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醉(CONRAD JOHNSON)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查看: 203776|回复: 301
2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622148560393.jpg[/upload]
TOP
22#

诗醉不仅其音色金黄皇,其网站也是金黄皇的色彩,很有诗意!醉人心弦!
TOP
23#

增强型前级功放17LS

2000-09-21 00:00:00· ·Dream Pro··yesky


script> document.write(""); 每一位真正的音乐发烧友都一定会知道Conrad-johnson和他们生产的产品的。这个公司是由两位年过三十、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的。由于Dr.William Conrad 和Dr.Lewis Johnson认为现在的音烧世界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因此他们才有了成立公司制造功放的打算。

1997年他们生产了一款Anniversary Reference Tviode(ART)前级功放。那么现在他们生产的17LS前级功放又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17LS前级功放在ART中使用的也是单激话层合成三极管电路(4个6922), 因此其音频信号的传输是简单而干净的。整个功放电路都没有使用缓冲器或反馈技术。

一台前级功放有一个相对低的输出阻抗是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1.前级功放的输出阻抗不应是与它相连的功放输入阻抗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可以避免前级功放层的超负荷而导致性能下降。

2.前级功放的输出阻抗将会形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如果滤波器下降3分贝, 那么将会下降产品使用的功放阻抗和电缆电容。因此,前级功放传输的阻抗越低,电缆线使用得越长,那么前级功放的性能将会更好。

这台功放最重要的电路功能是它无须使用任何形式的负反馈。而这对于功放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其它的电路包括有三个电源稳定器电路,一个开关和控制电路。而且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电源线路使用的是高质量的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电容器。

控制电路本身是很有趣的。水平控制钮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这些都是密封的继电器。这比传统的功放电路要好。凭借其传奇的品质和独特地设计,Primier 17LS将会是前级功放世界中的又一奇迹。

外观看起来还不错

这台前级功放和其它的名牌产品一样,拥有迷人的香槟色前部面板。将晶体管安装在机壳中部很容易。你只需将一些螺丝拆除,然后将4个6922 晶体管放在插座中,然后将制音器放进去即可。

上图可知,从左到右的按钮如下:电源,选择源,EPL音量下降,音量上调和静音钮。EPL代表的是Extefnal Processor Loops 在左边控制钮上的小指示灯能? 你显示操作状态。Premier 17LS同时配有一个有20个控制键的遥控器。它手感,舒适,容易操作。

我真的不想花太多时间在电器的"热身"上,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启动运作后,这台前级功放的动态和低音都很好,但是,它的高音频率却显得有点不妥。其音色与整个频谱密合得不是太紧,声音也有些轻佻。不过,这台前级功放的整体音质是不错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运作后,这台功放的音质变得更好起来,所有的细节表现都很好,有张力,具有融合性。把我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在过了三个星期后,这台前级功放的声音就像陈年的酒一样越来越好了。同时Premier 17LS的深度感和呈现感有了越来越好的表现。而这样的音质表现,目前只有为数极少的几种产品拥有这样的性能。

很明显,Conrad-johnson为它们的产品设计倾注了十二分的心血。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凭借Premier 17LS 优秀的音质表现? 我相信它一定又会使Conrad-johnson各声大噪的。那么,我会买这款功放吗?我真的很想, 但是那我还得找份兼职,辛勤工作才成。不过,17LS的确是物有所值的。

规格
Prenier 17LS前级功放
晶体管:4个6922
晶体管性能:二到三年
增益:26db
输入端:五个立体声输入端
二个立体声External Processov Loops
输出端:通过RCA插座的两个立体声输出端子
频率响应:2HZ到100KHZ多
最大输出端:15Vrms
信噪比:2.5V的输出功率下的为100db
1.0V输出下的失真:小于25%THP或IMD
相位:反相位
输出阻抗:小于850欧姆
附有无线电遥控器
体积:15.25×19×3.75英寸(DWH)
净重:21磅
价格:4495美元
TOP
24#

