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怎会痴迷上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4405|回复: 21
11#

把听音乐都上升到理论高度了。精彩!
先来报个到吧!
TOP
12#

可不可以举个性格类的例子, 比如说某个类型的音乐能具体反应出人在行为上的哪些(物理/化学)行为或反映? 我就对这一类不大理解.谢谢
TOP
13#

我觉得音乐对我的影响力颇神奇的,它经常可以令我陷入回忆,可以让我联想,还可以左右我的情绪,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迅速地便能将烦恼抛诸脑后。音乐已成为我调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我这样将音乐对大脑的影响夸大,也不会过甚。骤然间忽然聆听到一段老歌,就能勾起人们鲜明的回忆,往事就历历在目。一段乐曲既能够让人得意忘形,也能令人悲痛难忍;它能激发高昂的爱国热情,也能鼓动宗教狂热;难怪武侠小说说音乐具有降龙伏虎之功效。
    
然而,尽管音乐对人类的心灵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音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作用,却是一个没有人去专门研究的课题。感受音乐和对音乐做出反应的能力,深深地植根于神经系统的机能之中。人的大脑对音乐的处理大部分是在大脑的右半球中进行的,但还是没有弄清楚到底那批细胞是单独用来完成这项任务的。测试人在聆听音乐、音乐是否包含歌词,在弹奏乐器时的脑电波反应时,发现不同的神经元网络会被激发。研究小组在测量专业音乐家们的大脑发射出的微弱磁场后,发现非常投入地演奏乐器会,使部分大脑皮层产生可察觉的扩大,其中由灰质组成的大脑皮层,与出色的大脑功能是最有联系的。

谈到音乐对感情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音乐能够影响很大脑内释放多量激素,包括可地松(与激励和紧张有关)、寒丸素(与攻击和激励有关)和催产素(与影响养育行为有关),并且能够促使人体释放出天然的鸦片剂——内啡肽。研究人员在使用正电子发射X射线层析照相术后,发现当受试者听音乐时,在大脑中参与处理情感的某些部分似乎变得活跃起来。

虽然这些点点滴滴的研究目的,是想让人想看楚聆听音乐时大脑起着怎样的反应,但是这些研究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想真正了解音乐与大脑的秘密距离还相当远。其中包括这样一些最难懂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欣赏音乐?具有音乐才能的人类祖先是否更具有进化优势?或者说,音乐只是一种没有什么生物学价值的“听觉认知”罢了?值得这么花心思去了解?


我发觉很多音响发烧友对「我们怎会痴迷上音乐」都不能够回答出一个观念清晰的解释。他们多半说:「怎会痴迷上音乐?音乐好听嘛!」「怎样好听,就是好听嘛!」前文所提供的几个帖子,阅读后的感想就是这样!

考虑到音乐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是科学家寻找答案的时候了。
TOP
14#

我在這裡轉貼一篇文章,雖然討論的是有關學習語言問題,我認為可以推論至聆聽音樂應該怎樣去聽。有興趣者可以讀讀:

大脑的不同区域各司其职,有的管视觉,有的管听觉,有的管语言,有的管思考,这些区域的协调工作控制着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具体说,大脑分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语言区,语言区不止一处,但均在大脑左半球,目前发现的有布罗卡斯区和韦尼克区。

    一、对大脑各区域所司职能的了解,最初是通过某些特殊病例的研究而获得的。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罗卡(Paul Broca),检查了一位语言障碍的病人,这位病人听得懂别人说话,发音器官也无病变,可做手势表达,但除了会发个别音,不会发其它音。病人在6天后去世。解剖发现,其大脑左侧额区后部有一些N组织明显损伤,确定是构成死者丧失语言能力的原因。布罗卡研究了八个类似病例,都得到了相同结果,这个区域就被后人称为布罗卡斯区。后来,在1874年,奥地利医生韦尼克也发现了另一种语言障碍,从而发现了韦尼克区。他发现在颞叶部分,还有一个控制语言的中枢,主要管制语言的记忆与理解,与布罗卡斯语言区稍有区别,因而定名为韦尼克区(Wernick's area)。这是到目前为止语言区的两大发现。这两个区就是人类的主要语言中枢。

