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31781|回复: 296
21#

xineng 在 2004-12-1 0:05:15 发表的内容
简单的说,除非作曲者明确写明——引子代表日出,否则任何人都不能绝对的说——引子就是日出。

不知道各位同意否?


就算作曲家写明又如何了呢?德彪西的前奏曲《帆》这应该是作者本人给的标题了,那么,这音乐你认为除了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外,就不能是夜空下的一只蚂蚁了吗? 
再看看这首乐曲的谱子,上面作了很多很细腻的演奏及表情记号,难道只有参照了才算“懂”了之后的演绎吗?如果我把开始两小节的音弹得爆响,会如何,Dangggg..DangDangDangDanggg....DangDangggggg.....岂不是印象了的贝五吗?
TOP
22#

丁启烈 在 2004-12-4 9:24:07 发表的内容
LP 大人不在家,我就再说几句,其实与前几贴意思一样,只是觉度不同,关于音乐欣赏的第三个层次,我一直没说,今天就算了。
     所有的艺术都要创作,有的艺术只要一次创作就算完成,如小说家写好小说,经有关部门审验批准,出版后就算完成艺术创作,音乐不同,作曲家完成曲谱创作,经有关部门审验批准,出版只是第一次创作完成,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作曲家完成的曲谱只是“死音”,活的音乐在作曲家心中,活的音乐埋藏在曲谱的“死音”中,演奏家,歌唱家,乐团指挥拿到曲谱后进行第二次创作,拿到曲谱后的第一件事是反复读曲谱,直至读懂,(糟糕,又用了“读懂”这个词!不用不行啊!!!)如读懂该曲谱是要表现“悲壮”,进一步分析,“悲 ”表现几分  待 续..............  


丁老师,您觉得听众的层面是否是第三次创作,至少我始终如此认为,尤其是后来的一些作品。
TOP
23#

JWang 在 2004-12-4 23:24:02 发表的内容
看到一批没头没脑,狂妄的小东西在装深刻,感到很滑稽。



这里既没有小东西,
也没有老东西,
更没人在“装”东西,
倒是突然来了一个小滑稽。



实在看不惯,
此人的舌头应该被割掉,
IP应该被封掉,
强烈建议斑竹清除玷污这个良好气氛的污渍。

相信这里的所有人不会有不同意见吧。

实在看不惯
删完了请连同我这贴一并删除!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4#

向丁老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5#

丁老,看了上面的文字,不必介意,对什么东西讲什么话。我们且回到人的世界来探讨音乐。
我重复那个让我硬盘报废的帖子。
首先感谢丁老对我帖子的互动。
其次,我要先存盘了,以免灾难再次发生:)


其实,您的许多观点确实是显得老了,或者似乎被束缚了(在那个年代)。这里的一些话砍柴已道出。我再次表示对他的一些赞同。
还有一些补充:至于“蚂蚁”的问题,我想如果您有接触过任何电影方面的创作者也许会改变一些看法。比如,我举的蚂蚁这个例子,一直是我想创作的一部CG(电脑动画)作品的内容,而灵感直接来自于“帆”。这会是一个绝妙的配合。而早先的我的毕业设计中(描绘我自身的求学经历及踏入社会时的恐惧)使用了拉威尔的达夫尼斯与克罗艾,我系全体师生和众多观众的认可证明了这种音乐在此处的相得益彰,这完全基于对音乐的理解之上。我作为从事另一项专业的创作者有效地选择利用音乐并使之产生特别的由我参与定义的感染力便是我以为的音乐的本真的效力表现之一。
在这个狂妄的例子(请再次饶恕我的“直爽”)之后,我来举众多伟大导演之一的库贝里克(Stanley Kubrick),丁老是否有看过他的A Space Odyssey 2001(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并与未来有关的影片).他在影片的开头使用了蓝色多瑙河来描绘外太空里各种高技派的飞体。多么奇妙的搭配,又是多么的意外与颠覆。由此,一些专家居然给出了如此的定义,这世界上的电影配乐分两种:一种是库贝里克的Odyssey之前的风格,另一种则是是库贝里克的Odyssey之后的风格。而库贝里克以大量运用(古典/严肃)音乐使影片产生听觉画面的直白式的渲染而著称。他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音乐训练,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读谱。而他对音乐的理解是独到的,颠覆的,确是恰当的,伟大的,并且成为后面几乎所有导演的典范!
由此,请您再次思考“蚂蚁”的问题。以及,我一直愿闻其详的关于某些现代音乐之于您先前观点的应对,当然,如果您认为布莱兹,李盖第是音乐家的话。

