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本论坛所谓进口、国产,大侠、JS的杂谈 [复制链接]

查看: 55478|回复: 380
61#

刘汉盛那篇空间二十守则还是有根据的,但对器材评判二十法则这一篇,评起来难度也大,主观性还是太强,因此有些人说好,有些人又持否定态度,还是让人难以捉摸.
TOP
62#

做JS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先,真正厚道的JS不是很多,鬼佬的生意经比中国的念得好,特别是做跨国生意,不单单是某个企业的单纯的商业行为,还是国家行为.做音响这行更是历史悠久,当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的时候,他们就会利用各种已存在的有利因素来进行打压,世贸的反垄断法也就是因此而制订的.真正自由平等的贸易是没有的,买东西虽说是个人行为,但大多数是时候,舆论的因素还是起很大作用,
TOP
63#

johnleeh 在 2005-2-19 21:13:15 发表的内容
呵呵,看来你是真的对很多东西没有概念.
且不说在香港和海印,很多国外品牌代理更换是经常的事,原因经常不是做不下去了.
一般发烧友用了进口高级器材后一般也是越买越多,越买越好,因为升级或换口味而将器材出掉以后,基本上换的还是进口器材,没什么庆幸逃出狼口,直扑惠普,杰作,赶紧入货,从此不再回头的.如你有认识的,介绍几个来听听.
在网上如"音响发烧站",和陶街,进口高级器材是很容易出手的,倒是你追捧的那些国产器材较难出手.不信你可以挂个帖子试试,或者去问问陶街的JS有没有兴趣收你的宝贝的.真是那么好的东西,有那么壮大的用户群,你应该不会那么孤独,很难找到知音吧.


别提陶街了,那里的二手店很多换主比换衣服还快,真不知是生意难做,还是赚钱赚得太快.
TOP
64#

直接去诋毁别人,是最蠢的做法(不信你做个广告,说你的产品好过某个产品试试看,官司都有得打),用户群本身的看法和观点就是很好的资源,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个意思,从JS的角度讲,做惯了某个产品的代理,无论与原厂商的信誉方面,取货的优惠方面,市场的广告知名度方面等等都有优势,如换主的话,很多东西又要从头做起.这等麻烦事没几个人愿意做,除非已做不下去.从用户角度来说,以前花大价钱买了某样东西,原以为很值,因为就无从对比,现在出现同类的东西,性能上差不多,而价钱却低很多,首先心理上就接受不了,至少不是很爽,但东西已经花钱买了,没办法退,那么,当别人问起时,答案我就不需说,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是做生意的,当做到海外生意时,政府该有那些优惠,那些规定,你应该很清楚,但决不会不闻不问让你自由进出.另外,世贸谈判为什么是政府行为?HIFI产品也属电子产品,不是什么神器,可以置身度外,你明白吗?当然,好的产品自会有他的市场和用户,进口产品还是有人买的,这一点不用担心.但国产HIFI产品的用户群正在壮大,这一点无人敢否认.一样东西能否生存,市场检验是唯一法则.
TOP
65#

不是很需要你同意,你可以看,然后发表你的高见.
TOP
66#

另外,海印卖进口货的店比前几年比,不知少了多少,相反卖国货的店越来越多,不知如何解释?就象CAV之类的店也不少(虽然不能叫HIFI店,只是做AV的),曲高和寡啊!老兄.
TOP
67#


What's HiFi的评价比较局限于英国的几个牌子,比较小气。但最近也评价过新德克6950,给的评价还不错。

德国STERO杂志评过声雅233,238,T1/T100等多款。把233和Mark383做比,给了233相当高的评价。
把T1/T100和Arcam A系列功放做过对比。给T1/T100的音质打了51的高分,Arcam 还有Exposure的功放只有40分左右。[/quote]
--------------------------------------------------------------------------
确有此事,不过,评出来以后,欧洲人没笑,国内有部分所谓的"烧友"先笑了,说人家作戏,甚至说有内幕,天!我真不知欧洲人是不是有病!
TOP
68#

enrique 在 2005-2-20 17:07:47 发表的内容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十年前,我们的国货HiFi 产品如何? 老外可能基本没听说。
老一辈的基本都把日产的比如先锋,健伍一类的搬回家。

如今呢? 虽然还不能说有多少国际品牌,但至少很多牌子开始被老外所了解和接受。声雅,斯巴克,欧博等在欧洲被接受就是例子,而且其价格也涨了好几倍。也许可以说他们在国内销售的器材不见得有多好,但至少出口版是不错的。否则不会有STEREO一类的杂志等等来评。

香港有几个网站,专门负责倒卖国产精品出国,因为同样的东西,在国外要算中档甚至入门HiEnd级了。 如果国产精品在国外不受关注,白痴才会倒卖国产到国外去。

其中倒卖活动最猖獗的,要数柯颂V8i 等谣传为Mark作OEM的了,这种不正常商业行为。最终让声雅238, 企业一号等在国内停止出售,专门出口。欧博等也有专门出口的型号,为了两个市场不相互冲突。

现在是哪些产品最和国货过不去呢? 是进口货的中低端。因为国货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是不能敌过进口的HiEnd级。但是在万元以下单件的比较上,国产精品无疑占了上风。所以一些进口品牌非常慌张,如果不赶紧造谣雇佣枪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

为何? 因为普通HiFi器材不需要很多高科技,很多的这个风味那个文化其实主要都是托词。为什么越来越多HiFi厂都搬到中国来生产? 还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在低端对低端的较量中,如果洋货不来中国生产,那么就只有被淘汰。

洋货拥有一个国货没有的优势,就是历史背景。因为英国遗留的影响,香港就对英国产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且销售渠道因为主要代理洋货,自然为洋货说话。所以就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大家异口同声地夸奖一些没听过的洋货,而且异口同声地批评一些没听过地国货,这正中JS的下怀,因为这样正好节省了枪手的花费。

评价一样东西,最主要是需要诚实。HiFi圈子里不诚实的因素就比较多,需要自己擦亮眼睛去辨别。


非常精辟!以中国目前的制造业水平,如果有人再视而不见,就不知能说明什么问题了.我想大概洋人都想钱想疯了,为了追求低成本而不顾产品的品质,在中国进行OEM.我身边就有大把朋友进行产品出口的检验工作,是ITS,SGS这类欧洲跨国专业检验公司的雇员,专门从事从机电,纺织,玩具等等此类产品的出厂检验工作,出厂的产品与国内的没两样,只是没有商标的,去到欧美以后才贴商标,鬼才知道会贴那个商标![upload=jpg]Upload/200522020291584853.jpg[/upload]
TOP
69#

应该这样说"真不知欧洲人是不是有病,还是国人心态不正!"
TOP
70#

胡兄是有主见之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