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 兄介绍一下马克笔涂CD的原理好么? [复制链接]

1#
FEVER 兄介绍一下马克笔涂CD的原理好么?

我同样的CD两张,黄红英初次尝到寂寞,涂与不涂完全听不出区别(家人换碟四、五次,自己不知)。系统是KRELL KAV搭配DY1.3se。

不知这个涂CD边缘是影响了CD光学读取的什么方面?37和33这些段数有什么意义,激光头和数据层间距离是毫米计,在数厘米之外的激光范围之外的马克笔涂段如何发生作用?日本马克笔和德国马克笔区别何在?我职业要经常用MARKER画图,手头日美德的都有,颜色上百,不知您的依据何在?

请不要用有听感区别但无法解释来回答,这种回答实在太多了。
最后编辑ppzz
分享 转发
TOP
2#

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证明。
取良好的正版碟一张,在电脑上用EAC读取存成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用Marker 笔涂一遍,用EAC读取存成另外一个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比较两个文件,看看是否有区别?
我的理解是毫无区别。为何?

即使你用笔把整个盘涂了,光头读碟的时候仍然是读0,1 这些数字信号,而光盘本身是有C2纠错的,即使你涂的有一定厚度,也是能够被光头的纠错容忍,读出来还是一样的0, 1数字。

相对比,你找张LP用笔涂一遍,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唱头读LP是读取的模拟信号,而微米级的变化都会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值,从而改变声音。
TOP
3#

楼主听不出是因没涂均匀,这边比那边轻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克,所以没起效果。涂碟是件严肃的事,以马虎不以为然怀疑的态度是不会成功的,楼主要用诚心继续练才会修成完满正果



ps : 世界各大唱片公司出的HIFI碟都没有采用来提升音质的民间方法,可信度用大脑想一下就有结论了。当然,结论是因人而异的
最后编辑zwdx
TOP
4#

吴讲得 在 2005-1-15 14:55:06 发表的内容
这玩艺,十几年前就玩过了,主要是改善镭射光的反射,因为镭射光是红色,所以不能用红色涂料,否则会被吸收一些,效果反而不好,其他颜色就看个人所好,选择不同颜色会有偏冷或偏暖效果。


不对吧,如果是涂绿色,恰恰红光会被阻隔!透过绿色玻璃看红物体,看到的是黑色。
另外,马克笔颜色和声音的冷暖是如何建立关联的?声音冷暖是波型,频率范围是20-20KHZ,光谱的波段与之相差万里,如何关联?
TOP
5#

37段墨水增加的細微重量,剛好導致CD盤的轉動穩定性得到一個有效的平衡,猶如CD鎮一般??!!!!!!!!

別理我,我是瞎開玩笑的...
TOP
6#

sfxlo826 在 2005-1-15 16:36:39 发表的内容
我知道德国有一家公司也有出一种音响用品也是用这种原理来处理CD的,有人说过很神,但是价格太贵了,小第还不敢出手



链接?网站?
TOP
7#

Wilmer威馬 在 2005-1-15 17:00:07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1-15 15:25:47 发表的内容
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证明。
取良好的正版碟一张,在电脑上用EAC读取存成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用Marker 笔涂一遍,用EAC读取存成另外一个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比较两个文件,看看是否有区别?
我的理解是毫无区别。为何?

即使你用笔把整个盘涂了,光头读碟的时候仍然是读0,1 这些数字信号,而光盘本身是有C2纠错的,即使你涂的有一定厚度,也是能够被光头的纠错容忍,读出来还是一样的0, 1数字。

相对比,你找张LP用笔涂一遍,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唱头读LP是读取的模拟信号,而微米级的变化都会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值,从而改变声音。


如果你在说单纯资料传送,同意!只要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能承受,光碟即使像烤鱿鱼或表面像长了皮肤癣也不会将 0 变成 1。

如果你在说音乐,就又返到以前提过的老问题;到底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例如 JITTER?

如果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类似英国之宝为何要用大量高速记忆体内存去作为转盘和解码之间的缓冲级去减少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

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涂 CD 到底令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增加还是减少?


我喜欢英国之宝的声音,
我涂了爱听的碟片,
产生的音质虽不是英国之宝类型的声音(更为HIFI),可是总归是变声了.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如你不可能在广州说服一个在北方烧友(他只认D版不差Z版或线材是神话).
TOP
8#

一群白齿
TOP
9#

diala 在 2005-1-15 16:23:10 发表的内容
37段墨水增加的細微重量,剛好導致CD盤的轉動穩定性得到一個有效的平衡,猶如CD鎮一般??!!!!!!!!

別理我,我是瞎開玩笑的...


您说的这个是最理性的了,哈哈。
TOP
10#

KENTRYFO 在 2005-1-15 17:54:50 发表的内容
黑管 在 2005-1-15 17:41:08 发表的内容
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如你不可能在广州说服一个在北方烧友(他只认D版不差Z版或线材是神话).

