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唱片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 4610|回复: 18
1#
关于唱片的一些看法
前几天一个10几年前认识的,已经定居德国的老朋友,回国省亲,大家一起聚了一下,他现在在唱片业中已经混的很不错了,在大马和花都都有工厂,主要是做唱片生产的。大家闲聊了很多唱片界的事,我觉的挺有意思,就零散地写在这里供各位参考。
1、关于正版唱片。他说一个正规的唱片公司的正版唱片是5000张左右就换一次母版,一些讲究的小公司1000--2000张左右就换。而中价的最少10000以上,廉价版更是如此,这样谁赶上买了后面压片的就倒霉了。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尽量买正价的,不但声音有保证,也能使唱片收藏增值。因为,正版唱片除了少数的,大部分也就出一次,现在古典音乐唱片的市场很小,能把一次压完的卖完就不错了。再压片的话大都是中价了。CD甚至有的时候比LP还难找。
2、在制版的时候,肯定都加料。多少问题。他请了一个曾经是费力扑公司的工程师制版,他比较认同费力扑公司的制作理念,一是注重声音的流动,它包括乐器和人声的音色是自然的,音场是自然分布的,乐器之间也是平衡分布的、动态是自然的,也就是让大家尽量听不出加料。而现在很多港台的发烧片实际上是不自然的,人为加的太多了。
3、他认为唱片制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表现出音乐空间感。不夸张也不压缩的空间描述,才是一张好唱片。
这是我以前发在别坛子上的,我跟身边的几个喜欢收集唱片的朋友,闲聊,古典音乐的不景气和各种传播渠道的拓宽,连带着古典唱片市场的萎缩,也感觉现在的CD制作越来越粗糙,从片基、制版和封套设计,都有点偷工减料。现在流行的所谓SACD\XRCD什么的,不是说这些新格式有多好,而是说现在普通格式的片子质量太差了,包括现在的正价片。我现在收集唱片,更喜欢那些不妥协的非主流的公司,他们还起码有一些真诚。在唱片越来越成为消费品的时候,也许那些真诚的才能成为艺术品。也才是有价值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有道理!!!!!!1
TOP
3#

好像CD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没有“5000张左右就换一次母版“的说法,请行家说说……
TOP
4#

那是不是说后面生产的CD不如前面的版本(同一张唱片)?
最后编辑小芽菜
TOP
5#

请楼主介绍您提到的那些好的“非主流”的唱片公司
TOP
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干股 在 2005-1-15 12:15:15 发表的内容
好像CD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没有“5000张左右就换一次母版“的说法,请行家说说……


这也是我所困惑的问题。不过还是非常喜欢楼主这个贴子,我现在也有越来越注重小公司的倾向。
TOP
8#

小芽菜 在 2005-1-15 18:54:30 发表的内容
那是不是说后面生产的CD不如前面的版本(同一张唱片)?

可以这么说。
TOP
9#

哦,谢谢JU兄,看来买CD得趁热,刚出炉的“面包”新鲜!
TOP
10#

山东大王 在 2005-1-15 20:08:19 发表的内容
新鲜面包总是可以在垃圾堆里捡到
谢谢山东兄提醒,我会注意辨别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