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霍洛维兹弹莫扎特。 [复制链接]

查看: 4229|回复: 17
1#
[upload=jpg]Upload/2004762143022281.jpg[/upload]
霍洛维兹晚年重返莫斯科的这场音乐会是一场具有传奇意义的演出。DG唱片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这张唱片后不久即获得了该年格莱美古典唱片大奖。该唱片录音奇佳,琴音晶莹剔透,可以说在DG数码录音中首屈一指,即便是现场录音,音效丝毫不含糊,甚至比第二张87年发行的那张同样获得格莱美唱片奖的《霍洛维兹弹莫扎特》还要强一些。
可是霍洛维兹弹的这只K330实在难以入耳,如此流畅的旋律,被老霍处理得过于晦涩。可能老霍就不适合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演绎中付予这只曲子过多的诗意,触键强弱对比太大,整只曲子显得优柔寡断,尤其是在开篇的两句颤音过后的那句极具“莫扎特味”五个音符,老霍不知为何突然减轻手指力度,琴音弱不可闻,极为不爽。再对比哈斯基尔的版本是如此酣畅淋漓,妙趣横生,更觉老霍的演绎“惨不忍听”。另外一张唱片《霍洛维兹弹莫扎特》中的K333也存在这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相比而言,老霍在1965-1966那次复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现场录下的莫札特K331,更值得一听,是一个充满灵气与幽默的演绎  。(SOLY   S3K53461)
  晚年的老霍,表演成份很重,曾看过他的莫札特23钢协的DVD,充满个人突出,指挥朱里尼也奈何不了他,我行我素,与乐队极不融和,很好的一部莫23,被搞得很是差强人意。片中还附有在演录期间老霍当“业余指挥“和自我吹嘘,第三乐章被录音师叫停、老霍甚不满等镜头,既耍大牌,又充满童稚,令人发笑。此片可听性不高但不乏观赏性。而其晚年在DG的独奏基本还是演绎得相当好的。我尤其喜爱他弹的那首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
最后编辑wp
TOP
3#

大概在17-18kHz左右。蜂鸣声类似Mecury的《西班牙》CD版的母带背嘈之中的高频成分那样,只不过声音小很多,外界很安静的时候才听得到——空调或者电扇之类的声音足以掩盖上述的蜂鸣声。
TOP
4#

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天到南方一定拜见。
不过,上次我就提过这个问题,至今没人回答啊?我是怀疑根本就没出过《诗人霍罗维茨》这张LP的。
TOP
5#

听过他弹的贝多月光等,感觉象古尔德的一样,雕琢过度,不太喜欢。
我有SONY的一张选曲,却精美无比。
TOP
6#

霍罗维茨的莫扎特是有点跟普遍认为的莫扎特风格不同,但还不令人讨厌。
TOP
7#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演绎大多讲究浑然天成,应该拿捏着一份洒脱劲儿去“玩”味儿,而不适于演绎中付予太过沉重的“包袱”、“诗意”,(那不是莫扎特,而是肖帮,是拉赫马尼诺夫),狂热的老莫迷们为什么爱听哈斯姬尔手指下的莫扎特,因为她拿捏的那股劲儿太地道了!
TOP
8#

wp 在 2004-7-7 17:00:32 发表的内容
CHOPIN兄的评论很有道理,可能我们欣赏的角度不同罢了。在乐坛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版本。听惯了传统演绎有时也不免会先入为主。彼此暂且保留吧。

同意并欣赏你的态度。
TOP
9#

一个老顽童在玩,接受他的快乐吧。
TOP
10#

我听的也是CD,没听出有蜂鸣噪音,只有请克兄解答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