另外,由乐谱想到。某些现代派的图形乐谱(Graphical Score)已然消解了乐谱作为音乐的本体功能,而是更多借助视觉图像所产生的通感效应,这又是如何应对您的第三层理解的。
“随机”与“偶然”给20/21世纪带来了什么?
可听的图像与可见的音乐: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隐喻了,而是研究的一种学术基础。比如,现在,John Cage的乐谱早已成为许多视觉艺术院校的硕士研究素材了,丁老如何看待此事。
这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反驳性的,只是一些问题而已。

再次存盘,
顺便提醒这里以舞文弄墨或者计算机为业的亲爱的朋友,多多Ctrl S,有百利无一害:)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6#

JWang 在 2004-12-6 7:35:02 发表的内容

SON OF B-I-T-C-H!!!!


此人见人就骂脏话,的确有点直爽,不过为什么不用汉语呢?好像又不直爽了。还是他的什么狗屁的训练太多了,有素了。连放出的屁也有人恭维。哈,正是个爽头爽地的世界啊!有种就写两句你训练有素的东西啊,有种就别放屁,不然就是对这里所有人的公然挑衅和侮辱(即使你把它作为热爱的活动)。不过呢,JWang这种烂货给我们机会发泄也实在爽!直爽,诸位亲爱的朋友,我要脱裤子了,尤其是ADWS,我爱你,你越来越有趣了。继续!
TOP
27#

david300 在 2004-12-10 12:46:31 发表的内容


david300关于“不同”与“高低”的意思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和丁老可能相对的观点。但是这是一个需要毫不谦恭的强调的内容。

基于我先前讲的不同大小的圈的顶点问题,通过自己对思路的整理进而推出:这些圈可能根本包含着不同的领域。所以价值完全是对等或者就是无法比较的。而音乐“圈内”的包容性在这里似乎让我感觉很小,也许这也是导致我国的音乐发展始终很难跳出框架的原因。如果音乐的“圈内”不虚心的接纳,包容,合并,消化其他的“圈子”,那么只能是僵化的出路。我要强调的是尤其不利于创作。
其实,我以为分析音乐的价值,哪怕做得天般的高,海般的深,于创作的意义有多少呢?或者又有多少体现了音乐的功能?
如果只是一种分析,那意义将下落的很快。而还是沦为丁老所谓的“听音乐”的层面了。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8#

laoling 在 2004-12-10 10:27:41 发表的内容
像dalajan先生那么好的记性,也是难得。不过那种投桃报李的招法似亦不必。


我对这种诬蔑表示诧异. 其实,我属于傻得质朴的一类。
TOP
29#

丁启烈 在 2004-12-10 9:10:56 发表的内容
darajan兄:若是在综合艺术上作此联想,您是对的!此前,我是从纯音乐角度来谈的。



其实纯音乐的界定于我来讲是模糊的。我从来不会也没有能力把感觉的各种功能纯粹的分割。至少是听觉和视觉的。其实这种种的觉混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是一种心觉。又要回到潜意识的层面了。不知道返璞归真,殊途同归在这里您认为恰当与否。
如果这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是如此的话,那么理论的价值何在呢?或者是否应考量到他的普遍性呢?


我以真实的感觉来作文字,表意思,至今还是没想通为何有人要在这里说空话,大话,甚至假话,大家在音乐面前,一种神的语言面前都是虔诚的;另外,这里的人们也都是忙里抽空来这里玩的。如果不是玩,还会是什么,谁要把音乐如何呢?难道有人在说理论吗?这里本来就不是那种没有情趣的地方。

可惜那个Master-Master-Doctor老是要将问题变质,然后拉扯到自己或者某种含混的领域加以炫耀和卖弄或者煞有介事的嘲讽。实在是品德败坏得搞笑。而且跑到国外去读什么社会科学经常是无作为的表现,况且从其表现看来,他的确只能做读书这一件事。艺和术之类,还请靠边站去吧。还有,上海最好的大学是哪所?复旦,交大?请问是什么系?居然提起了,就说个明白啊?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