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问:Solti的布鲁克纳 [复制链接]

查看: 7372|回复: 40
31#

个人觉得他的Rchard Strauss歌剧还是很少有对手的,至多也就Karajan。
TOP
32#

尤其是《玫瑰骑士》Decca版,Solti极尽奢华之能事,其华丽流畅的风格可谓是挥洒自如,丝毫不输小克莱伯
TOP
33#

布鲁克纳的交响乐版本可不少,可选择的范围很大。大多指挥都不愿错过布鲁克纳,富尔特文格纳、华尔特、肯纳帕斯布许、克伦佩勒、约胡姆、切尔比达克、朱里尼、巴伦邦、卡拉杨、舒尔肯特、波姆、伯恩斯坦、温特、海丁、穆拉文斯基、布伦斯达特、邓许泰特、萨瓦利什、穆蒂、夏伊等,都至少在某一两部上有过出色的演录。(不是都录有全集)。建议找其优而集之。布鲁克纳的交响乐还有一个乐曲版本较多的问题,(第1、2号竟有四种版、一般指挥多选最后的版本)。因此不妨多集一版。至于谁的最佳?有经验的乐评都不愿显示“定於一“的绝对版本。另外,刨布鲁克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宗教味很浓。建议先听4、7、8、9。
最后编辑wp
TOP
34#

wp 在 2004-8-12 17:24:27 发表的内容
。另外,刨布鲁克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宗教味很浓。建议先听4、7、8、9。


同感。但3也很轻松。8反而有点不容易听。
TOP
35#

上山砍柴 在 2004-8-12 19:11:44 发表的内容


同感。但3也很轻松。8反而有点不容易听。




其实第八的旋律性极好。最使人为之兴奋和感动的是终章开头那段急速澎湃的第一主题,显示出威武的力量和准备斗争的决心,有点象战前的阅兵式。事实上许多国家飞机起飞时都喜欢播这段音乐。现有一些大片也用上它作配乐。(第4交响乐的一章开头那段基本主题也常被采用)。三章是慢板,乐句不但十分有人情味,而且还有着强大的内在毅力。这两章都是很容易接受的,当然不是那麽轻松。这首曲是C小调,意境有点类似贝五。但结构还恢宏些。它也是作者一部篇幅最长的交响乐作品,既有严肃的哲学意味,又富于心理描写。配器也很庞大。喜爱交响乐的朋友,绝不可错过布鲁克纳的8和9。
最后编辑wp
TOP
36#

weiarc 在 2005-4-20 11:22:05 发表的内容
名级潜水艇 在 2005-4-20 11:01:38 发表的内容
小克 在 2004-8-9 14:20:59 发表的内容
如果是单张的话,强烈推荐伯姆指挥的布鲁克纳第4交响曲。


瓦尔特的怎样?

第九非常好,俺就是由此走上布鲁克纳之路。


第七和第八是不是卡爷的最经典。
TOP
37#

大卫 在 2004-8-9 21:51:09 发表的内容
生前最后一个录音并不代表优秀







同感!我有卡拉杨七十和八十年代版的布7,觉得还是77版比89版好。尤其是第二乐章,89版略显压抑。77版亮丽多了,乐句转折得也更好。
另外我还有SONY的瓦尔特版、飞利浦的海丁版、和DG的巴伦邦版的布七,都是很优秀的演绎。约胡姆的还未有机会听到.苏堤演绎布鲁克纳不是其强项,水准较一般。远不如其指挥的马勒和勃拉姆斯.。他的德9,我也不敢恭维。
我最喜欢的布七,还是瓦尔特版。(SONY SMK64482)
最后编辑wp
TOP
38#

另一张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435321053.jpg[/upload]

匈牙利音乐的梦幻组合
Hungarian Connections

文·【罗宾唐】
  

去年中旬,环球公司日本区古典音乐部门推出一批数量不少的DVD Video光碟。种类围绕在属下三间唱片公司——DG、DECCA及PHILIPS以前所出版的VHS Video和LD,再加上少量从未推出市面的录影等,为数接近200张左右。这个数量肯定使消费者患上消化不良症。

