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录音专区——作曲家莫扎特 [复制链接]

查看: 8309|回复: 57
31#

现在还能买到吗?
TOP
32#

可惜多数30年代的录音效果太差,影响感受.

还别说,我最喜欢听现场版!虽然不完美,但是有一种互动和激情,你能感受到大师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观众,而非几根冷冰冰的话筒.不少大师到了舞台上就兴奋,进了录音室呆板.影相资料我收藏的不多,何况塞尔金我不喜.说话的当儿,我重听了刚才提到的阿巴多和塞尔金合作的莫扎特15/22,阿巴多的乐队柔情似水,估计那时是否在和穆洛娃恋爱?音效也不错,测试一下机器不错,就是塞尔金呆若木鸡,那柔板弹的都快睡着了,我都怀疑塞尔金是不是老年痴呆政,我准备卖掉这张淫圈版的CD!
最后编辑黑白
TOP
33#

说说我的理解:我认为莫扎特的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细腻精准的弹法和浪漫派的弹法,可能施那贝尔是属于后者的,但是有一点,莫扎特的钢琴如果失去了"精准",那就不是莫扎特了,浪漫也罢,细腻也罢,不能少了"精准",莫扎特的音乐是带有呼吸感的,打乱了这种呼吸节奏,残留的只能是神经质了.
说到细腻精准的弹法,哈斯基儿当属第一,那首技巧并不复杂的280小星星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浪漫主义弹法的,我觉得当属莉莉克劳斯,遗憾你展现的施那贝尔的这张碟子我还没有,但是他们有一个师承关系,用施那贝尔的话来讲是:莉莉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了(原话记不清楚了),那我想施那贝尔的风格是可以想见的,至于季雪金的弹法,我同意你认为他有三分脂粉气,但是季雪金是理性的精准,犹如一个冷静的智者在思索,我觉得和内田的风格如出一辙.而塞尔金(是鲁道夫,塞尔金吗)缺乏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灵气,他的节奏和感觉都是被动的,他晚年和阿巴多合作的莫扎特19/23钢协除了刻板什么都没有,匠人一个!
TOP
34#

还别说,钢琴这玩意儿,大老爷们还真玩不过女流!
钢琴如水,女人如水,男人在钢琴上输给女人顺理成章,男人弹钢琴带有女人气更是无可厚非了,硬要把钢琴弹的象敲钢板,那是神经病了......
我订了几张巴克豪斯的钢琴,我倒是想好好听听这个号称钢琴狮子的大师到底是怎么象狮子般弹钢琴的......
TOP
35#

这张好!不知道音效如何?
TOP
36#

[quote]黑白 在 2005-2-4 11:17:32 发表的内容
可惜多数30年代的录音效果太差,影响感受.

30年代好的录音不比50年代的差多少,像施纳贝尔的贝多芬。
我有一张季雪金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五1934年与瓦尔特合作的就比同一张上的第一协奏曲1949年的录音好。许多小公司像Pearl转录技术非常成熟,声音好的惊人!下次推荐几张。
TOP
37#

每个艺术家都有最佳状态的时期。其实季雪金在二战后风格已大不如前,多数演出录音草草了事。如要了解他全盛时期的风格,最好找来他三十年代的辉煌录音便可发现后期的他已失去许多魔力。塞尔金则应该听听他的现场演出,他不是一个善于录音的钢琴家,在录音室中他从未感到过轻松愉快,虽然他还是录制了长长一系列的唱片。建议看看他晚年演奏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的DVD。
TOP
38#

我有一张季雪金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五1934年与瓦尔特合作的就比同一张上的第一协奏曲1949年的录音。

这一张是否就是《春风风人—郑延益乐评集》里郑老先生极力推荐的排名第一的贝多芬协奏曲第五?
TOP
39#

[upload=jpg]Upload/2005241641316807.jpg[/upload]上个图
TOP
40#

serpent123 在 2005-2-4 12:20:36 发表的内容
我有一张季雪金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五1934年与瓦尔特合作的就比同一张上的第一协奏曲1949年的录音。

这一张是否就是《春风风人—郑延益乐评集》里郑老先生极力推荐的排名第一的贝多芬协奏曲第五?
鄙人才疏学浅,没看过这本书。不过此版本堪称优异!个性极强,属于爱之欲生,恨之欲死型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