     二、近年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专家用核扫描技术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有一个专门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即布罗卡斯区。这一区域在2、3岁时开始快速发育,在10-12岁时发育成熟。人在幼年时期,这一部位非常灵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灵敏性呈下降趋势。儿童学习语言,大脑将有关信息直接存入这一区域。而成人学习语言大脑则要将这一区域和记忆区先建立联系。

    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大,相反,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小。因此,少儿学外语,起步越早越好,4-12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超过这个时期,母语保护系统的阻力加大,所以成人学外语不如孩子快。因为儿童有异于成人的大脑结构,所以应该在“布罗卡斯区”发育成熟前学习英语,从而把英语作为终生的第二语言。

    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母语必然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要利用其正迁移,克服其干扰。这是外语教学心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干扰如:拼音与字母的形似;汉语词汇意义与英语单词意义异同;用汉语语法硬套外语语法等。在初学阶段,掌握语音、词汇、语言或形成听、读、说、写技能,以及用英语思维和交际阶段,受母语干扰较显著。这种影响随着学习前进而减少。

    正迁移则主要表现为利用母语思维,强化记忆,向用英语思维过渡。

    心理发展水平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一)儿童发音动作习惯及其它有关语言知识受母语影响较小,对外语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用单纯模仿的办法好;教完整的句子,比教孤立的单词好;用翻译教学法不合适。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发展和母语水平的提高,则配合讲解法效果更好。

    (二)少年学习英语发音以模仿为主,对易于混的音素和音节,只须稍加指点,解释发音口型、舌位,观察教师动作,即能模仿。

    (三)儿童思维比较形象,在对话学习中,教师的提问要特别注意唤起学生所要说的事物的表象,注重情景教学。

    (四)有人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掌握外语,有人则通过理性——逻辑的方式掌握外语,但大多数学生以外语的实际操练为主,辅以语法知识讲解为宜。

    (五)记忆类型对外语学习有一定影响。视觉型的较易掌握书面知识,听觉——动觉型的易于掌握口语,而多数学生则是混合型的。

    (六)内外倾的学生,在做外语对话练习时,表现不同。内倾的学生往往回答问题较慢,而外倾的学生则易于不多加思考轻率回答,对前者要多鼓励,对后者要求慎重回答。教师要有耐心,脾气急躁是教不好外语的。

    颁发通行证

    英语正在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据说全世界有75个国家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有些人问盖伦为什么不办日语班,因为日语没有这么高的国际地位。

    风行世界的电脑键盘是英文的,网络上90%的资料是英文的,全球75%的电视节目是英文的,2/3的科学家看英文的学术资料。英语是国际社会的标准语言。

    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有2-3亿中国人学过英语。全球每年教授英语的营业额在100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中肯定还不包括盖伦收取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学费。

    英语已经占据了这样的地位,人们只能顺从它,申请这张通行证。这时,考虑民族感情是一种无效劳动。“不学ABC,也能当好革命接班人”的年代永远过去了。

    或许有一天,中文会流行于世,那要等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再度崛起。为了让中文在未来的日子中流行,盖伦从教授英文入手。

    为我们的孩子颁发一张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盖伦一直想在我们的校歌中加一句歌词:“让龙的黑发在全世界飞扬!”

    那要到中国人学好英文之后才能实现。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段中形成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它只能代表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这一年龄所有儿童的个别特征。

    (一) 六岁以前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是领先他们的动作和行动进行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触摸、动作,他们理解成人的语言常常依靠自己的印象和经验去解释。

    (二)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在心理发展上有一个转折期,儿童心理上新的需要与旧有的水平在不断矛盾的统一过程中发展。儿童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无意识性仍占很重要的地位。

    盖伦“二四六”启蒙方略

    盖伦“二四六”启蒙方略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心理暗示、欣赏鼓励、角色互换、群体教育、无为而治、原则坚持等六种方法,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力、注意力、毅力、表达力等四种能力,达到树立上进心和对学习拥有浓厚兴趣的最终效果
    盖伦启蒙教育培养目标

    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兴趣。这两方面,都是为了解决学习的动机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是“必须做”,是义务;第二个问题解决的是“喜欢做”,是权利。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内驱力。

    一、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就是要帮助和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与个体潜能发掘关系十分密切。几乎所有成大事者,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志向。盖伦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立大志。要点如下:

    (一)为人类进步而读书;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为成为社会栋梁而读书。

    禁止性要点:
   (一)为赚更多的钱而读书;
    (二)为将来找工作而读书;
    (三)为出国而读书;
    (四)为超过某同学而读书。

        二、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要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和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知识多么快乐,应用知识多么幸福。要点如下:

