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0892|回复: 320
11#

felixcat 在 2004-11-16 14:51:23 发表的内容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仅凭有限的几个取样点,为什么通过这些算法就能够反映出整条连续的曲线呢?——事实就这个样子,换句话说,这就是数学的威力(多项式插值是应用数学里面极为著名的例子,现在谁还说“数学不实用”呢?呵呵)。直到现在,多项式插值算法的研究仍然是计算数学里面的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比上述几种插值法更加厉害的算法肯定还有,这里限于篇幅原因就不再多说了……

那么请问一段连续的曲线如果包含了44.1kHz以上的波形成分,阁下的王牌插值算法是怎样通过“有限的几个取样点”完全还原出来的?

请问您的王牌插值算法在处理高频泛音信号方面与“愚蠢”的多项式算法相比,优越在那里,“数学的威力”是如何体现的?
最后编辑yxiao
TOP
12#

felixcat 在 2004-11-19 14:21:35 发表的内容
这位朋友其余两个论点没有新的观点提出。所以这只请看第三个观点:请不要误认为我不打印出那个误差公式,就觉得我在凭经验估计。

其实是这样的:因为准确计算的结果也还是我所说的那个结果,只不过我觉得没必要把一长串的计算公式打出来。或许您或说“你尽管打出来我看”,这里我只能说:请您相信我是在草稿纸上算过之后得出答案的,要把好几页的计算、推导过程(那个误差公式是一个不太普及的定理)都打成电子文档,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现在真的腾不出这个时间来打印这些算式。假如您真的想了解的话,或许等假期的时候,有机会我们可以当面讨论一下,我可以当场把插值理论的所有细节和结论从头到尾给您介绍一下。

误差的结果就是我前面用文字叙述的:10的负多少多少次方,乘以函数导数的上界,然后再乘以所有数据点横坐标距离的乘积。这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来的。

另外我再说一个结论:只要原始的数据点趋向于无穷多个,那么插值多项式的曲线就是原始的信号曲线,100%吻合——这也是误差公式取极限的结果。

唉!多了我也不说了,请问你的误差评估模型里有无“概率”二字,如果没有,我们就不必对话了;如果有,“经验”二字自己去体会吧,谁要你的“计算公式了”?
TOP
13#

felixcat 在 2004-11-19 10:42:57 发表的内容

对,没错,不管什么算法,都是不可能从数据点里面完全100%还原出真实的波形——但是,不用说我的算法了,就算性能最差的算法,对于21kHz以下的频率,却肯定都是有保证的,肯定能够全部反映出来的,区别只是误差多少而已。


首先指出你一个 ABC 的错误,既然有“误差”,甚至还有“多少”,怎么能“保证”“全部”反映(还原?原始信息),既然你研究问题采用的是数学的方法,这样的错误是不能接受的对吗?即使不在数学层面上研究问题,你给大家提供了虚假信息对吗?因为,数字和模拟的所有差异,在技术层面上,全部都在这种所谓误差里面。

好了,话到这里关于楼主问题的“数学证明”的讨论可以结束了吧,你没有为你楼顶的论点提供任何数学证明,你不否认吧:

1、你所提供的只是不同算法之间优劣的比较,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说明,因为他们之间的差异无疑是必然存在的,你没有提供任何真正的新观点;

2、说明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事实上已经承认任何一种算法都只可能尽可能多的恢复数字信号里已经包含的音频信息,而不能无中生有;

3、你设计算法的依据和关于算法误差的评估方法都是经验的,而不是逻辑的或者数学的,这在某些工程计算中是允许的,因为实际效果如何,可以套用那句老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数学上作为依据或定理进行演绎,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或者说你的东西实际效果如何就不需要用文字去肯定了。
TOP
14#

felixcat 在 2004-11-19 12:19:39 发表的内容
其实无论是数码还是模拟,都只是为了抓住事物里可以确定的那部分而已。不过,还要区分“利用数码来创造(请注意不是‘重播’)声音”和“用数码来记录真实的声音”之间的差别——两者都会有误差,不过误差很不同。
对!只要是插值,就是对声音的绝对劣化,只是程度上可以有差别。
TOP
15#

nos 在 2004-11-20 15:34:40 发表的内容
    看了这个帖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实际上楼主从一开始都是胡说八道,稍微有点知识都可以看出来至少他对数字电路,模数转换等一些基本概念都没有,根本是个外行,完全在用高数吓人。至于他的数学是不是懂,呵呵,不好意思,我的数学都还给老师了。里面真正的高手是那个资深民工,他说的才是对的……不知道楼主在这不懂装懂到底是为了什么?搞笑?就是想看看有没有能驳倒你?没必要吧。

你有这样的看法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震惊!

我一直认为楼主作为数字音频技术工程师虽然数学基础薄弱,甚至连很多最基本的 ABC 都不懂,但他之所以胆敢在这里大放厥词,除了欺负这里懂数学、懂数值分析的人不多之外,必有其过人之出,真想不到原来是这样。
最后编辑yxiao
TOP
16#

abob 在 2004-11-22 15:06:33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也没研究过这些,不过你的开场白里可是有这个意思的啊,:)

如果是指“量化”方面的,是可以用某种插值方法,不过也不可能“无中生有”,换句话说,所谓“误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原始信号是啥个样子。

印象中早就有些插值的算法,好象都是基于某种“假定”的前提下;不同的算法,据说听上去会有些不同,但没有人会去讨论“误差”,因为这个是“子虚乌有”。
总算见到了几句内行话了。不过误差可以在大规模研究各类音频曲线的特征之后通过统计学模型进行粗略评估。但这种评估的精度能否达到实用的水平,我没有实践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