专辑,这是电子乐大师Mike Oldfield的经典系列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




《管钟》与Mike Oldfield

--------------------------------------------------------------------------------

2004年12月20日 07:53

舒彤

横跨电子乐坛30年的心灵奇迹

最年轻的电子乐大师

31年前,一个英国年轻人抱着自己的处女作《管钟》(Tubular Bells),到各大唱片公司去寻求出版的机会,却四处碰壁。最后,他找到了正筹备开张的Virgin唱片,后者干脆将《管钟》作为开业之作。没想到,这张名字怪里怪气的电子专辑竟然在全球狂销1600万张,仅在英国就卖了500万张!《管钟》成为了音乐史上的奇迹,而这个不起眼儿的年轻人就是Mike Oldfield,他也由此成为史上最年轻的音乐大师。

1953年,Mike Oldfield出生于英国。14岁便与身为民谣歌手的姐姐Sally Oldfield组团,当起了团中的演奏员,16岁时也曾自己组团担任贝斯与吉他手。

《管钟》是Mike Oldfield的处女作(当时,他还不到20岁),也是贯穿了其30余年音乐生涯的主旋律。在音乐理想上,Mike Oldfield与法国著名合成器大师让·米歇·雅尔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通过对电吉他与各类电子合成器的接触,伴随着录音科技的脚步,不断地实验出各式乐器的声音极致,创造出声响与真实空间互动的无限可能。

卅年引领潮流最前端

一直以来,评论总喜欢称Mike Oldfield为电子乐大师,其实这个称呼并不完全准确。因为,Mike Oldfield虽然是利用电子合成器来进行创作,但是他的音乐蕴含了许多传统的元素,从典型的英国民谣、爱尔兰小调到流行歌曲、摇滚乐等,精致而多样。

20世纪90年代初,Mike Oldfield告别了老东家Virgin,转投至华纳音乐旗下。这时,距离首部曲近20年之久的续篇《管钟 II》终于亮相,再度造成了乐坛轰动。

1994后,Mike Oldfield又走到了潮流前端,推出了乐坛首张结合了音乐、游戏与旅游指南软件的CD-ROM作品《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1996年,Mike Oldfield以专辑《Voyager》将触角延伸至古老的居尔特音乐上。

2002年,Mike Oldfield发行专辑《Tres Lunas》,开始尝试chill out音乐风格。值得一提的是,秉承了《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中的音乐与多媒体同步发行概念,他还特别在新碟中加入一张名为《MusicVR Tres Lunas Game》的CD-ROM,融会海豚、神庙、多元空间城市、猫、海龟、蝎子、七枚戒指等图像的游戏软件与旋律,衬上Sally Oldfield的歌声,让乐迷在聆听渗有浓浓水性、无边梦境与人性的休闲旋律中,展开一趟水性与禅意合而为一的心灵之旅。

在每一张专辑中,Mike Oldfield都喜欢尝试新的风格,并将自己在乐器上的心得逐一展示出来。例如在《管钟 II》里,细心的听众可以从反复演奏的一段完全相同的旋律中,辨认出近30种乐器的声音,而所有乐器的演奏者竟然都是Mike Oldfield。

为《管钟》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自己的处女作,Mike Oldfield对于《管钟》情有独钟。尽管,他在多年前已察觉旧作在音乐上有瑕疵之处或因当时科技未达理想而有重新灌录的念头,但碍于合约中有25年内不能重录的限制,所以直到去年,《管钟》发行30周年,Mike Oldfield才以最新的音乐技术演奏,并改进声音部分的瑕疵,完成了《管钟 2003》。听众若能配合这张CD另附的影像DVD观看,更容易具象化它与电子音乐(尤其是舞曲)、与环境音乐的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管钟 2003》也是极少数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防盗拷CDCopy Protected 保护的音乐光碟,听者无法将其复制到个人电脑中,但可以在大部分的CD机上进行播放。
分享 转发
TOP
2#

*葛萊美獎實驗音樂大師「管鐘」專輯30週年紀念盤
*最新音樂技術演奏錄音,特別加收混合杜比數位5.1與DTS音效的DVD曲子與影像

不知你對「管鐘」專輯或音樂還有沒有任何印象?也許你只記得它的封面-一支彎曲的管子;又或許你知道裡面的音樂曾被經典恐怖片【大法師】選為主題旋律…。事實上,這張1973年發行的專輯對日後流行音樂產生極大的影響,更令人驚訝的是創作出這張劃時代作品的音樂奇才麥克.歐菲爾竟然年紀未滿二十歲。

1953年出生於英國的麥克14歲便與民謠歌手的姊姊Sally Oldfield組團,麥克負責樂器的演奏。16歲時也曾自己組團擔任貝斯與吉他手。19歲那年麥克錄了一些演奏的試聽帶寄給各主流唱片公司,但大部分遭到回絕,但卻被新唱片公司Virgin看中,於是麥克將這些自己的作曲完成整張專輯於1973年發行。「管鐘」在英國十分暢銷,不僅是Virgin公司第一張暢銷的唱片,隨著【大法師】的賣座「管鐘」也開始在美國走紅,成為麥克唯一在英美兩地都大賣的專輯。

究竟「管鐘」的魔力在哪?首先我們可以想像在搖滾至上的七○年代初,一張融合實驗、前衛的純演奏專輯竟然能在商業上有著金唱片的銷售量,這在當時是多麼匪夷所思的事。一些音樂人曾表示,這張專輯改變了他們對演奏曲的看法,原來非古典音樂專輯也可以整張都是演奏曲。還有些舞廳DJ認為麥可包辦作曲、多項樂器演奏與整張繁複的編曲實為現今方興未艾的電子樂的先鋒。再者,重複基本曲調發展成的一段段樂曲,也是環境音樂或極限音樂的模式。這些對樂迷,尤其是現今一些音樂工作者都是重大的啟發。

1992、1998年麥克.歐菲爾陸續推出「管鐘2」和「管鐘3」等續作,可見他本身對此作品的重視。儘管麥克多年前就察覺舊作有音樂上瑕疵之處或因當時科技未達理想而有重新錄製「管鐘」的念頭,但礙於合約有著25年不能重製的限制,所以直到「管鐘」發行的30週年,麥克.歐菲爾才以最新音樂技術演奏與改進聲音的部份,慎重推出這張「Tubular Bells 2003」。的確,在電子盛行的今天,麥克賦予了「管鐘」新的時代意義;聽者若能配合這張CD另附的影像DVD觀看,更容易具象化它與電子(尤其是舞曲)與環境音樂的關聯性。
TOP
3#

恭喜+羡慕啊!
TOP
4#

应该还有一张交响乐版的呀
TOP
5#

还没算收全啊。至少有一张MIKE OLDFIELD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交响管钟”不在其中。继续努力!
TOP
6#

新世纪音乐的先驱!
TOP
7#

幸福呀
TOP
8#

知道你们说的是这张



这是1975年出的第一集的交响版,曲目一样,我还没收到,不过在管钟的系列介绍中也没提这张,可能价值稍差一些吧。
TOP
9#

回复:终于收全了《tubular bells管钟 》,欣赏一下全家福

非常靓声的专辑,概念化强,效果佳,收了两张黑胶,都是觉得45rpm的电台单曲版最好听
TOP
10#

回复:终于收全了《tubular bells管钟 》,欣赏一下全家福

交响版的YLJ里很多啊

我也早收全啦

以前最喜欢3;P
非常喜欢某张唱片,曾经一夜之间,连听九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