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舒婷谈顾城 [复制链接]

查看: 5947|回复: 31
2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2#

山东大王 在 2004-8-25 11:56:31 发表的内容
哈哈,搞笑啊。看来他的耳朵在阅历了几万张唱片后开始退化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他说把背境音去掉会很干,的确,没有那个“背景音”,肯定就干了,他煮的可是开水啊。
TOP
23#

阿龙——文化人啊~
TOP
24#

顾 城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选自《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一代人》、《远和近》作者顾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TOP
25#

阿龙 在 2004-8-25 8:19:58 发表的内容


从朋友那听到的欧阳江河的一个笑话:一回在他家与朋友听古典音乐,朋友说怎么听着有滋滋的杂音。欧阳江河说这是现场录音,为了保留现场感,又说把这声音去掉录音就会很干,诸如此类——朋友听着听着还是不对,且声音越来越响,突然冲到他的厨房里,一看,是开水壶的报警器在叫。




    哈哈哈哈,欧阳江河应该就是这样的人,我自己现在有1000多张唱片,不过我是听不到欧阳的"烧水壶的卡桑德拉警报"的,因为在我的房子里,根本就不用厨房-------它仅仅是储存室,从不开火的.所以可以安心听音乐和历史录音的.

  讲个笑话,原来我的皇太子小书架箱用的是几元钱的信号线,后来买了1300的伦敦银彩线,接上去后听音乐真有两重天的感觉,我正高兴着呢,突然听见了像揉香烟纸那样的噪音,靠近细听,声音还挺大,该不会是我的胆机出毛病了吧?那次放的是张1942年的历史录音,换了张3D的就听不到了,后来有老烧告我,这是你换上去的伦敦线好哇,把细节都给你完全还原出来了.哈哈------那个时候,我想到的就是,花了1300元,终于听到了欧阳江河"鼓吹"的"历史本底噪音"了.
最后编辑白色狮子
TOP
26#

顾城有点象莫扎特,写诗的时候是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现实生活给他淼茫和痛苦越大,他的作品就越纯洁和美尚。
TOP
2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8#

我虽然对不喜欢诗这种文学形式,也不了解顾城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我非常喜欢<英儿>这本书。
TOP
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0#

顾城为什么总要戴着一顶帽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