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以“音乐味”来评价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的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 9035|回复: 19
1#
经常在很多论坛看到有些发烧人士说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主要区别是缺少音乐味。
为什么非要将爱尔兰的田野风光和中国的黄土高坡或者美国的乡村风情比孰是孰非呢?
Forsell空气悬浮LP唱盘、Boulder 1012前级配Jadis顶级胆机推Willson Audio X-1 Grand SLAMM 音箱(本人有幸听保捷行的展示,惊为绝唱。一问,两部宝马的作价)。谁说以上器材会比那个进口器材富有音乐味呢?我的第一感觉是屏住了呼吸,一个字来形容“真”!既不会比国产器材多音乐味,也不比国产器材少音乐味!
话说回来,人声同LS3/5A怎么样?我想LS3/5A恳定胜出。
试问:难道中国人的器材是针对英国人生产的吗?为了英国人的喜好而人为增加偶次谐波失真?真是笑话......


Edited by - 游峡 on 2001-09-29  08:30:56
分享 转发
TOP
2#

“音乐味”是一个很笼统的名词!为何音乐味?据我的理解,大概是:声音比较悦耳、数码声(人工化)比较少、比较自然、比较贴近原声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声音比较讨人喜欢。然而,音乐味应该是没有国产和进口之分的吧。好的国产器材一样可以出音乐味,相反,差的进口机则难以做到。
音响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还原”(百分之百或以最接近的比率通过器材将原有的声音还原出来)。但是,有时侯“高度还原”和“悦耳”是一对矛盾的单体。“高度还原”的声音不一定“悦耳”,而“悦耳”的声音不见得就是通过“高度还原”所得。
3/5A的声音(特别是人声)很迷人,但众所周知,它的声音是经过设计师特别润饰的。你可以说它音乐味浓,但它却不符合“高度还原”的宗旨。这样的器材是好是差,见仁见智而已。
我觉得,将器材做得“悦耳”难,但要做得“高度还原”更难。
使用价值两部宝马的器材的发烧友恐怕是万里(或者十万、百万)挑一,对于我们这些平民发烧友来说,别太过分执着那些音响名词。只要自己听得开心,何须介怀这个味那个味呢?
TOP
3#

小弟也同意George兄的说法!
“关于以“音乐味”来评价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的看法”其实这问题又好象回到我们之前的“真”和“美”的问题一样!
TOP
4#

我们应该把“音乐味”该叫做“音乐感染力”更容易让人理解!!!!
TOP
5#

其实,外国音响所具有的音乐味,只不过是他们调教的音色较接近人耳所喜欢的频段,就像一个较出色的厨师调出较合众人的佳肴吧了
TOP
6#

我追求的是“还原”声色!至于大家常说的“音乐味”我实在是想不通。如果音箱出来的声音跟录音室的有区别,那这样的音箱、功放我是不会用的!

如同AV功放中的DSP,或一些早期功放中的“回音、高低音调整”功放一样,变了样的声音我不喜欢!
TOP
7#

音响好坏主要是看各位的口味,有人喜欢飞机大炮,有人喜欢乡间小溪。我喜欢手捧一壶茶,耳听至爱LS3/5A,享尽那美好的一瞬。人的追求是享受,至爱-LS3/5A带给我了最大的享受,它不需别人知,不需别人看,只要自己....
TOP
8#

一劳永逸的办法:将激光头电磁系统屏蔽!

磁钢是磁饱和材料怎能吸(消)磁?
经过消磁后的唱片,正负电子沿唱片的子午线方向排列,播放唱片时,由于唱片高速运转,正负电子为抵消唱片高速运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正负相吸沿圆周形成同心圆排列。相同电荷沿相同方向随唱片作高速运动结果,就好比通电后的电荷沿导线作高速运动一样。
电子流的结果使电子流周围形成磁场。进而干扰激光头电磁系统,影响唱片数据的读取!
结果是:
消磁后的唱片,经过几分钟的高速运转又趋重新排列。
我们是不是一首曲子还没等听完,又要把唱片取出来消磁呢?



这里不少是力学和电子学方面的行家,请多多指教。


Edited by - 游峡 重新编辑於 2001-10-01  07:58:12
TOP
9#

音乐味不是技术指标而是一种音响文化和哲学。它含有很多的人性化和哲理,为什么音乐这样引人入胜,她的奥秘就在于此。至于音响怎样调校为音乐味,这必定要有一定的文化背境为基础的调试技能,这才是最难的,这可能也是人们追求各种类音响效果的目地-音乐至上,而不是一大推音响器材。现在的SACD和DVD-A都是在力争各种高指标的基础上达到LP的音乐味。我想人的耳朵都是喜欢听悦耳的,而不是各项指标(相信大多数人都无法听出来),那是调音师的事。就象人们在吃自助餐时都找好吃的,而不吃什么都有的。想想看音乐多美,而不是什么值宝马的价。
TOP
10#

我觉得PHILIPS作的CD,音乐味特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