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乌拉里阿”英雄交响乐情结 [复制链接]

查看: 12039|回复: 71
11#

切里比达奇的“英雄”,没有第六给人的`印象深,速度中庸,葬礼进行曲沉凝庄严,也许他想表现英雄超俗神圣的一面,但带着枷锁的英雄步履沉重,最终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克伦佩勒的单声道录音,气势宏伟,塑造了一尊巍峨庄严的雕塑,但稍欠灵气。他的立体声版另劈奚径,沉糜于内心的反思和独白,结构较零乱,但也是立体声时代值得一听的版本。
TOP
12#

我也想收——一个。

既然第二个是M&A的出品,那就还可以买到,只是不知编号是?
TOP
13#

audio 在 2004-3-5 11:33:42 发表的内容
哈哈,怎么你一下子由富特文格勒的“英雄”转到别人的“英雄”啦?

克伦佩勒的单声道“英雄”我早有多年,的确甚具气势,至于立体声版,不知现在还能买到不?


我上年低就买了立体声版,不知现在还能不能买到单声道“英雄”!!!
TOP
14#

老版估计买不到了,EMI的20世纪伟大录音系列选的是单声道版。
TOP
15#

我就是想要单声道版!!!介绍、介绍
TOP
16#

克伦佩勒的单声道版的确是不可多的好演绎,结构完美,在表现音乐的波澜壮阔和崇高性方面,无人能望其项背。但个人认为克伦佩勒过于注重作品的轮廓,对音乐的细节刻画及流畅性有所丢失。
TOP
17#

大卫.津曼演绎的"英雄"有热血沸腾的气势,但过于注重音响效果而牺牲了作品的内涵。
阿巴多在柏林爱乐的最后录音,令人失望,柏林爱乐在他的棒下失去了往日乐团固有的厚重感,这恰恰是表现英雄交响乐最需要的。
作为作曲家的富特文格勒,具有洞察作品内在的领悟力,他棒下的"英雄",速度自由,低潮时音乐都要凝固了,层层推进的乐句堆积的高潮迸发出聂人心魄的力量。其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及音乐散发出的炯炯光芒,很少有不被感动的。
TOP
18#

老克莱伯的贝3,风格的确与富特不同,力度、气势都不缺,缺的是剑拔怒张的戏剧性和深入灵魂的悲壮性。
TOP
19#

自从听过富特和克伦佩勒的“英雄”后,我对20世纪上半叶的那些德国老头的演绎就颇感兴趣。所以搜索目标自然就瞄准了艾里希·克莱伯。
终于有一次去听音乐会,在大剧院楼下的唱片店里找到了,是DECCA Legends再版的。
不知道楼上各位朋友听过这个版本没有,我听过之后有一点点失望,当然已有珠峰在前,要想超越是很难。但很可能是他的风格有点“另类”,相对其他版本我不太习惯所致。
虽不主流,但也绝对是个伟大演录。老克莱伯的演绎速率明显偏快,但乐队被控制得很好;如果说富特的和克伦佩勒的是“史诗”般的“英雄”,那老克的可以形容为“凯歌”式的。乐队被疾速驱赶到终点之后,听者反而觉得不“过瘾”!这应该是这部作品的属性所决定的,不是所有曲子都是越快越爽的。
这一版买来后听得并不多,近来也没听过,可能理解得还不够。回头再多听听,也许会有很多新想法。但是同一碟中的No.5确实非常好,始终认为和他儿子的那个有的一拼。
老克的“英雄”录音确实差了些,音质显得单薄干涩,但有意思的是,“乌拉尼亚的英雄”是更早年代的电台录音,照理说音质更没法听了,但我在聆听的时候却一点也没去在意,即使现在你问我它的音质有何缺陷,我也答不上来,而且我听的还是mp3。这就是一个演绎让我沉浸其中,完全被音乐本身所控制的结果。可想而知“乌拉尼亚的英雄”的内在神魄与气韵是如何地引人入胜。


ADWS 在 2004-3-4 17:12:54 发表的内容
……这个演绎是终极的,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演出了,它是贝多芬精神的复活。
它确实是个神品,任何我听过的其他演绎都要被它甩开至少一条街。空前不敢说,我却相信是绝后的。


ADWS 在 2004-3-5 16:46:34 发表的内容
……
阿巴多在柏林爱乐的最后录音,令人失望,柏林爱乐在他的棒下失去了往日乐团固有的厚重感,这恰恰是表现英雄交响乐最需要的。
……
我也有,的确,这是这套全集的共性,此时的柏林爱乐接近于了一个室内乐团,是好是坏前些年争论很多。
整体来说我不是太排斥,但No.3我也是不喜欢。

我还听过的一些版本里,汪德的数码录音室版也挺好,比他的现场版好;Kurt Masur的其他几部交响曲我都喜欢,唯独No.3,有些散,启承转合略显拖沓,当然这些版本在“乌拉尼亚”的那个神品面前,只有黯然失色的份了。
我错过了一个据朋友说很好的朱里尼版,以后想找来听。还有伯姆版。
最后编辑netwilliam
TOP
20#

弗里恰伊的"英雄"不以力度取胜,但内在张力十足,第二乐章是最大的亮点,悲壮凝重之情令人窒息。
伯恩斯坦的气质适合演绎"英雄",只是一直无缘听到,我想应该是激情四射的演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