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ique 在 2005-2-20 17:07:47 发表的内容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十年前,我们的国货HiFi 产品如何? 老外可能基本没听说。 老一辈的基本都把日产的比如先锋,健伍一类的搬回家。
如今呢? 虽然还不能说有多少国际品牌,但至少很多牌子开始被老外所了解和接受。声雅,斯巴克,欧博等在欧洲被接受就是例子,而且其价格也涨了好几倍。也许可以说他们在国内销售的器材不见得有多好,但至少出口版是不错的。否则不会有STEREO一类的杂志等等来评。
香港有几个网站,专门负责倒卖国产精品出国,因为同样的东西,在国外要算中档甚至入门HiEnd级了。 如果国产精品在国外不受关注,白痴才会倒卖国产到国外去。
其中倒卖活动最猖獗的,要数柯颂V8i 等谣传为Mark作OEM的了,这种不正常商业行为。最终让声雅238, 企业一号等在国内停止出售,专门出口。欧博等也有专门出口的型号,为了两个市场不相互冲突。
现在是哪些产品最和国货过不去呢? 是进口货的中低端。因为国货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是不能敌过进口的HiEnd级。但是在万元以下单件的比较上,国产精品无疑占了上风。所以一些进口品牌非常慌张,如果不赶紧造谣雇佣枪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
为何? 因为普通HiFi器材不需要很多高科技,很多的这个风味那个文化其实主要都是托词。为什么越来越多HiFi厂都搬到中国来生产? 还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在低端对低端的较量中,如果洋货不来中国生产,那么就只有被淘汰。
洋货拥有一个国货没有的优势,就是历史背景。因为英国遗留的影响,香港就对英国产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且销售渠道因为主要代理洋货,自然为洋货说话。所以就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大家异口同声地夸奖一些没听过的洋货,而且异口同声地批评一些没听过地国货,这正中JS的下怀,因为这样正好节省了枪手的花费。
评价一样东西,最主要是需要诚实。HiFi圈子里不诚实的因素就比较多,需要自己擦亮眼睛去辨别。 |
非常精辟!以中国目前的制造业水平,如果有人再视而不见,就不知能说明什么问题了.我想大概洋人都想钱想疯了,为了追求低成本而不顾产品的品质,在中国进行OEM.我身边就有大把朋友进行产品出口的检验工作,是ITS,SGS这类欧洲跨国专业检验公司的雇员,专门从事从机电,纺织,玩具等等此类产品的出厂检验工作,出厂的产品与国内的没两样,只是没有商标的,去到欧美以后才贴商标,鬼才知道会贴那个商标![upload=jpg]Upload/200522020291584853.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