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本论坛所谓进口、国产,大侠、JS的杂谈 [复制链接]

查看: 55400|回复: 380
11#

如果不是严格的双盲实验,那么结论就没什么多大意义了。

另外如果比的是同档次,同价位的进口和国产器材,那么可能更多的不同是聆听者的口味了。在差不多价位下,进口器材因为关税,人力成本,利润等原因,一般档次还要相对低一些。但在音乐味味方面却往往并不输于我们国产的猛料产品。日系产品除外。
TOP
12#

是用的什么国产器材和什么进口器材进行比较的。如何做到盲听的,是将聆听者的眼睛蒙住,还是将器材用布遮住。共进行了几次盲听活动,参加者有多少人,有几人有你所说的情况。那个刻录碟是原声翻刻的,还是已经加工过的。
TOP
13#

等你买的那些器材,经常能在全球各大权威榜单上露露脸,再来说这些话吧。

有民族感情是好事,但头脑还是要清醒,不然不会有进步的。
TOP
14#

头脑清醒既不是全盘否定自己,也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对目前自己的产品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定位。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过程,将来是能发展出来,还是继续安于出卖资源和劳力,就要再慢慢看了,现在说什么还为时过早。
TOP
15#

发烧友和设计师是两回事,自己爱好和工业化生产是两回事。

哪里都有滥竽充数,混口饭吃的南郭先生,岁月无情,大浪淘沙,这么些年下来,真正能在全球烧友圈里生存下来,赢得口碑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品牌。看看《音响论坛》,《新音响》里面的原厂访问和相关图片,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了。
TOP
16#

敏强兄,发烧氛围不等于器材水平,个人喜好不等于客观评价。惠威,我也玩过,不是说它怎么不好,但说实话它也就值那么多钱,不能说多超值。有机会把箱子拉出去跟好一点的箱子AB比较一下会清楚一点。很多高价的进口器材,只是在展会上随便听一耳朵,并不能做准。

我个人并无门户之见,各种品牌我都喜欢玩一下,眼界也可以开阔一点,评价的也可以全面一点。实践下来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知名的进口货基本上是遵循这个规律的,国产货好象就很难琢磨,有时无规律可言,虚的,吹的,短命的的东西太多。就是想实惠省钱,总体上性价比和可靠性也并不太高。
TOP
17#

吴讲得是拿上发烧天书榜是国内CAV,爱浪,惠威评“A”标了。你很了解国外杂志评榜的内幕吗?

原理是基础,但不是唯一,拿你的声学仪器摆在很多器材面前,可能得出的数据都差不多,但他们的声音特点都一样吗?人除了生理特征,还有性格特点。器材也是一样,你怎么去量化,数据化它?很多东西不是一本原理走天涯,遇事都能全搞定的。
TOP
18#

音响工程中做声学设计,更多的是一种工作,靠的是仪器,规程,和日常HIFI欣赏音乐还是很有不同的,就象土木工程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分别。很多音响安装维修销售人员,他们平时是不听音乐的。

DIY也更多是一种个人兴趣活动,能做机器不等于他的机器水平高,还要一一分析。

说起广州的二手交易,你看看新陶街里面有几个人在买卖国产器材的?供需双方的选择已经说明了问题。

就是在海印,你能说那儿的国产器材比贵价的进口器材更好声吗?
TOP
19#

敏强兄,有时间欢迎你用你小货的将你的器材拉来,比较比较。不要一味的跟在某个品牌代理商后面,他给你灌输什么就信什么,多睁开眼睛看看,多听一些调校得好的系统,再对自己的东西作评价。如果真能那么超值,你再高兴不迟。当然,如果你本身要求就不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TOP
20#

呵呵,想起了一句成语:叶公好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