不论是铜管与弦乐、木管与弦乐、或者不同的拉弦声部间,似乎都在刹那间交融在一块儿,无论我们怎么玩弄调色盘中的颜料,都不会出现令人不悦的混浊或冲突感。质感上是稍

软些,但音乐性十足。

Ursa Major喇叭,四音路五单体低音反射式设计,使用38mm T38 WAVE GUIDE软凸盆高音、130mm纸质纤维中音、170mm纸质低音单体各一只,170mm聚合材质低音单体二只。参考售价:33万元,进口总代理:华兴电器(02-27175050)
原厂公布规格
效率91dB,采Linkwitz-Bessel四阶分音,平均阻抗4Ω,尺寸1400×250×610mm(高×宽×深),重量60Kg。

图2:Ursa Major可以以双线分音的方式处理,也可以以跳线接驳至下方的低音音箱后再与扩大机相连。要特别注意的是,Bi-Wired处理方式下方能有最佳表现,如果一定得用Single-Wired,请将接线务必连至上方音箱,以确保声音最佳化。

参考软体:西贝流士这首「C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虽然是以交响曲形式所写成,但弦乐部分在全曲的三个乐章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小、中提琴与低音部的相互呼应与对话,质感强烈并保有拉弦时的丰沛生命力。RCA知名录音师Tony Faulkner以优异的录音手法,将伦敦交响乐团富丽堂皇的宏伟音色做了最完整的保留,加上柯林大卫斯对西贝流士的精采诠释,不容您错过。(RCA 09026-61963-2,博德曼)

Chario Ursa Major落地喇叭是义大利Chario公司的旗舰产品。要单独组装一对Ursa Major喇叭是相当吃力的差事,把四件纸箱搬上楼一一拆卸,在家中音响室安置摆放妥当,早已耗去我大半的精力。高140公分重60公斤的块头,已经不是中小型喇叭的等级,在外型上相当抢眼。由于身型瘦高,前面板以黑色处理,加上下半截音箱底部以四支脚作为支撑以利低音伸展,感觉上有种喇叭「浮」起来的错觉,没有真正抱过它,还不知道它的份量。

音箱设计
喇叭的设计采用上下音箱分离、四音路五单体低音反射式。单体由上至下分别为170mm的纸质低音、130mm的纸质纤维中音、38mm的软凸盆高音,而二只170mm的聚合材质低音单体位在下方音箱底部朝下发声。安装时只要把上半部的音箱底部的四个凹槽,直接对准超低音音箱向上凸起的四支脚放下即可。我尝试过单独把上半部音箱独立出来聆听,可能是因为视觉上的头重脚轻,相对地让整体听感也变得不太平衡。但也由于高低音单体的倒置,让聆听者耳朵能够与高音单体尽可能地达到一致水平。

其实,我们可以将装置有二颗170mm长冲程单体的下半部音箱,视为这对Ursa Major的超低音。原厂公布规格指称,这个超低音能够让喇叭低频延伸至35Hz;同时向下发声的方式,让这对喇叭在摆位上能够将边墙对低频再生的影响尽可能降低。
另外,侧面音箱成梯形状向下扩展,就像是一组又高又深的家具,相当引人注意。深度向后延伸达60公分,也因此由侧面观看这对喇叭,要比前方来得壮观许多。

厚重结实的音箱加上高级家具般的音箱制作水准,是Chario喇叭最为人所知的一大特色,Ursa Major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上半截的主音箱,或是下半截庞大的超低音部分,在前障板都是以厚实的MDF板制作,侧边再以胡桃原木榫接而成,并在内部塞满了吸音阻尼物质。

