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近迷上马汀罗根已停产的经典静电全频带喇叭ELS,正在玩(有照... [复制链接]

查看: 3321|回复: 11
1#
[upload=jpg]Upload/2005126028303164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603010195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60311543534.jpg[/upload]
初听已被起宽松,顺滑无比,全频带毫无毛刺感的声音所迷醉!就是摆位相当考功夫,并且对放大器的要求相当高,暂时用高文的放大器在推动。
最后编辑烧翻天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次白天鹅音响展有展示,而且音展其间的网友活动也正好在这个展厅,当时使用的功放是全套VTL的顶班胆机。
静电箱的最大好处是“面”发声,所以声音比较开扬自然,尤其是重播提琴,人声时的真实感很强;不足之处是低频有下潜,但能量感不足,也在听感上容易造成密度感不足。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新一代的静电音箱都倾向于加上锥盘的低音或者超低音以补不足,新型号MBL著名的静电葫芦就加了超低。
而使用胆机(大功率)推动对于低阻抗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失真较小。胆机系统密度感较佳,在音色上能和静电箱互补。最传统的静电音箱厂家QUAD在展示时,通常都会使用胆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的音箱没有附带超低或使用锥盘低音,按说配合全套胆机会有更好的表现。
TOP
3#

这个型号是马汀罗根旧版已经停产经典的全频带静电喇叭ELS II。初听已被其宽松顺滑无比,透明,青甜而飘逸,全频带毫无压缩感,毛刺的声音所征服。但摆位相当考功夫,并且对放大器的推动力要求相当高,因其阻抗最高只有4欧,而最低达到1.5欧。暂时用全套高文在推动,虽然低频量感相对少了点,但低频潜得很深,声音十分平衡
TOP
4#

这对家伙不便宜吧??应该上十万以上?
TOP
5#

Dr kuang兄听过新版的?说说感觉如何?我觉得老版的十分考放大器推动力。阻抗太低啦,不过那声音确实迷人。
TOP
6#

第3张照片CD换上了柏林之声,音箱间距约为拉开了一点,更靠向后墙,并且不在内倾,完全平行。整体声音则更加平衡,主要是低频沉的更深,量感更多。
TOP
7#

楼主的投影收在什么地方?在凤凰城示范单位听过马田卢根作为家庭影院的喇叭,感觉一般,主要是那里的其他系统很差。
TOP
8#

新版的比较吃胆,旧版没听过。
TOP
9#

马汀罗根在白天鹅音展就是加了超低,不过有点失败,只加了一个超低,如果加一对整体感会好点的,而且调整的不太好,超低部分突了出来。
TOP
10#

recorders 在 2005-1-26 6:41:32 发表的内容
马汀罗根在白天鹅音展就是加了超低,不过有点失败,只加了一个超低,如果加一对整体感会好点的,而且调整的不太好,超低部分突了出来。


这里就有另一个话题了,我一直很反对外加有源超低的玩法,外加的超低很难相位和量感完全一致,即使在某一张唱片上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播放其它电平不同的唱片时问题又马上会出来,又需要重新调整。
当时展示时也存在这个问题,原来新版的马田卢根已经自带低音,在正常的听音环境中本无需外加超低,但展示时的展厅空间特别大,不得以外加了超低,而且是由两位美国来的著名音响设计师亲自出马来摆位和调整,我在第一天早上听他们播自己用来调声的唱片时,效果非常好;但展示时不可能只播调整音响时的一张试音碟,尤其是在播一些刻意加大了电平和低频量感的“发烧碟”时就会出问题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