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国作品介绍(1)——Barbirolli指挥英国弦乐作品集 [复制链接]

查看: 5538|回复: 20
11#

对,Boult在EMI只录过一个circle的Williams的作品,松风兄提及的出版和我的是同一个录音。此Brittish Composer系列是EMI在91年推出的,十分受欢迎。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声音资料库里面相应的曲目,收藏以这系列为收录标准。比如说闻名遐迩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这三家超级的艺术宝库里面,此录音他们收录的除了LP的一系列出版之外,CD版本就是这个Brittish Composer系列的版本和往后的一些再版,他们未能收录CD的正价版。

Boult的这个《黛利斯》演录里面,不得不提伦敦爱乐的小提琴首席Hugh Bean的超凡表现。Bean的那只独奏小提琴,声音之美真是沁人心脾——尤其是乐曲结尾时Bean的那一下精彩的换弓,真是魅力四射。其实按整体水平来讲,按我自己的个人看法,作为一个有比较固定成员的伦敦爱乐弦乐部,听上去其小提琴首席(其实其他演奏者的相应水平也是)的独奏水平和合奏水平都要比伦敦小交响乐团的要高一些。
TOP
12#

恩,Karajan在EMI录的那一次《绿袖》,EMI曾经出过一套三张单CD的《管弦乐小品》(I,II,III)收录过,我听后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其实这部作品我对很多指挥家(包括巴氏)的演绎都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只不过我注意到巴氏特别突出了大提琴。我个人觉得(仅仅是我的个人意见)——其实《绿袖》这部作品在一些地方和弦处理上没有《黛利斯》来得和谐,在这些地方听上去乐曲稍微有些“勉强”的感觉。

我在基点上传了Elgar的《快板与序奏》,供有兴趣的朋友试听: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6472

Boult指挥的Elgar交响曲(1,2)、V.Williams的交响曲(1-9)都是相当精彩的录音文献;另外Boult还录制了不少Holst的作品,包括一些合唱作品,都是很引人入胜的。在下面一段时间里我会专门开帖子讨论的。

关于V.Williams的交响曲,有一位Williams的朋友写的专著,里面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分析,对于更好地认识这9首交响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上次在图书馆里曾经看过一部分,可惜那本书属于reference,借不出来,得现场看。
TOP
13#

松风 在 2004-9-10 11:04:49 发表的内容
除了“黛利斯主题幻想曲”,这张唱片中的一首小品SOSPIRI“叹息”是最好听的,那是一种痛到心底、美到极致的不可言喻的感受,像是一串泪水结成的工艺品。
这张唱片好像是留声机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75个录音之一。


恩,Sospiri和Elegy两曲是独立于本录音在66年录制的,在当初的63年的LP上没有这两首曲目,不过现在CD都收入了。那次录音的session不超过10分钟,结果就是这不到10分钟之内,巴比罗利又创造了一次永恒。
TOP
14#

呵呵好唱片不一定贵的呀 :)
TOP
15#

英国作曲家中民族特色最强烈的三位:爱尔加,沃恩-威廉斯,戴留斯,大概菲力克斯兄谈的不会少了这三位.
TOP
16#

菲力克斯兄介绍的这张英国曲目是多少年前听过却一直萦绕耳边的,我很想听Felix谈一谈Karajan早年在EMI指挥爱乐乐团的<托马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和<绿袖子幻想曲>.
TOP
17#

felixcat 在 2004-9-10 13:59:03 发表的内容
说起《黛利斯幻想曲》,另外也有一个绝佳的选择:Boult指挥伦敦爱乐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491013521950140.jpg[/upload]

虽然这张唱片里面《黛利斯》的光芒被《第二交》异常夺目的光彩所掩盖了一些,但是不可否认它们都是顶尖的演录。和巴比罗利的比起来,Boult比较突出的是弦乐的线条感(巴比罗利突出的是质感),并且气势比起巴氏来讲更加悠远、恢宏,因此每次听完之后都让我回味无穷,忍不住再多听几遍。

制作人是Christopher Bishop,录音师是Christopher Parker,录音地点是Kingsway大厅,加上是Boult指挥子弟兵LPO,效果是不用置疑的。


我听了下面这张,不知是否同一演奏版本。
初步感觉BOULT和BABI的风格区别还是很大的。在TALIS中,BOULT比BABI“阳刚”了不少,特别是在节奏较快的段落,简直是十分青春、爽利的,隐隐地比BABI多了一分“优越”感,不过,在抒情部分,BOULT铺陈得也是相当委婉、悠扬的,以至于虽然让人感觉他的速度较快,但整曲的演奏时间反而比BABI要长,有点出人意料。
关于录音,我有同感,BOULT这个录音可能比BABI的更清晰、“线条”感较强,但BABI的更“融”、更“浓”,可能会更有人气。

[upload=jpg]Upload/2004911943984886.jpg[/upload]
TOP
18#

felixcat兄总是让人...唉~~~挣点钱容易吗!!
TOP
19#

ZXW2216 在 2004-9-11 21:25:23 发表的内容
名句!!反过来也成立:)但是现在确实钱不够用呀~~~想买的太多了(伟大录音的DD是不贵的)


呵呵,一次别买太多,我觉得从短篇幅的到大部头、从自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这样的顺序买比较好(当然也别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范围之内呀),一来不熟悉的大部头真的需要不少时间去“磨合”,况且最终聆听的感觉是否如介绍文字所描写那样美妙,对于没听过的朋友来讲还是个未知数;并且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大部头的一般不止一张CD。
TOP
20#

阿德里安.博尔特爵士是指挥埃尔加作品的大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