不挑扩大机

试听以Marantz CD15 CD唱盘、Conrad-Johnson Premier 7B前级与Threshold SA-1后级搭配为主,Conrad-Johnson Premier 11A后级与bypass CB-2综合扩大机则为参考之用,线材部分包括了Cardas讯号线,Siltech电源线与喇叭线。同时,CD唱盘下加垫了康式角锥做为调音之用。基本上,这几部扩大机都能够顺利推动效率高达91dB的Ursa Major,或许是对前端器材敏感度不太高,无论是搭配上晶体机或管机都好,所再出来的音色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对于监听喇叭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但如果您只是单纯的想要安心欣赏音乐,倒也省掉了不少搭配上的困扰。

音质表现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音质」上的表现。由于Ursa Major的中频带表现可以归属在相当优秀的等级之中,因此,圆润丰富而且具有温暖特质的表现,让Christa Ludwig的萨尔兹堡告别演唱会(RCA 09026-61547-2),或是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所演奏的马勒第六号交响曲(DG 427 697-2),都能有令人满意的成绩。Ursa Major可以将乐器质感自然重现,这样的特质在表现管乐器与弦乐器的再生上

特别明显。

弦乐与木管的忠实重现

我很喜欢维也纳八重奏团于1959年3月所录制的经典名演「贝多芬降E大调七重奏」(Decca 421 093-2),其中参与演出的七种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单簧管、法国号与巴松管,分别在六个乐章中交替出现,低音部为这个乐曲提供了一种安定坚实的稳定基础,小提琴自在地优游其上,木管铜管不时出现引导主题并再现,而Ursa Major让七种乐器不同的共鸣,和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各个乐器虽各自呈现自我特质,但并不会出现如某些系统重播这张唱片时,常常发生的音色不协调的问题。室内乐的氛围在音符出现的同时,就能够立刻弥漫在整个聆听室中,像这么吸引人的室内乐感染力,是很容易让人陶醉其中的。

而由RCA出版、柯林大卫斯指挥西贝流士「第三号交响曲」(RCA 09026-61963-2),则是Ursa Major对弦乐忠实重播的最佳范例。三个乐章的交响曲中,拉弦部分事实上占去了乐曲绝大部分的配重。在Ursa Major身上,无论是低音部的持续断奏,小、中提琴与大提琴、低音大提琴间的左右呼应与对话,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细致温和、但质感强烈的弦乐表现;偶而出现的铜管群齐奏是丰厚温暖的,位居后方的定音鼓紧密而积极地稳定大局;高潮迭起、一波波袭地而来的低音浪潮,丝毫没有压迫感,轻松自然地铺满了聆听室整个地面;各声部的高低层次感清晰地重现,交织成一幅令人目不暇给的音响图画。

钢琴表现

Ursa Major在钢琴方面的表现也是相当可观。由二位女姓钢琴家Susan Grace与Alice Rybak联手创立的「Quattro Mani」二重奏团,在「A Game of Go」(Klavier K 11106)一片中将钢琴的宏伟气度与高贵琴音表露无遗。虽然本片收录的六首包括浦朗克、科普兰、鲁托史拉夫斯基等的双钢琴作品,均是属于二十世纪后所做的现代曲目,但优美动人的抒情旋律不时穿插在一片片狂热与激情之中,每首乐曲主题都相当明确,乐曲结构也非常高明。二部史坦威名琴的宏伟厚实音色在扭大前级音量后,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好得不像话的低音琴弦线条感,在这里有了令人赞叹的伸张,圆滚滚的饱满音粒是相当具有真实感的,就像是以近距离聆听平台钢琴演奏,下半部的共鸣感不但清晰,而且还保留着完整的泛音结构与琴箱谐振。

融合性极佳

我在不断的长期聆听后发现,这对Ursa Major不仅在乐器质感上取胜,它最让我欣赏的长处,其实应该是来自于它在各音域融合上的巧夺天工。分音器是以Linkwitz-Bessel四阶方式加以制作的,可能是因为高明的分音器设计,Ursa Major让高、中、低各频段间的衔接,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加以融合,在适当的摆位下,是听不出频段间有任何问题的。就像是前述的贝多芬七重奏曲,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对喇叭中听到这张唱片能有这么和谐的表现,不论是铜管与弦乐、木管与弦乐、或者不同的拉弦声部间,似乎都在刹那间交融在一块儿,无论我们怎么玩弄调色盘中的颜料,都不会出现令

