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是决定失真数量的原始因数。
假设唱臂的有效长度ℓ = 244 mm,唱针超距为 d = 14-15mm 作为叁数,如图 19 所示寻找最合适的横向循迹角度θ。为了要减少在唱片内圈坑纹上的水平循迹误差(通常在那里产生的失真是最大的),补偿角度则正常地设定为20-21度。如果补偿角度是 20 度而且唱针超距是14 mm时,发现有2个点的循迹误差变成0,位于离唱片的中心半径大约是 6.5 cm 和 10 cm 唱片坑纹的地方。这2个点叫做零循迹误差半径(zero tracking error radii) ,见图19。图中:纵坐标是横向循迹角度θ;横坐标是唱针所在的坑纹半径。
[upload=gif]Upload/20051271046779721.gif[/upload]
当唱针超距和偏斜角最佳时,横过唱片表面的最高失真,会有三个点是相等的。这三个点出现在被调制过的、唱片坑纹的、最大和最小半径的一个点上,位于2零循迹误差半径之间。不是将循迹误差安排妥善,就能够令这三个点达成相等,因为还有一个第二个因数造成失真的,它就是「线性槽速(linear groove speed它是在转盘旋转时,唱针在坑纹途径之下的唱片速率),当唱针横越唱片时,这种线速度相对来说,会随着切线半径的减少而降低。最佳的唱臂和唱头校准情况下,循迹误差失真和半径的对比。见图 20 图中:纵坐标是失真%,横坐标是唱针所在的坑纹半径。上图:正确校准横向循迹误差的230mm(9“) 唱臂,线速度为10 /秒;下图:错误校准情况下的失真效果。
[upload=gif]Upload/200512710465366378.gif[/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