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 在 2004-11-17 6:41:07 发表的内容 看了标题,《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将”可否理解为目前阶段它还没有战胜呢? 就像共产主义也是将要战胜资本主义的道理一样?反正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
呵呵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个人的意见,请多多指教:
首先,我觉得阿龙兄假如换一个环境的话,看法多少会变的。环境对于人的意识的改造力是惊人的——不说唱片,说说人。我在这边碰到一些入了美国籍的华人——他们是从国内移民去的,但是就那么十年或者不到十年的时间,他们可以开口说:“我们总统怎么怎么”——我听得很别扭,我想象不到十年前他们还是中国人,怎么就那么十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呢?
近来由于各种条件的允许,我可以用不错的LP系统聆听很多高素质的LP唱片,甚至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买各种唱片,还真的算是比较仔细地实践过的。所以说我觉得我所想的不是空对空的纯理论,它还是跟经过实践之后得出来的结果相吻合的。当然,我的标准是:第一,声音要真;第二,声音要美。“真的来美”和“美的来真”似乎等价,其实不然,各位不妨仔细咀嚼一下。
另外我觉得,一些LP爱好者说CD不好,但是他们是在并没有以像玩LP的热情、那样的精力、那样的资金投入去了解过CD之后,才客观地作出结论,然后才选择LP的,很多情况都是首先以不是很高档(相对于他们的LP系统来说)的器材听过一些CD(我不相信目前在座有人把EMI的CDC 47XXX和49XXX这些品种,还有Decca 414XXX 417XXX,还有DG413XXX这些CD都拥有——甚至连大不列颠图书馆都收藏不到一半——实际上假如你全身心投入到找CD之中去之后,在有充足的资金的情况下,你会发现找绝版CD比找绝版LP的难度大多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知道不少人对真正极品的CD是无缘聆听过的),然后听见传闻说前一代的LP声音好,然后一听,和CD不同,然后就把CD扔在一边听LP去了——当然我承认这点:在已出版的LP和CD中,混音不好的比率,CD的确比LP大。所以大家更有可能买到制作不好的CD,这也容易造成对CD的误解。
另外,这边为图书馆调校LP的工程师私底下告诉我,大家现在觉得音效最佳的Decca SXL 2XXX那一批最早的立体声唱片:当初Decca用的是Ampex为它制造的刻片机,谁知那种刻片机因为是第一代产品,技术上存在问题,结果在刻制18kHz以上的信号的时候就会出现能量衰减的问题,使得58年之后的好几年内的英国产的Decca立体声LP,实际上在人耳可听的高频部分刻的信号分量很不足,或者干脆可以说就根本刻不上了多少去——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Decca换了新型的刻片机为止。因此想到有人称赞Decca头版LP声音如何棒(客观没有的东西,都能听出来说有),我有如下几个个人的看法:
1. 人的听觉是多容易被骗啊;
2. 人的心理作用对于大脑的认知的支配性是何等的强大啊;
3. 正如Dr. Pan所讨论的,真实和好听的关系。
OK,还有更加打击的消息:几乎所有的LP在混音的时候都作过动态压缩的,突出中高频、消减低频。这点不是说我听“似乎没有”呀,就没有的。人家负责刻LP的人都说干过这事情了(EMI那本百年历史的大部头里面也写了,另外RCA的人也这样说的;假以时日,我甚至可以把Decca,Philips等等的都找出来),逃不了的。假如让我把证人都找出来,让他们当庭作证——我可没这么大能耐。所以,尽管我很相信其真实性,但大家也可以选择不相信我提供的这些信息。
另外,有不少CD,还真是没有经过动态压缩的(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收集的),EMI的大部分头版CD就是。因为全频丰满,所以听上去感觉和LP不同,甚至由于中高频没有刻意的突出,所以给人以“密度”不高的感觉。
最后,现在很多LP唱机,根本就不可能再现刻片的情形:其一,65年之前各厂都有各自的均衡曲线,但是现在的唱头放大器,一律都是RIAA的(再说,让你自己调,你也无法知道那时候那个厂的曲线)。
其二,刻片刀的针尖和母模的角度问题:各厂有不同的标准,有的是10度,有的是30度,很多德国的厂用的是15到20度左右的数据——我想没有人可能在播放的时候能够调准这个角度——因为你无法知道那个角度值。
还有第三,这时最要命的:LP播放到内圈的时候,线速度只剩下最外圈的一半都不到,音质按照发烧标准来讲真的是不行的,尤其是一般作品结尾部分都是动态庞大的,这些段落放在最内圈,唉。。。不过假如平常听的是独奏或者几重奏那种LP,那还可以忍受。我的耳朵的确能分辨出LP最外圈和最内圈的音质的不同——我不会是外星人吧?
还有第四,磨损问题。我买唱片不是拿来摆的,虽然我觉得我或许分辨不出5%的失真,但是我知道,播放100次之后再好的唱头都会把LP磨到有5%的失真,我心理上受不了。
再说一点,和我上面所说的那种“特殊噪音”对应一下。由于唱头播放LP的时候,是把唱针的振动转化为电磁能的。但是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唱头内的线圈对唱针也会产生一股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实际上任何唱头在播放的时候,唱针在颤,唱头自己也会在高频率地颤(调校得好,肉眼可以看不见;调校不好,连肉眼都能看得见这种颤)。这种颤动也是造成我上述所说的那种特殊的噪音的根源之一(由于物理定律规定了这种颤动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上面就说过这种噪音无法消除)。试想一下,按照我的标准,我能容许这种本来不属于母带上的声音吗?
还有好多方面,这里就省略不说了。那这时候也有一种假设:会不会可能上述这些因素对于重播的影响,不大呢?我觉得影响肯定不会不大。
所以说,假如说LP的普遍特点是“好听”,这OK,没问题;但假如说CD不比LP真实,那么理论、工业标准都摆在这了,我也无须多花精力去辩护了。
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学校化学系有位教授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但是他课堂最后都会说,“现在你们听完我讲科学了,接着得听我讲我的信仰”——他信基督教的,他相信人类和世界万物是上帝在一天之内造出来的——诺贝尔奖——不可思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