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前石后功放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5257|回复: 18
11#

理论上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设计,不知kenbeyond听过没有。
TOP
12#

但一般来说低价的胆机比低价的晶体管机容易做得好一些。要达到出类拔萃、清灵出尘的音质,还是要做极为讲究的纯A类,但这一台机的造价一般人是接受不了。
TOP
13#

反馈过深确实容易引起高频自激,增加静态电流、采用小容量电容、加大局部反馈并减少级间反馈,应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TOP
14#

楼主这一点是对的,即“即便是A类,在音量较大时,对音乐信号中瞬间即逝的高频突发尖峰信号也无法避免交越失真”,但影响不大。
而对于胆机,类似的“光滑”作用比较适合听感,但有时会吞没细节,所以用胆机必须追求高分析力。我听过一些,认为一些低价的胆机是没有意义的,虽听感舒适一些,但细节没有了。
个人之言。
TOP
15#

如逢伦音 在 2005-1-14 14:19:40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1-14 13:10:27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楼主太看重交越失真了。实际上,只有B类电路,这种交越失真才明显,单端A类是没有这种失真的。而且AB类设计的好,也不会有这种问题。

AB类加上了一定的偏流,可以让推挽切换的时候输出管不要处于关断状态,就比纯B类失真小。

有的功放小功率的时候就是A类,大功率是AB类,这样失真是比较小的。THD一般可以做到小于0.1%,而如果用胆机加输出变压器的THD一般在1%或更大。因为首先,胆管放大的线性度比不上晶体管,其次,输出变压器有损耗,会淹没微弱和瞬态信号。

所以胆机实际上相当于把声音变得更光滑了一些,相当于photoshop上用smooth 的作用。

杂志上的美女照片,脸上都smooth过了,一些小坑和痘痘都不见了,其实是一种失真,因为大家看上去都是美女了。不过这种失真是一种趋向美化的一种失真。


B类加上了一定的偏流后,只是消除1kHz以下的交越失真,随着频率的升高,失真度迅速上升。如果电路的开环增益和带宽不够,不能保持足够的负反馈量的话,10kHz的失真将比1kHz时大10倍以上,这些我都有实测数据,交越失真(在我国实际上叫开关失真)已成我提升功放性能的瓶颈问题



b类加上偏流至少已是ab类了,1khz以下以上存在的失真,可以通过添加局部负反馈、级间负反馈解决。
TOP
16#

如逢伦音 在 2005-1-14 9:27:30 发表的内容
对音乐信号中瞬间即逝的高频突发尖峰信号也无法避免交越失真


这个叫削波失真。说白了就是功率不够大还要开那么大声----造成的
TOP
17#

老头子 在 2005-1-14 16:47:08 发表的内容
NPN与PNP型管的天生不对称
现在还是这样吗?


的确、现在还是!
TOP
18#

NPN与PNP型管的天生不对称
现在还是这样吗?
TOP
19#

这样的话, QUAD405的电流倾注形式前反馈电路又如何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