人不悦的混浊或冲突感。质感上是稍软些,但是音乐性十足。

承受功率高

Ursa Major小电平时有其魅力,当改以大音播放时,它的音质依旧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充分展现了一对落地型大喇叭应有的水准。稳重、冲击力强劲是重播电吉他演奏时的留给我的印象。以大电流扩大机驱动时,定音鼓鼓面似乎绷得特别紧,抡击的密度也很高,速度虽不能如闪电般迅捷,但拳拳到肉的冲击力是一点也不缺。播放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第六号交响曲」时,Ursa Major让低音大提琴的齐奏能量有着惊人的发挥,大鼓重击后的能量扩散也堪称完整。

「音场」的定位良好但却不是宽广类型。窄前障板对减少声音折射有很大的助益,但可能是因为独特的音箱设计,或是低音单体的排列方式,控制了高频的垂直扩散,有时会让我感觉到二只喇叭间音乐厚度的再现略有所不足。

不同搭配

Ursa Major的动态与充分的力道,在几款参考机的推动下,都能让聆听者在第一时间内明显感受到它那91dB高效率的好处。Bypass CB-2综合扩大机是我最先拿来搭配的器材,Ursa Major那快速、厚声、魄力十足的特点立刻显现无遗。Threshold SA-1是让这对喇叭表现得最全面的扩大机,除了各频段的速度与控制力外,它也让Ursa Major的中高频部分更为开放,高频延伸也更平顺有光泽,音场深度表现得更好,细节情报量也更丰富。其实,要说最得我心的搭配,还是以全套Conrad-Johnson居首。我很难抗拒在优质真空管机与Ursa Major搭配下,播放室内乐时所传达出来的浓郁芳香,弦乐质感在这样的义大利喇叭身上是最迷人不过了!这样的氛围,也让我花去了绝大部分与它相处的时间,来聆听众多的室内乐唱片。如果您也喜欢室内乐,那也请您不妨试试Chario吧!
TOP
25#

[quote]wen 在 2004-5-30 13:02:16 发表的内容
跟机胆换过没有(JS说的不算)?[/quote]
今天我拆开二手买来的诗醉后级MV55,发现胆都更换了,其中:
12 AX7、EL34 : 俄罗斯产SOVTEK胆;
6SN7 : 国产曙光胆。

前级胆还没更换,后级胆是更换了,其实胆机这么多年了,换胆应是正常,关键是换的胆的质素是否满足要求。原机的电源牛、输出牛的螺丝未被动过,应是原装的。现在的声音其实也不错的,要说不足可能是欠些通透和宁静度吧,是不是用的曙光胆缘故呢?
请问诗歌醉的原装胆是哪厂家的?
现在上述胆的质素如何?
如要换胆升级,该换哪对胆?
TOP
26#

換胆過程中最大的敗筆是買了兩枝 BRIMAR 12AU7,如果你有跟着看本帖,你便知除了德國胆外,我絕不推介 BRIMAR 這英國品牌,因為 BRIMAR 除中頻稍厚外,它的缺點是音色較粗糙和低頻較肥,最令人難明的是幾乎所有 JS 都大力推介這品牌,而價錢則大都是非常不合理的高。
TOP
27#

