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塞梅之三——最发烧的拉威尔管弦乐集(新增两首精彩曲目试听) [复制链接]

查看: 7403|回复: 32
11#

(接原文,最后一部分)

拉威尔的这几首曲目,TAS评水星公司的帕雷指挥底特律乐团的那个录音最好,其实在LP时代这是冤枉了安塞梅的这个录音的。因为水星公司那个录音,注重的是乐器的质感,而在动态方面没有安塞梅的这个大,所以水星在制作LP的时候,不怎么需要把动态压缩就能够把信息刻制到LP上;而Decca这个就受罪了——尤其是《圆舞曲》那一曲,里面的大鼓敲得实在太厉害了(我用HD580耳机来听的时候,音量不算太大的了,都能感到耳机在颤动,你说这个录音的动态是何其之大啊!),所以当年在制作LP的时候,每到有大鼓敲起来的时候,混音工程师都不得不渐渐地动态压缩到LP能够容纳的范围之内,所以这样弄出来的声音听上去就没有水星的来得自然和真实了。但是在CD格式下,由于动态容许度大了,所以不需要老是进行动态压缩,因此现在我的聆听感受是,Decca的安塞梅版无论在乐器质感、音场、动态方面都赶上或者已超越水星版了;而水星版CD在制作的时候由于为了突出中频的成分,所以导致音场不宽(好端端的一个大型管弦乐团听上去变成了一个中型室内乐团),并且声音显得有些许刺耳,有点可惜。听水星的录音,我反倒觉得听它家的LP来得比CD真实。

将会在基点网站陆续上传这套录音供各位朋友亲自试听。

(全文完)
TOP
12#

巴黎管弦乐团10月30号晚上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里转贴一位网友的评论:

=========================================
发信人: Christophen (苍紫),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巴黎管弦的幻想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4年10月31日00:37:33 星期天), 转信

Beethoven要听柏林爱乐的
Dovrak要听捷克的
Berlioz还是得听巴黎管弦的
这才正宗
今天的阵容颇为强大,五支长号,两只大号,六个圆号两架竖琴等等。
演出开始,弦乐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的杂音,无论是轰鸣还是断奏都完美无暇。第一乐章
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第二乐章圆舞曲的宫廷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三乐章流水般的旋
律和略带忧伤的感觉把握的非常好,第四乐章进行曲的雄壮和主导动机出现时的对比就像
是《勇敢的心》斧子落下时的感人。第五乐章木管表现极佳,一帮老巫婆骑着扫把满天乱
飞。
先赞一下弦乐部,丝绸般的声音不带一点瑕疵,颇具法国人的浪漫。各个声部整齐划一干
干净净。木管部是最棒的英国管的忧伤,长笛的高贵,大管的搞笑,单簧管独有的优美
与灵巧,还有短笛刺破云端的声响堪称完美。铜管气势恢宏,但是好像晚饭没吃太好,底
气不足,打击乐在第三乐章末四个乐师一起打定音鼓,更加重了忧伤
最后赞一下艾什巴赫。指挥的动作细致入微,不急不躁而且非常绅士。
结束之后全场起立鼓掌,艾什巴赫谢幕七八次,加演了两首才最后结束。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观众,素质...咳嗽声此起彼伏简直不能忍,数量估计比台上所有弦乐
器的琴弦加上木管乐器的窟窿都多,第一乐章结束之后有小范围的掌声,第三乐章结束之
后简直就像要散场一样。哎~~~ 不知道在场的李岚清吴仪心里怎么想。

加一个小花絮吧,第一乐章中间有一个长号(好像是在放水的时候)管子碰到了椅子腿,当
~~~~~ 铜管变成了打击乐 ^_^
===============================================
TOP
13#

杜托这款是三星带花的。不如squallie描述一下听后感,或者也在基点网上传那首《圆舞曲》,让大家欣赏一下如何?
TOP
14#

松风兄这款Martinon也是很好的演录(Martinon在EMI录的那一套拉威尔同样也很好)。我个人觉得,Martinon的和Ansermet的比起来,M走的是平凡中现真情的路子,而A的特点则在于浓妆淡抹总相宜。而对于《波莱罗》这个曲目,我觉得M的演绎要比A的更引人注目。不过对于《圆舞曲》(EMI/Martinon vs Decca/Ansermet),则尽显Ansermet在这方面无与伦比的优势来了。
TOP
15#

拉威尔对于节奏的喜爱,有时还会添加上对于“高贵”这种传统的崇拜。这种崇拜分为两类:不现实的,就是对于神话的憧憬——在《达芙妮与克洛埃》(Daphnis et Chloe)里,描绘的完全就是一种缥缈祥和的境界;有时候也会出现童话——《鹅妈妈》(Ma Mere l’Oye)这首作品或许能够唤起我们孩童时代的记忆(这个可能对于鬼子有效果,我们东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对于现实类的,拉威尔最喜欢的就是奥地利的华尔兹舞曲,因此就有了不朽的《圆舞曲》(La Valse)——这是我最喜欢的拉威尔的作品,远胜于《波莱罗》;还有《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这首作品听上去高贵的感觉多于伤感,其实拉威尔当初想写成是舞剧配乐,所以这首作品是有故事情节的(通俗来讲,就是一男士追女仔被据,所以伤感;然后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该女孩的芳心)。

以上匆匆描述的八首作品,组成了这套极度精彩的Decca小双张专辑:

Decca 468 564-2,2001年出版:
[upload=jpg]Upload/200410288551915637.jpg[/upload]

这套小双张其实是由先前Decca出的Ansermet系列中的433 716和433 717两张CD组成的,甚至连盘基内圈上刻的编号都没有变。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6#

因为试听的是高比特率的,文件比较大所以Hifi 168不适合上传这些mp3。前面已提供试听的链接,所以有兴趣的朋友请麻烦移步至基点网上试听。计划还将上传《波莱罗》和《高贵伤感圆舞曲》两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