日本唱片的素质向来受到玩家的肯定,这一批DVD影碟的印制技术与印刷包装等功夫都能令人赞赏,印制精良再加上外壳的认真讲究,体积与一般CD一模一样,其吸引人的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价格的合理,只有LD价钱的一半,怎不令人摇头叹息呢?“既生亮,何生瑜?”——既然有LD,又何必有DVD?既然有DVD,为何价格又比以前的LD便宜呢?我们这群玩家,简直是被那些生产商玩弄于股掌之间,有一天会被它们玩死。

日本人聪明极了,深谙消费者的心理,见猎心喜,是平常人的通病,利用这点就会令你自动掏腰包。一向患有轻微购碟狂的我,见了这批新货色,又怎能按捺得了那股欲火呢?心痒难耐地乖乖掏腰包罢。

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张以前LD榜上从未见过的新作:Solti指挥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的一场实况音乐会——Hungarian Connections,摄制于1995年4月,地点为维也纳的黄金音乐厅。当然,Solti与VPO也称得上是一组黄金拍挡。强劲的组合所产生的效果鲜有令人失望的,不错,这果然是一张令人兴奋的好碟。

由封面的Hungarian Connections,可以知道这场音乐会的主题肯定集中在与匈牙利有密切关系的作品身上。果然,上半场的四首乐曲全与匈牙利扯上关系,而下半场则以古典乐派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作为协调以满足听众。个人认为如果把贝多芬的交响乐放在上半场,把匈牙利的作品充当下半场压轴戏,再以Berlioz的“匈牙利进行曲”作为encore节目,相信音乐会将更完美。

音乐会上半场先以Kodaly的Hary Janos,Suite掀开序幕,第二首则是Bartok的Rumanian Folk Dances,接下来是Weiner的歌剧选段Introduktion und Scherzo from “Prinz Csongor und die Kobolde”,再以Berlioz的Hungarian March结束上半场,下半场就以一首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完成整晚的音乐会。

Kodaly、Bartok和Weiner都是Solti的授业恩师。Kodaly负责教他作曲理论,Bartok教他演奏钢琴,而Weiner则是他的室内乐老师。所以说以上三位作曲家都与Solti渊源深厚,加上四人身上都流着同一民族的血液,由Solti来指挥自己三位恩师的作品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相信再也没有其他的指挥会比Solti更贴切、更适当。

曾经从纪录片里观看Solti年轻时代的指挥神态,两臂飞舞犹如猛虎张牙舞爪,动作夸张又带有神经质,有如一位武术师傅在耍拳脚,样子极之难看又怪唬人的。Solti天生一只鹰勾鼻,两眼炯炯生光有如电炬,表情冷淡令人望而生畏。如今已届晚年,人老了,神态也有极大的变化。

在这张影碟里我们所看到的Solti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经常笑容可亲地与乐师互相交流。大幅度的指挥动作已收敛不见,弹指挥手间都以静带动,多数时候都让乐队自己随音乐而流动,必要时又让自己表演一下。指挥与乐队两者已如水乳交融在一起,让音乐激荡出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暖流。VPO绝对是一流的,每一位演奏家都气定神闲轻松以赴,声部间的交流配衬,主副分好,强弱有序。由渐强而渐弱或渐弱而渐强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细致,突发性的冲击力度也不令人烦躁,弦乐美妙之余和铜管声都更令人欣赏。好音乐、好乐团、好指挥、再加上好录音和好摄影,酿制出一张超好水准的靓碟。

指挥这两晚音乐会的Solti,给人的印象是精神奕奕、容光焕发,时为1995年。没想到相隔不到两年,大师Solti却于1997年与世长辞、荣归天国。从此乐坛又少了一位强人,我们也无缘再亲睹大师的指挥风采。庆幸科技的发达,使我们能在影碟上看到逝去的一切、找回过去的一切,让光辉与世长存。

话说这批日本印制的靓碟令人赞许之余,倒有一个缺点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加以改善:就是印刷纸上只有自己本国的文字解说,一切外文欠奉。不过这个问题不大,相信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去详阅文字,而多数人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与影上。

在这里,我把三位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略加阐述,希望能增加读者对聆赏这三首曲子的兴趣。

