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MI京文引进版,居然卖60 [复制链接]

查看: 10916|回复: 47
21#

watertnt 在 2005-1-12 12:52:45 发表的内容
是那个论坛转过来的阿

www.classical.net.cn
TOP
22#

1cd+1dvd
本来李源处的也就78..........
你说60的和算吗
TOP
23#

就是sohu的
store.sohu.com
顺便告诉chopin兄,www,taoq.com这个地方的论坛可以寻找到sohu的满100优惠25快的礼券,有人发的,你可以找人去要...
TOP
24#

山东兄转贴的就是自己写得吧
不明白为什么那个论坛要删除
而且吧下面那个回贴也删除了
我在google的缓存里找到原贴了
TOP
25#

这些东西,基本都能买到海淫货
TOP
26#

watertnt 在 2005-1-12 11:05:05 发表的内容
确实杀猪价格,而且是京文搞的引进版,听说京文的东西音质都很差
有个古典论坛的网友说买过京文引进的李云迪的cd底噪大的很,估计是垃圾

60是官方价格,最便宜的网上商店45
单张伟大系列的 最低30 ,本地新华书店好像是38。
还是太贵,10块钱差不多,我觉得

阿龙看到实际的盘了吗,如果是国外压盘,那就好了


最便宜的网上商店45 是哪家,想去看看,麻烦watertnt兄告知。
TOP
27#

山东大王 在 2005-1-12 12:15:31 发表的内容
目前市面上的引进版
包装和质量自是无法与进口唱片相比
因此再D版以及刻录盘充斥的市场中
唯一的优势根本便是及其低廉的价格了

而传说唱片公司决定推出的高价位的引进版
价格从40-60不等
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连竞争根本都舍弃了的产品能否不被淘汰

我不禁要问
它怎么能与同在这个价位上的诸多进口唱片竞争呢?
40—60的中等价格层一向是国外四大唱片公司逐鹿纷争的中原宝地
不具质量与品牌优势的引进版为什么还要削尖脑袋死命往这里头钻呢
策划引进事项的决策者有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作一比较
货柜上摆放着引进版的富特的贝九和EMI世纪伟大录音的富特的贝九(虽说不少乐友对后者音质评价不高)
假设前者是40元,后者是58元
你会选择哪种呢
相信各位心中都有个算盘
两者的差价就是一种企业的品牌差别在价格上的体现
这差别包括进口唱片公司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唱片的音色,压片的质量以及购买后所产生的满足感程度的不同等等
相信广大的乐友在茫茫碟海中开始或是已经养成理性合理消费的思维和习惯
是绝对注重唱片公司的企业品牌与产品质量的
因此他们会在这透过这18元
看到一些更加深远的东西
从而选择后者的
那就更不用说那些比进口唱片还贵的引进版的下场了
只能是封尘积灰等待着被淘汰出局

看到有的同志说只关注音乐本身即可
因此看好引进版
我的回答是
获取音乐的方式是数不胜数的
可以从网络下载,可以刻盘录盘,可以买D版
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人欣赏到美妙的音乐
既然唱片,磁带,电脑文件这些物质所承载的音乐本身是一致的
那么又何以厚此薄彼
引发选择D版,引进版,进口唱片的争论呢

或言
本人是关注音乐本身
可是D版的音色是无法与引进版相比的
因此这便是我购买引进版的原因
我的回答便是
既然你把音乐本身定义为音色
那你为何不选择音色最佳的进口CD,LP呢?
难道进口唱片的音色连引进版也比不上了吗?

又言
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取名碟是乐友向往的
而“相对”又是以何对之?
若以D版,刻录盘比之
何言低廉之有?
要说EMI此举可以给D商不少打击
更是一厢情愿的空谈


又言
有了困难可以与乐友协商
我不禁要问
可能实现协商吗?
就拿我所看到的上海的情况而言
音乐书店倒闭了
市百一店中图关门了
中图的唱片越积越多
连九龙也越来越不景气
而这些企业有没有认认真真做过市场调查,与广大消费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过吗
没有
如果能协商降价最终双赢的话
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结论只能是
无法进行协商
或是根本协商不出结果来
乐观的人自然认为是能够进行协商的
那究竟应该协商些什么呢?
作为乐友的广大消费者
关注的除了质量就是价格
而质量因素,也包括了上述提到的唱片公司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唱片的音色,压片的质量等
这些由于技术限制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对引进版的衡量标准是确定的
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秤的
是绝对无法与进口唱片相提并论的
因此除去质量因素
剩下的关键问题还是价格
既然要协商的是价格
消费者自然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降价
这个愿望能否为对方所接受且成为现实姑且不论
谁又能代表广大的乐友与唱片公司进行协商呢?
这些人又能不能真正代表广大乐友的利益呢?
协商能够不流于形式吗?
会不会出现类似价格听证会那种逢听必涨的局面呢?
这都是说不准的
只能让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法则来调节与决定产品的进退
一个被市场淘汰的产品
即使再进行诸多的协商
结果也只能是徒劳
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价格这个核心上来进行自身调整的

因此我的结论就是
40-60元价位的
在音色与价格上均不占优势的引进版
只能是一个和盗版比身板,和正盘比实惠的眼高手低的傻妞,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哦,原来发在古板音乐网的贴子是老兄的大作,写的好,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给删除了。
其实象这种中洋结合的产物卖这末贵的价钱,死路一条,唯一出路降价,10-20元,即便这样,象我等完美主义者也是不会买的。
TOP
28#

算了吧,反正他们的老板都是超级SB,亏了大本的话旧搞笑啦。
TOP
29#

qwaszx2004 在 2005-1-12 15:57:01 发表的内容
应该让李源给他们上上课

好!!!!!!!!
TOP
3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