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摩机日记(三) 降低音响系统噪声的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 13561|回复: 58
11#

将机箱内的交流电源线用10平方毫米的铜编织带屏蔽起来,屏蔽带的一端接机箱。然后再缠绕上绝缘胶带。
如果把机箱内的所有电源线都看作电源线在机箱内的延伸,那么这样摩机的意义就不难被理解了。

[upload=jpg]Upload/2005210821933852.jpg[/upload]
最新的CD-T100C摩机版本(全图)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52919465197382.jpg[/upload]
决定将机箱内的所有电源线都屏蔽起来
TOP
13#

在满足了对输出阻抗(或功率)要求的前提下,单管比并管有更低的失真系数与噪声输出。

我又将末级的5670电子管由并管改成了单管阴极跟随输出形式,并且修改了静态工作点。
尽管输出内阻增大了,但与我摩机后的V8i的后级是相匹配的。实测频率响应关系仍保持不变。

原先的V8i因在后级的输入端对地并接了1000pF电容器,使得在20kHz频率点处的实测输入阻抗仅为9.4kΩ;
去除该1000pF电容器后,同频点的实测输入阻抗上升至58.6kΩ,所以对信号源的输出阻抗的要求也降低了。
(另一半不用的5670的三极管工作在50μA的条件下,以避免开路状态。)

感觉效果很好。
TOP
14#

谢谢eewer兄。
TOP
15#

[upload=jpg]Upload/200521919421767105.jpg[/upload]
TOP
16#

ChenYH 在 2005-2-12 12:03:32 发表的内容
在满足了对输出阻抗(或功率)要求的前提下,单管比并管有更低的失真系数与噪声输出。

我又将末级的5670电子管由并管改成了单管阴极跟随输出形式,并且修改了静态工作点。
尽管输出内阻增大了,但与我摩机后的V8i的后级是相匹配的。实测频率响应关系仍保持不变。

原先的V8i因在后级的输入端对地并接了1000pF电容器,使得在20kHz频率点处的实测输入阻抗仅为9.4kΩ;
去除该1000pF电容器后,同频点的实测输入阻抗上升至58.6kΩ,所以对信号源的输出阻抗的要求也降低了。
(另一半不用的5670的三极管工作在50μA的条件下,以避免开路状态。)

感觉效果很好。



[upload=jpg]Upload/20052191929997203.jpg[/upload]
TOP
17#

[upload=jpg]Upload/20052206145091806.jpg[/upload]
去除红色塑料衬垫。
插头上显示有“VDE rating 10A 250VAC”
TOP
18#

解剖山灵CD-T100C的随机发烧电源线。

[upload=jpg]Upload/200521919374435360.jpg[/upload]
TOP
19#

[upload=jpg]Upload/20052206261587640.jpg[/upload]
插头另一面显示有“CSA/UL  rating 15A 250VAC”
接线有小缺陷。
TOP
20#

[upload=jpg]Upload/2005220611353955.jpg[/upload]
去除外层热缩护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