    (一)学习是一种乐趣,有志向的孩子都热爱学习。
    (二)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学英语可以和外国小朋友交际,学科学可以造宇宙飞船。
    (三)未知的世界无穷无尽,充满美妙和神秘。

    禁止性要点:
    (一)把学习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罚写几行等等。
    (二)学习就是为了拿高分。
    (三)学习就是重复,就是背诵,就是考试。

    盖伦启蒙教育能力要点

    一、自信力: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期目的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趋向,是一种良性心理特征。它来源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的肯定。

    盖伦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我能做好”,“我能行”,从而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性的竞争心理奠定基础。

    二、注意力:

    注意力的有关理论在《认知理论》中,已有一定论述。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选择性是指从众多事物中选择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对其它对象则不留意。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对其它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盖伦要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不仅要靠老师充满趣味的教学,也要靠孩子在适当强制下养成的良好习惯。强化注意力,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三、毅力: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持之以恒,水滴石穿。毅力体现的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自我调节、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

    盖伦培养孩子的毅力,就要求“在疲劳时再坚持一会儿”,“在功课没完成的时候先不要玩”,“坚持预习和复习”。孩子们一旦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就会形成自我发展的机制。

    四、表达力

    表达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部分,盖伦着重培养的是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要点如下:
    (一)流利的口头表达;
    (二)落落大方的气质;
    (三)不卑不亢的举止。

     盖伦启蒙教育基本方法

    一、心理暗示法

    这是盖伦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方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的一所小学做了一个试验,随机抽取一份学生名单,暗示名单上的学生会有前途。以后的复测表明,权威的预言唤起了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偏爱,而教师的爱和信任鼓舞了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这种心理暗示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盖伦教师要对孩子暗示:“你是一个好孩子,至少你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你一定能行”。

    注意事项:
    (一)禁止进行不良心理暗示:如“这个班孩子真笨”,“你怎么总学不会”,等等。
    (二)少暗示孩子聪明,多暗示孩子“爱动脑筋”,“努力”,“有毅力”等。
    (三)随时随地进行暗示教育,但不要千篇一律,要有针对性。
二、欣赏鼓励法

    欣赏鼓励法在一定意义上是心理暗示法的延伸,但也有不同之处,更侧重于激励。

    这种方法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经常以各种方式进行激励和强化。

    三、角色互换法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更能为孩子所认同和接受。
正如一位盖伦教师所说:“当你与四、五岁的孩子在一起时,你便是四、五岁的孩子;当你与八、九岁的孩子在一起时,你便是八、九岁的孩子。只有当你融化于孩子之中,用整个身心、全部知识来与他们交流时,你才是一位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四、群体教育法

    学校是一个大群体,班级、小组是中小群体。学生在群体中学习和成长。有的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劲头大,有的学生则在学生面前容易和老师“顶牛”。因此,盖伦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群体中的各种现象,如互相模仿、影响、吸引、排斥、协作、冲突、相容、顺从等。尤其要注意个体的学生在群体中的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这两种短期性影响,对学生进行熏陶式的教育。

    五、无为而治法

    少儿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教师要顺应这一规律,对学生偶发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不一定采取严厉的立即纠正措施,可以用淡化的方式处理。如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要求几岁的孩子始终坐姿十分端正肯定是难以达到的,偶尔放松不一定要马上批评。要注意从正面进行引导,忽略细节,抓住主干,使整个教学活而不乱。

    六、原则坚持法

    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要坚决制止。要注意和家长进行沟通。如有的家长在课堂上吸烟,有的学生上课打旁边同学,要立即制止。

    注意事项:
    (一)原则坚持法,要态度明确,让学生知道,老师不允许错误再次发生,这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
    (二)制止方式要适当,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或恶性心理暗示。
    (三)制止过程要简捷,不要纠缠,以免给孩子造成负面心理影响或影响组织教学。

    盖伦二四六启蒙方略简图

    少儿英语教育策略的几点思考

    张学忠

    一. 为什么目前出现“少儿英语热”?

