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乐随想 [复制链接]

查看: 3355|回复: 14
11#

其实你们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曲目已经将大的主题定下来啦,指挥家只是对演绎的程度。就还那柴六来说,谁也不能演奏成欢快的曲式,如此而已,主要针对“悲愤”一说的,呵呵。

还有就是非此即彼的说法,对于欣赏音乐来讲,存在非常喜欢的,这是必然,但是喜欢这个和讨厌那个也未必是一定会有的。太极端啦,这里面个人情绪重了点,呵呵。

欢迎讨论,甚至辩论,比较有意思,真理总是约辩越明的。
TOP
12#

听柴有两种相对明显的倾向:内敛型与悲戚型。
前者往往喜欢穆拉文司机、奥曼蒂、切利等。
后者则喜欢卡拉扬等。
都很正常。
TOP
13#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4 11:50:43 发表的内容
柴兄的表述,我不太能看懂。
至少我不是,其实关于版本之争,也不是我发这个帖的主要目的。
其实我探讨的一、柴六的内涵;二、卡拉扬能够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含义吗?;三、对指挥家影响曲目的程度,指挥家是否能改变乐曲的含义;四、对卡拉扬的一种人文认知。

希望大家能对以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我希望看到的,避免泛泛而谈论版本或指挥个性,呵呵,好象有点。。。。。

见笑啦


作曲家的含义要靠指挥家来诠释,其本真含义究竟是什么?你能说作曲家自己的诠释就更接近他的本意吗?连他自己也未必能表现完整。所以谁接近本意这是智者见智的事情。
指挥家对曲目的影响相当重要,其程度视指挥家的学识、修养、性格而定,指挥家每指挥一场演出其实都在改变乐曲的含义。
有一类指挥家善于洞察和挖掘乐谱后面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发挥,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我们听音乐的目的是受到感动。
TOP
14#

呵呵,ADWS兄啊,我没有讨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啊?我从来不讨论这种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你仔细看看我提出的几点再说吧,也不要太义愤填膺,我要讲的上面都讲出来啦,你看看吧。

我探讨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至于真理,我从不敢妄想,只是希望能接近就好,看清的用词。
TOP
15#

大家不参与就没意思啦,我本意不是要显示什么?只是希望和大家探讨些有意思的话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