绝对不能同意“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是线材,也已经有了解释,就是声音,也是非常有道理地成为了音乐!现在市场应该正在由“一切问题盲听解决”转到“一切问题由科学解决”的时候了。^_^.......仅仅因为现有科学研究的不足。



全力支持! 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心理学,甚至人体生物学。最重要的Hi-End 器材,耳朵的声学也在其中。
如果不是科学,那么著名Hi-End厂商难到靠玄学作器材的?
TOP
11#

黑管 在 2005-1-15 17:41:08 发表的内容


我喜欢英国之宝的声音,
我涂了爱听的碟片,
产生的音质虽不是英国之宝类型的声音(更为HIFI),可是总归是变声了.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如你不可能在广州说服一个在北方烧友(他只认D版不差Z版或线材是神话).


恩,所以我发这个贴子很慎重,因为我听不出不等于就不存在,但是有人听得出也不等于就一定存在。黑管兄能不能找同样的CD,涂一张,比比看?最好让家人换碟。
我不能解释为何涂了声音会有变化,但是有几点我是确认的,
1、声音决不会因为涂的段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变化;因为CD转动是持续的,不会转一圈停下来然后再继续。
2、声音决不会因为马克笔是日本还是德国变化;
3、声音的冷暖和马克笔色彩的冷暖决不相关。
TOP
12#

这玩艺,十几年前就玩过了,主要是改善镭射光的反射,因为镭射光是红色,所以不能用红色涂料,否则会被吸收一些,效果反而不好,其他颜色就看个人所好,选择不同颜色会有偏冷或偏暖效果。
TOP
13#

Wilmer威馬 在 2005-1-15 17:00:07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你在说单纯资料传送,同意!只要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能承受,光碟即使像烤鱿鱼或表面像长了皮肤癣也不会将 0 变成 1。

如果你在说音乐,就又返到以前提过的老问题;到底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例如 JITTER?

如果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类似英国之宝为何要用大量高速记忆体内存去作为转盘和解码之间的缓冲级去减少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

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涂 CD 到底令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增加还是减少?


威马兄的判断有道理,音乐数据的读取和电脑的读取方式是不一样的,电脑能通过缓存、校验方式纠正错误,而大多数CDP都比较傻。英国之宝的CD恰恰是使用了电脑CDROM的读取方式来完成CD机的任务。
从这一角度,如果撇开声卡产生的JITTER不谈,使用EAC,恰当的设置偏移,并使用最严格的多次读取取最佳值的办法,要比CD机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未必是最好听的?),全数字技术状况下使用高级转盘的意义我觉得没有了,比如DVD文件格式(DVD机读CD还是非全数字),关键在解码部分。
至于声卡的JITTER,可以用提高声卡质量、使用更好的传输协议来完成。我的FOOBAR输出到声卡使用WAVEOUT和ASIO声音就存在差别。
TOP
14#

11、2的时候,捣蛋被迫学习《相对论演义》,上面的两个比喻记忆尤新:1、在同样空间位置,火车上的人听到的火车声与地面上的人听到的火车声是不一样的,地面上会听到火车的啸叫。2、变色陀螺见过吗?可是,它是骗过了人的眼睛,能骗过电子器材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电子器材的中也有太多机械处理的部分,而且电子处理的环节也太多了。我不敢开玩笑,可是不一定准确,如有不妥请继续讨论。
TOP
15#

enrique 在 2005-1-15 15:25:47 发表的内容
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证明。
取良好的正版碟一张,在电脑上用EAC读取存成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用Marker 笔涂一遍,用EAC读取存成另外一个WAV文件到硬盘。

然后比较两个文件,看看是否有区别?
我的理解是毫无区别。为何?

即使你用笔把整个盘涂了,光头读碟的时候仍然是读0,1 这些数字信号,而光盘本身是有C2纠错的,即使你涂的有一定厚度,也是能够被光头的纠错容忍,读出来还是一样的0, 1数字。

相对比,你找张LP用笔涂一遍,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唱头读LP是读取的模拟信号,而微米级的变化都会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值,从而改变声音。


如果你在说单纯资料传送,同意!只要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能承受,光碟即使像烤鱿鱼或表面像长了皮肤癣也不会将 0 变成 1。

如果你在说音乐,就又返到以前提过的老问题;到底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例如 JITTER?

如果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不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类似英国之宝为何要用大量高速记忆体内存去作为转盘和解码之间的缓冲级去减少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

光盘本身的 C2 纠错系统会令声音有负面变化,那么涂 CD 到底令 C2 纠错系统工作量增加还是减少?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16#

這倒不至於。以我粗淺的經驗,這類的細節,對於有能力在關鍵部分做巨大貢獻的大廠,如您所提的S/P來說,一向不太會是被關注的焦點

enrique 在 2005-1-15 21:44:35 发表的内容
要是有效,估计SONY/Philips已经想到了
TOP
17#

不同意你的听不出区别言论,但顶一下.想晓得涂CD的原理
TOP
18#

何必折腾那么多-_-b
TOP
19#

十几年前不是这样涂法.
使用效果就更不同了.
TOP
20#

存在既有合理性.
我也从不信到信,试了多次
1,我就从网上的图(37段)试,偶数未试
2,不同笔应没区别
3,我的理解仅绿色和紫色可用(我所见过的光头拾取光线瑟是绿色或资色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