ZT:
试听十二款6sn7胆
锦华
6sn7是目前音响用中μ值电压放大胆管中最常用的一种,此胆是旁热式双三极,是目前常用的中μ值胆(如12au7、12bh7等)中屏耗最高的一种,工作电流可调得较大,而且由于内阻较低(约7kΩ),所以用途相对比较广泛。在国内外厂出胆机和土炮中经常看见它坚守在电压放大和推动的位置上,也常见用于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级,相对而言用在前级放大器上就少一些。由于它耐压较高,工作电流大,所以声音相对较浑厚。内阻较低、中μ值和相对低的输入阻抗使其工作较稳定。6sn7在目前流行的音响用胆中,有50多年的生产历史,算是生产期最长的胆管其中的一款。正因为产期长,所以市场上的流通量也大,生产厂家和品牌也较多。目前市场上最大量和价格较便宜的旧装胆是美国产gt型的直身6sn7和国产的曙光6n8p,而英国产的brimar 6sn7gt、stc的cv1988和cv181 mullard的ecc 32和ecc33、osram金属座b65、瑞典的standard 33s30、美国rca的5692、cbs的5692等一些老胆则难找且价昂。前苏联产的6h8c和近年的sovtec 6sn7 gt也较易买到。stc的cv1988、cv181、mullard ecc32仅是在特性上和6sn7相近,不能称为代用胆,mullard ecc33、gec-osram b65、standarol33s30rca 5692及cbs5692才能称得上是6sn7的代用胆。各位如手头上有ecc32想代用6sn7则应特别留意火牛的灯丝电流供应是否足够。因一般的6ns7的灯丝电流是600毫安,而ecc32的灯丝电流却是950毫安,相差有半只胆,如电流供应不足会导致灯丝电压大跌;另外ecc32、ecc33和cv181的μ值高于6sn7,故用上后增益会大了一些,和6sn7特性完全一样的还有6f8g、12sx7gt、7n7。唯6f8g的脚位不同且要戴帽,12sx7gt灯丝是12.6伏300毫安,7n7是用八脚细脚座。

正因为6sn7的大电流,中μ值,低内阻及相对易找的特点,笔者就用一只6sn7(每声道各用半只)做了一台全牛的前级(详情见《音响世界》89期和91期),牛前级的乐感很好,分析力高且对胆很敏感,故笔者约了几位发烧友把手中前后两年多时间里收集到的6sn7及其代用胆逐一进行了试听。试听的场地设在自文兄家中,一方面是自文兄的器材和线材都较高档,分析力强,较能反映各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笔者想了解牛前级的声音素质和原装马兰士7来个近身肉搏的结果(比试的结果笔者非常满意)。试胆用的是笔者的全牛前级、后级是原装马兰士9(用英国mullard el34),转盘是barcalay(百奇)cabernet,解码是德国mbl 1611,音箱是盟主丽人。线材有at&t光纤数码线,荷兰v.d.h mc silver,美国silvertek(银线),美国nbs的喇叭线和电源线。所用唱片有英国decca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和“园丁的女儿”(主要是试听整体平衡度及音乐气氛的营造能力)、北京大藏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的李娜影视歌曲精选(主要是试听人声及情感表达)。参加的人员有笔者、自文兄、洁川兄及另一高烧友小江,所有试听的胆(部分是二手胆),笔者用测胆机测试证明还在正常使用状态且都经过近10天的煲练,每只胆都唱一次前述三张唱片中的同一片段,各人即时发表意见由笔者记录归纳。

首先上阵的是英国产葫芦型的大盾唛mullard ecc32,它几乎全身都是石墨和哑黑屏,空芯马蹄型除气环,顶层云母片有狗牙边,此胆音色甜润带金黄,人声丰厚,低频量感丰富,平衡度一流,声音典雅、细腻、柔美而略带染色,音乐演绎能力非常高超,感情到位,不愧为一代胆王。

接着出场的同是mullard大盾唛直身ecc33(british made期)。此胆全透明玻璃,啡座灰墨屏身较其它胆短一些,空芯长方型除气环。用上此胆后,全频的细节丰富起来,空气感和临场感一流,歌手的中气十足,动态更强,但声音似乎过分豪放,不够耐听。

