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摩机日记(四)降低音响系统噪声的方法 (柯颂V8i功放篇) [复制链接]

查看: 56967|回复: 181
121#

ChenYH兄:你的V8I共投入多少资金摩改(有投入清单更好)?摩改后相当于多少价位的纯后级?多谢!
TOP
122#

把1000pF电容器拆掉后结果什么样呢?
TOP
123#

    可能为了抑制各种“噪声”,v8i设计者在每一声道的“前级”的输入端(2C3)、输出端(2C20)、以及“后级”的输入端(C46),对地均并联有1000pF的薄膜电容器,共计3个。

[upload=jpg]Upload/20061522221142777.jpg[/upload]
在“前级”声音通道上的对地并联的两个1000pF电容器。

[upload=jpg]Upload/20061522244611768.jpg[/upload]
右边四个LED下方的C46(1000pF薄膜电容器)是并联在“后级”输入处的。

讨论:
一、“前级”的输出端及“后级”的输入端均对地并联了1000pF的电容器。
试想,在这样的电路结构条件下,即使用了“真金、白银”打造的跳线来连接“前、后”级,会有实际意义吗?

二、再来看看并联在“后级”输入处的1000pF薄膜电容器的实际效果。
* 该电容器对降低“噪声”是有效的;
根据记录,拆除该电容器,白噪声水平立即从0.188mVac上升至0.204mVac;

* 该电容器对输入阻抗特性是有负面影响的;
拆除该电容器前,V8i功放后级输入阻抗实测值:
左声道:223.7kΩ@25Hz  69.6kΩ@5kHz  9.4kΩ@20kHz
右声道:223.5kΩ@25Hz  68.1kΩ@5kHz  9.2kΩ@20kHz

拆除该电容器后,V8i功放后级输入阻抗实测值:
左声道:228.9kΩ@25Hz  186.7kΩ@5kHz  58.6kΩ@20kHz
右声道:225.4kΩ@25Hz  190.4kΩ@5kHz  67.2kΩ@20kHz

    对比上面两组数据,尤其是对“高频”端阻抗的影响,不难知道该“后级”对“信号源”的输出阻抗有什么要求了。

同样地,“前级”的输入端的电容器(2C3),大致也具类似的“功效”。
顺便提一下,不少高档线材一般都宣称“分布寄生电容量”是如何如何的小,当被应用在这样的场合,岂不冤枉?

我不知道这三个电容器是否是设计者的一种“校声”手段。

结论:要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该1000pF电容器拆掉。
TOP
124#

顶起.
TOP
125#

好人好贴好技术,此贴一定要收藏
学习了,自己都想动手拉,等我的V8I过了保修就拆
住ChenYH兄家隔壁该有多好啊
TOP
126#

lz1099 在 2006-1-5 18:32:12 发表的内容
ChenYH兄:你的V8I共投入多少资金摩改(有投入清单更好)?摩改后相当于多少价位的纯后级?多谢!


ChenYH 在 2005-2-8 5:44:39 发表的内容
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

昨天,我又完成了一项对V8i的摩机措施,贴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共享。
利用V8i机箱内前级留下的空间,又加装了8个nichicon公司的音响设备专用电解电容器,以进一步改善主电源的供电质量。

电解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 型号:LKG2A103MLZS (Super Through)
2, 额定电压:100V
3, 额定电容量:10000μF
4, 电容量公差:±20%
5, 额定纹波电流:8.3A
6, 外形尺寸:Φ63 X 100
7, 工作温度:-40~+85℃
8, 电容器端子:镀金


[upload=jpg]Upload/200616203898099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620503277794.jpg[/upload]



99兄,新年好!

我摩v8i的最大一笔费用是用于上面交待过的8个电解电容器。总共花费了200美元。当然,从v8i上也拆卸下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只要对提高“音质”有益的措施,我都愿意尝试一下,尽管可能有一定的风险。

主要围绕三个“基础”方面:
1,降低静态噪声水平;找出问题的根源。
2,降低大功率输出时所产生的电磁场辐射骚扰;(通常由电源线、喇叭线、直流主电路走线对周围的高阻抗输入的电压放大级、“信号线”等敏感部件的骚扰)。
3,降低由“公共阻抗耦合”引入的不希望的“信号寄生反馈”,抑制“音染”。

如果把上述三项“基础”工作做到位了,基本上就是你要找的“功放”了。
TOP
127#

ChenYH 在 2006-1-6 22:44:04 发表的内容
龙儿 在 2006-1-6 13:55:45 发表的内容
把1000pF电容器拆掉后结果什么样呢?


龙儿兄弟,新年好!

除了静态噪声水平有所上升外,好处是:

● V8i功放后级输出频响实测:
由于经摩机后的山灵CD-T100C的电子管输出级阻抗约为320Ω,仅仅去除C46就使得“音响系统”在20kHz频率点上的“增益”提高了2.9%。

● 听音判断:对高音部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ChenYH兄弟,新年好!
V8I高频本身就有些偏亮,不耐听,如果高频有提升那是不是更亮了??
最后编辑龙儿
TOP
128#

龙儿 在 2006-1-6 13:55:45 发表的内容
把1000pF电容器拆掉后结果什么样呢?


龙儿兄弟,新年好!

除了静态噪声水平有所上升外,好处是:

● V8i功放后级输出频响实测:
由于经摩机后的山灵CD-T100C的电子管输出级阻抗约为320Ω,仅仅去除C46就使得“音响系统”在20kHz频率点上的“增益”提高了2.9%。

● 听音判断:对高音部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TOP
129#

龙儿 在 2006-1-7 0:35:52 发表的内容

ChenYH兄弟,新年好!
V8I高频本身就有些偏亮,不耐听,如果高频有提升那是不是更亮了??


龙儿兄弟,这恐怕不是一回事儿。

按我的理解,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工作频段、额定功率内“忠实地”将输入信号放大N倍。

通俗地讲就是:
“信号源”中没有的,输出中不要多出来;
“信号源”中有的,输出中不要少了。

“偏亮,不耐听”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
TOP
130#

ChenYH 在 2006-1-7 9:03:51 发表的内容
龙儿 在 2006-1-7 0:35:52 发表的内容

ChenYH兄弟,新年好!
V8I高频本身就有些偏亮,不耐听,如果高频有提升那是不是更亮了??


龙儿兄弟,这恐怕不是一回事儿。

按我的理解,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工作频段、额定功率内“忠实地”将输入信号放大N倍。

通俗地讲就是:
“信号源”中没有的,输出中不要多出来;
“信号源”中有的,输出中不要少了。

“偏亮,不耐听”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


这个“多种原因”就是您前面提到需要摩的那些方面吧?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柯颂没有解决那些问题,所以用那几个1000pF电容来缓解一下“偏亮,不耐听”的问题啊?
和使用线材调声一样都是治标不治本啊?

看得有点灰心了,这些摩机手法不是谁都随便能做到的啊。只能慢慢消化,慢慢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