    近年来,我国外语热中又出现了一股“英语热”,特别是“少儿英语热”。为什么“英语热”这股风刮得如此强劲?原因就在于英语在全世界四千多种语言中的特殊的国际地位。

    据统计,全世界有75个国家,近14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官方语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它们由于以前是殖民地,又由于是多民族国家,国内没有统一的语言,因此,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如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另外,还有第二世界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它们都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从小学到大学,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已熟练掌握,而开始学第二、第三外语了。英语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一种全球性语言。英语是联合国会议上五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其他四种语言是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现在世界各种国际会议和外交信件往来大多都使用英语。70%的科学家看英文学术资料和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世界上85%的邮件使用英语,90%电子信息的储藏都使用英语。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人也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来学习。目前,我国出现“英语热”,而不是“日语热”、“俄语热”、“德语热”,绝非偶然。这是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特别是我们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奥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学习外语,特别是学习英语的热情。

    最近,教育部也作出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从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也是从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现在一些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广州、大连等很多学校已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了。总之,学习英语开始向低龄化发展。因此,社会和家长也比任何时候都关心和致力于孩子的早期外语教育,尤其是少年儿童英语教育这一趋势,就不足为怪了。因为英语是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替代的重要实际工具,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

    二. 什么是少儿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

    人的一生接受着不同阶段的教育,按现在的教育体制划分,可分为婴儿期(1-3岁)、幼儿期(4-6岁)、童年期即小学期(7-12岁)、少年期即初中期(13-15岁)、青年期即高中期(16-19岁),还有成年期即大学期。

    语言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外语应该从小学起,就像学钢琴从小学起一样,越早越好。

    原因是,儿童早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不同区域有其不同的功能。这些区域的协调工作控制着我们全部的生命活动。具体说,大脑分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语言区。语言区分布在大脑的左半球。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两大语区是:布罗卡斯区和威尼克区。

    所谓布罗卡斯区理论是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罗卡检查了一位有语言障碍的病人,这位病人能听懂别人说话,发音器官也无病变,可以做手势表达,但除发个别音外,不会发其他音。病人去世后,通过解剖发现,其大脑左侧额区后部有一部分脑组织明显损伤,确定是构成死者丧失语言能力的原因。后来,布罗卡又研究了八个类似病例,都得到了相同结果。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为控制语言的布罗卡斯区。后来,1874年,奥地利医生威尼克发现了另一种语言障碍,从而发现了威尼克区。他发现在颞叶(靠近耳朵)部位,还有一个控制语言记忆和理解的中枢,与布罗卡斯语言区稍有区别,因而取名为威尼克区。近年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专家用核扫描技术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一个专门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即布罗卡斯区。语言学家们进一步证实了布罗卡斯区理论的正确,并且指出,人的大脑在两三岁时开始快速发育,在10-12岁时发育成熟。人在幼年时期,这一部分非常灵敏,弹性和可塑性很强,语言习得能容易而自然地进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大脑的灵敏性、可塑性呈下降趋势。青春期到来之后,大脑发育成熟,布罗卡斯区和威尼克区的神经系统不再有那样的弹性和可塑性,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因此,2-12 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语言学家对一些地区发现的“狼孩”、“猪孩”,特别是美国洛杉矶都市野孩基尼,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人们在找到他们后,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教他们学习语言,他们的语言能力都达不到在正常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水平。这进一步说明,儿童在2-12岁期间,在语言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之前,也就是说,儿童应在“布罗卡斯区”和“威尼克区”发育成熟之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过了2-12岁这一时期,人学习语言的能力明显降低。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尽早把孩子送到像盖伦这样正规的、条件相对较好的英语启蒙学校来学习。
05-1-9-10:36
TOP
15#

好文 
从大大的帖子中可以看到大大是一个对呤听艺术非常有研究心的人,強烈支持大大多上一些这样的文章
TOP
16#

harvey大大,我自己对音乐,音响的看法就写在我的那张“从发烧友到JS”的帖子上,希望大大能有空去看看,顺便指教一下
[link]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4139&ntypeid=10[/link]
最后编辑sfxlo826
TOP
17#

我以为这帖子已经完结了,想不到sfxlo826忽然光临,真有点意外。多谢支持!大概这方面的感言有点老土,也读得多了,本来想了解一下喜爱音乐者的心声,看来这个希望落空了。
TOP
18#

尊敬的harvey大大哥,向你学习中!鼓掌!
TOP
19#

很间单,这就是乐趣。
TOP
20#

多謝leslie老弟。

很间单,这就是乐趣。罗先生回答得十分精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