Kodaly、Bartok和Weiner这三人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不但喜欢匈牙利本土的民族音乐,同时还喜欢收集和研究其他民族的民歌民谣,诸如西班牙、土耳其、捷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所以他们创作了不少以民歌作为素材的多样化音乐,也改编了不少深具地方色彩的独特小品。

Kodaly的歌剧Hary Janos与Bartok的歌剧Bluebeard's Castle同为匈牙利音乐史上的不朽名作。Kodaly亲自指挥歌剧初演后的翌年,Bartok向他建议把歌剧音乐组曲化。组曲共分六段:

(一)传奇故事开始

曲子先由描写壮观的喷嚏声开始。因为在匈牙利,传说打喷嚏代表所讲故事属实,所以Kodaly就在故事的开头,使用管弦乐发出一声壮大的喷嚏声,主旋律展开后,拓展成为形形色色的变奏。

(二)维也纳的音乐时钟

应用钟琴、排钟及木管乐器不断重复演奏四个音,以赋格手法织出美丽色彩的音乐来描绘钟声。活泼的进行曲风却也幽默地讽刺了如时钟机械般的宫廷生活。

(三)歌曲

先以中提琴演奏出一段匈牙利民歌旋律,原为歌剧中Hary与Qrzse演唱的农民歌曲,长笛与单簧管相随伴和。独特的匈牙利民族乐器秦巴隆琴(Cimbalom)巧妙地加强吉卜赛音乐的气氛。

(四)会战与击败拿破仑

三支园号吹出谐谑的旋律,描写狼狈的拿破仑与其军队,最后变成送葬进行曲,长号的滑奏又充满幽默,有点怪腔走调的奇异感觉。

(五)间奏曲

三段式舞曲,原为1800年代宫廷演奏的“求婚舞曲”。民族乐器Cimbalom展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匈牙利旋律,有点类似Brahms的匈牙利舞曲。

(六)皇帝与朝臣的进场

格调有如第四段音乐,是夸张而谐谑的进行曲,以十足诙谐的手法描写出金碧辉煌的皇宫中慑人的排场。

Bartok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原为钢琴曲,后来由他自己改编成小型管弦乐曲。全曲由七首标题性的小品组成,以长居Transylvania山地的罗马尼亚人的民谣作为素材,巧妙地编排了劳动歌曲与农民舞曲等富于变化的乐曲。这首小品管弦乐曲有如民间特色的地方小食一样受到欢迎。

曲一:手杖舞
这是Transylvania山地中央地带农民的舞蹈,犹如手杖敲打地面的节奏,音响清楚可闻。

曲二:腰带舞
气氛轻松又洋溢欢乐的农民舞蹈。

曲三:踏步舞
一首农民打谷作业的劳动歌曲,小提琴的独奏旋律,略带哀愁。

曲四:号角舞
这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舞蹈音乐。

曲五:罗马尼亚波尔卡舞曲
起源于Boheme波尔卡舞曲。原是以二拍子的节奏构成,这里Bartok却略加改动,以三拍子及二拍子的复合节奏构成了罗马尼亚的波尔卡。

曲六和曲七:急步舞
一种快速踩踏小步的舞蹈,通常都把两首舞曲连在一起演奏,以符合终曲气氛的热烈舞蹈音乐。

Leo Weiner与Bartok、Kodaly的年纪相若,但在国际上的名气却没有其他两位那么响亮。奈何!个人听过Weiner的其他杰作Serenade和Hungarian Folkdance suite,觉得他的作品保留更多的民族特色,其乐队配器法亦毫不逊于Bartok等人。引子与谐谑曲Introduktion und Scherzo选自其歌剧Prinz Csongor und die Kobolde的音乐片段。在长达四分钟的引子里,我们可以听到优美的旋律是那么的亲切,韵律有如中国少数民族傣族的音乐那样动听。接着急转直下,进入急速的诙谐曲,强悍而快跃。

Berlioz的匈牙利进行曲是选自“浮士德的天谴”里面的音乐片段,而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乐也是大家较熟悉的音乐,我就不加多述。
TOP
39#

小克 在 2004-8-9 14:20:59 发表的内容
如果是单张的话,强烈推荐伯姆指挥的布鲁克纳第4交响曲。


瓦尔特的怎样?
TOP
40#

信手捻来都是好东西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