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ND音响最让人不能忍受的就是每次升级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且声音未必有明显的进步.接触音响10年了,对于一些漫天要价的音响厂商实在有说不出的嫌恶与无奈.HI-END音响业会落至今天的这种窘境(国内外皆然),业者本身实应负担大部分的责任.
先谈高价音响好了.最近无意间翻阅约5~6年前STEREOPHILE的榜单,发现A级的喇叭价位都在1万美金上下,后级则5~6千美金者大有人在.举例而言,5年前你能付担得起台币20万元左右的KRELL KSA250后级,动人心魄的功率,庞大的音场及温暖细腻的音色便垂手可得.但时至今日,若有各方面表现接近的器材愿以2倍的价钱出售,相信必会被评论为".....以这样的表现却仅要如此低廉的售价,实为我辈爱乐族的一大福音.....".而现今70~80万以上的喇叭实在不见得比以前的铭器THIEL CS5,SONUS FABER EXTREMA等 有全面性的超越,但是价钱.....
在低价音响方面,对一个刚踏入音响领域的初哥而言,若是抱着辛苦存起来的2万元走进音响店,想买一部平价的综合AMP时,很可能会被告知"....2万块钱买不到什么东西,加个1~2万买台XX牌声音才会好一点啦...".我想最后他不是把这笔预算拿去买一台29"的电视,就是把计算机升级,至少可获得明显的满足感.可是若在几年前其实他有很多的选择,万把块钱的M.F. A1及两万块钱左右的NAIM MAIT II....年轻人还没进门就吓跑了,资深玩家越来越换不起器材,音响业还有前途吗?
也许音响已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因此进步有限.但汽车工业又何不是如此呢?10年前一部140万元的VOLVO 240在许多方面都已不是现在80万元NISSAN CEIFERO的对手.汽车的改款,消费者是最大的受惠者.但音响呢?我手中的MUSIC REFERENCE RM5 MKIII于去年改款,在线路的LAY-OUT及用料几无更动,在售价大幅上涨了30%之外,声音竟略有退步!精瘦的声底取代了以前温润和煦的感觉.BMW 318在大幅进步之虞,仅将售价从130万调整至140万(更遑论台币对马克大贬了).若是NISSAN SENTRA CE房车在加换了个头灯及水箱护罩后,宣称ALL NEW SENTRA CE 改款后要卖80万元,结果会是....
最后要对一些实力坚强的老厂表示12万分的敬意,如AUDIO RESEARCH,BRYSTON,SPENDOR等公司.由其是AUDIO RESEARCH,品牌及技术上都为业界指针的它总是不忘照顾大部分手头不宽的消费者,一直都有一些机器(尤其是前级)以很有水准的声音,不算高的售价表达它的诚意.以前的SP9,LS1,LS2,及最近的LS7,LS8就是数个例子.
RIC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