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看看《圆舞曲》(La Valse)。这首作品作于1920年,分为三个部分,长度大概为13-14分钟。第一部分,按照拉威尔的原文,这是描述“云雾之间看圆舞曲”的感觉,乐队以很轻的力度奏出圆舞曲的节奏;第二部分是描述在一个大厅里面人们正在跳圆舞曲的情景,这时候乐队以全力度演奏一首旋律优美的圆舞曲(其实这个旋律也是这首作品的主旋律);第三部分,表现对圆舞曲的赞美,这里乐队发出的音响,可以用“五光十色”“流光飞舞”来形容。根据拉威尔的原意,他想要表现的是1855年的宫廷舞会的情景。但是这并不是一首普通的圆舞曲这么简单,它还带进了许多现代的因素。我觉得,它除了可以理解为19世纪中期的宫廷舞会场景外,我越听就越觉得似乎身处20世纪20-30年代晚上的酒吧里,颇有“小资情调”的那种氛围;也就是说真的很像吧台旁的轻音乐那样——弦乐那种独特的和声、乐队演奏的那种醉人的曲调,只有那个年代才会产生得出来。在网上找了张图,大概就是这种气氛:
[upload=jpg]Upload/20041028105729917.jpg[/upload]
因此演奏这首作品不能像演奏平常的圆舞曲那样,里面的三拍子弹性很大,只有收放得宜才能够展现出上述的那种特殊的魅力。同时,这首作品配器很丰富,动态极其大,所以有不少版本顾得来动态,却失去了弹性多变的节奏;有的节奏的确摇弋多姿,但是乐队就是“爆”不起来,唯独就只有安塞梅和罗曼德的这次配合最适宜。
还有就是《丑角的晨歌》,请听听罗曼德乐团的统一性——整齐度简直就像只有一把吉他演奏那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