第三个上阵的是由广州志平音响设计出品的复古型cv-181a,此胆外型非常美和独特,是一个球形。胆和屏身结构与国内曙光厂的6sn7大致相同,铁座。但非常明显地看出屏身的材料与曙光6sn7有颇大的差异,倒是有点像ecc32的屏身材料,不知是因为复古球状的缘故还是另藏玄机,此胆一开声众人同声赞好,此胆音色娇艳,音场的纵深、层次感、分析力和谐波明显优于ecc32,动态凌厉,流畅感、规模感及平衡度相当好,乐曲和歌手的感情演绎很到位,乐感一流,仅是在演绎的细腻程度上略逊于ecc32,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颇为全面和好声的一流靓胆,有实力问鼎现代6sn7胆王。

第四个出场的是rca5692(航空级的6sn7,发烧友爱称之为5支钢骨)。此胆直身透明玻璃,顶有一层水银,最特别的是红色的胆座,三层云母片(其它为两层)中有五枝支撑的钢骨,结构让人感觉非常稳固,哑黑色屏身也比一般的6sn7略大。此胆音场感特别好,乐队的层次和定位非常清晰,人声很幼细,分析力位列仙班,高低频分布均匀,声音很爽而有点偏薄,但乐感是一流的,此胆座身上是白色字并有美国空军的鹰标志。

第五个出场的是德国rft 6sn7gt,此胆透明直身玻璃,胆座较其它6sn7矮,黑色的屏身十足像是大了一个尺码的德律风根坑屏12au7,上下有两块厚身的白色陶瓷样的支撑片,除气环是置于顶部的实芯圆片状。此胆的表现比ecc33还要豪放自由一些,演绎上是显得略浅表一些,低频略虚,但音色相当华丽。

第六个出场的是前苏联的sovtec 6sn7gt,透明玻璃身印着made in ussr字样,黑座,实芯圆碟状除气环,灰色屏身似是两个半工字,此胆声音比较平实,色彩略淡,声音较厚重,乐感和质感还算不错,整体音乐框架还算匀称,音色略显粗糙。

第七个出场的是美国的ken-red 6sn7gt,此胆黑座全透明玻璃身结构上无特别之处,整体声音通透,声音无压迫感,音场较深但层次不是非常清晰,控制力不俗,声音也算幼细,乐感尚可。

第八个出场的是ge6sn7,全透明玻璃黑座,光面铁黑屏,低频的弹性和深潜度相当不错,声音舒缓,自然而耐听,乐感尚好。控制力和音场层次只是一般,但音场表现得相当自然。

第九个出场的是美国raytheon 6sn7gtb,胆外型及结构很普通,但铜管的表现相当突出,声音比较飘逸明快,节奏感强烈,人声也较圆滑,对音乐的刻划表现能力比ge要好。相对于其不高的售价,是一款相当抵用的胆。

第十个出场的是曙光6sn7,此胆音色清丽,分析力、速度感和透明度相当不俗,乐感也相当不错,唯高频段有点毛燥,声音有点松散。

最后出场的分别是美国sylania 6sn7gtb和rca普通的6sn7,此两胆各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无特别之处,较为平庸。

这次试听的6sn7仅是一小部分,笔者正努力寻找英国brimar、瑞典33s30、stc1988石墨、gec osram b65等一些有名的旧装胆管,待有机会再向大家作介绍。
TOP
28#

    ZT:金蛳12AX7一对要几米,或别的12AX7请推荐一下。我在朋友处听过金蛳小管,真的太迷人了,一直念念不忘,知到很贵又难找,如消费得起想买一对。
  你真幸運,能見識到金獅胆的迷人音色,至於想買一對回來享受一番,應是每個胆迷的終極夢想,但金錢和機遇對我和你都有一定的難度,不如回到現實世界,試試找 『吹喇叭』 『長屏』 『 D 環』 AMPEREX 或 『大盾』 『長屏』 『方環』 MULLARD 的 12AX7
TOP
29#

美國 SYLVANIA 廠製造 『綠字』 『黑屏』 『三雲母』 『方環』 的 12AU7 ,音色非常平均,音樂感和耐聽性均超出所有國產胆和蘇聯胆。
TOP
30#

PV11用的是一对12AU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