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点冷水:
《伏尔塔瓦河》是标题音乐,其乐段的含义,不,应该说是描绘的对象,在乐曲的小标题里列得清清楚楚,如果笼统的凭主题的反复想象出这么多带政治色彩的东西,我不敢苟同。
附《伏尔塔瓦河》的小标题:(The first source of the Moldau - The second source - Woods;Hunt) - (Peasant Wedding) - (Moonlight;Nymphs'Roundelay) - (Rapid of St.John) - (The Moldau flows broadly onward;Vysehrad)
我听古典音乐,向来不关注标题和注释,而凭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就足够了!
听音乐还要按着标题或注解去听,那就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按着标题去听只会被别人误倒,那是非常可笑的事。古典音乐欣赏是很主观的事情,千万不能机诫的理解,或者事先有一种概念,把自己框住,这不利于古典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我觉得这是最要不得的!请这位乐友三思!
谁说音乐里没有政治色彩,难到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不算?虽然这样的例子不多。贝多芬的“英雄”不算?萧斯塔克维齐的“列宁格勒”呢?怎磨理解音乐,是个深刻的话题,但最好屏气一臣不变的聆听方式!要在古典音乐中,听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对不起,有所冒犯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