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上的“最佳拍档”—张悦楷和林兆明
俗话讲:"文人相:"文人相轻,古来有之."还有一说:"一山难藏二虎".1957年,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粤语话剧演员张悦楷调回广东话剧团粤语队时,有人便背地里说:"啊哈!这回有好戏看了,林兆明在粤语队崭露头角,半路却杀出个张锐楷,两人同食一个'兜'(碗钵),不争得头破血流才怪呢!"谁料,这位持"传统观念"的预言家的卜算并没有实现,26年过去了,张悦楷,林兆明两人并没因大家旗鼓相当而互相拆台;亦不为同食一个"兜"而明争暗斗.恰恰相反,他们通过艺术上的合作,不断地增进了解,结成了趣味相投,理想一致,甘苦共尝,配合默契的挚友和"最佳拍档."林兆明说:"知我者张悦楷."张悦楷说:"林兆明眨眨眼,我就明白他心里的意思."那么,这对"最佳拍档"是怎样结成的呢?让我们沿着岁月的脚印去追溯他们的过去吧!
北京初识
1961年,广东话剧团公演一出家喻户
晓的喜剧《七十二家房客》,张悦楷和林兆明因为分别在剧中扮演太子炳,三六九两个角色而出了名,成为省内屈指可数的粤语话剧名演员.大概也由于这个缘故,不少人误以为这是"最佳拍档"的开始."其实不然,我们的初次合作应是在1957年."林兆明和张悦楷拿出一叠叠当年的剧照给笔者看,并解释说:"当时,省话剧团排演田汉创作的反映二十年代知识分子生活境遇和追求自由的粤语话剧《南归》,我们分别担任流浪者和农村青年的角色,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
"那么,你俩的初次认识在何时?何地?"张悦楷说:"讲起来有一段古."原来,张锐楷是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
的大学生,解放初期,参加华南人民剧团,主演大型话剧《美国之音》名噪一时,后因工作需要,归队搞公路桥梁设计,调学生,但他学的是法律,领取广州大学法律系的毕业文凭.解放初期改弦易辙,参加市青年文工团演起话剧来,后来他转到广东话剧团,被送到北京学普通话.1957年早春,全国第一届舞蹈会演揭幕,张,林的爱人均是广东代表团团员,在赴京演出时,张,林二人到北京北纬饭店探班,由于这个偶然的机会,大家认识了.
并肩舞台
"后来,你们同台演戏,是一拍即合?还是……"我问道."不,我们也经历过不打不相识的过程."林兆明介绍说:"有一次,我们到番禺南村体验生活,要写一个反映人民公社新成立的小戏,为了要不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而大吵起来,最后拍台拍登,大家不理睬,直至几天后冷静下来才握手言欢.不过通过这次冲突后,大家都感到在艺术合作中,切不可固执己见,任性逞强,而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尽量听取对方意见.此后二
十多年,我们就再没有发生过争吵了."
从此,他们并肩战斗在话剧舞台上,在《刘介梅》,《把一切献给党》,《全家福》,《山乡恩仇记》,《珠江风雷》,《红岩》,《恨海奇光》,《可口可笑》等数十个话剧中携手合作,创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
甘苦共尝
在十年浩劫之时,这对"最佳拍档"是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考验的.每当"造反派"逼他们互相检举揭发时,林兆
明就说张悦楷喜欢饮咖啡,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张悦楷却说林兆明饮茶十分讲究,应该批判,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敷衍他们.在批斗会上,当点名要林兆明站起来时,张悦楷首先站起;点张悦楷时,林兆明亦如此.他们的友谊和坦诚,令人动容.
"四害"清除后,张悦楷当了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有人问林兆明有何感想.林兆明笑着说:"我的老友长进,我不知有多光荣!"后来林兆明被选为话剧团的先进生产者时,张悦楷连夜为他写材料.在荣誉面前,"最佳拍档"互相分享着幸福.最近,林兆明被任命为广东话剧院的副院长,而张悦楷则当了该院的艺术指导.这对"最佳拍档"决心始终如一地团结战斗,为繁荣我省的文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