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品从过程上讲,作曲家要完成作品织体的平衡;乐团要完成织体再现时演奏力度平衡;录音师要保证录制时声道各轨的音响力度平衡,音响系统完成信号全频带传导和再现的平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平衡都会失去真实性,现场感。因此平衡是整个音响系统的关键。为了完成这一平衡,大家探索,讨论,争执,力图拿出一个标准方案,力图得到正确的结果,结果却经常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的打个圆场,而不了了之。从上可以看出,平衡的标准与人的音乐修养紧密相关。对于一名机器设计者而言,他不仅要了解机器的结构,更要了解音乐的结构,应从音乐的结构去约束和决定电路的结构,而不是用电路的结构去评价音乐,人们常常是犯了后者的错误。当然犯这种错误的人,首先是电路的设计者,其次是部分无理论支持的发烧人。从还原音乐的观点出发去研究电路,是一种直接寻求与作曲家,演奏家,录音师合作的设计,或者说是寻求一种相吻合的设计,这种设计中包括声音的偶次,奇次谐波的含量,及最小失真;包括机器表达的速度,力度;包括机器营造的声场的大小及高底。当你完成了上述内容的严格设计,便紧扣了音乐的结构和音色了,机器本身的平衡随之完成,而不是粗浅的左右声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