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编外的人听窦鹏,我来先! [复制链接]

查看: 7260|回复: 27
11#

严重同意Rossi的观点.
TOP
12#

流行歌,一张起两张止,还是将钱花在买古典音乐好
TOP
13#

他的歌“好坏”各一半,可能是选曲问题,低缓类歌曲演绎得很投入,调子稍为高吭的有点吃力。如果听过了颜联武、罗时峰的歌,始终感觉窦的演唱投入度不够。录音是拍非的一贯风格。
TOP
14#

Rossi很理性,值得学习,多谢。
TOP
15#

一张起两张止?

好难挑哦!
TOP
16#

       记得古旋也是在省\广\澳歌唱取得过冠军,她的蔓地第一辑;.....好像凭的也是靠音乐"搭够",唱歌水平不怎样.这点,估计有不少大虾也认同吧?
       不是能唱几首什么歌,就能证明他(她)就是好的吧?如果是这样,卡拉OK里可谓人才济济啦!
       总之,大家可留意一下,栢菲的出品如同出一辙,光靠音乐录音发烧,哎......栢菲还有好多"歌手"呢!
       当今的商品社会......呵呵!只顾需求,不顾质量多的是,受害的始终是消费者.
TOP
17#

意思是尽量少买,我想十来张就可以了,我现在就对我以后买的这类CD感到可惜,因为我买了五六十张。我现在不会买了,除非非常非常非常出色又耐听。(不过送的话,我会笑纳)

有些CD虽说好听录音又好,但听多了会生厌,如长发妹,邓丽君。蔡琴的真是一二张即可,因为其风格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有的CD半年之后就很少听甚至没有再听过,不过有时听太多古典再听下这类CD调剂一下就不错,这时才会觉这类得特别好听,所以我认为这类CD不用太多。

现在国内制作的这类CD,翻唱别人的歌,所用的乐器又不太多,歌手刚成名或未成名,乐手或歌手要价不会太高,属于低成本制作,再符合大众口味,加上一点些发烧制作和有钍对性的宣传,就较获得所谓成功,其实资金回笼快,有无钱赚,才是这类CD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谁都想MAKE MONEY,无可厚非,而低成本的CD也会出好录音,至于歌手乐手,不管是否成名,只要唱得好就行。但是这就要考制我等的眼光了,毕竟现在这种商业氛围下,能用心制作音乐的又有多少,所以我宁愿听古典音乐。而不头脑发热购买一大堆这类CD后又后悔。

其实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看过金钟奖电视片断,发现其实中国的优秀的音乐人才少啊,不过好象好的音乐人不懂出商业化的唱片,唱片公司不懂音乐人,好象在这一点上两者好没有接上头。这个畸形的商氛围和市场,阻碍了民族音乐的成长,阻碍了世人认识民族音乐,阻碍了中国唱片业的发展。

真的希望国内的唱片公司能真正用心制作一正好的音乐,

以上内容并非特指楼主所指的CD,发发牢骚灌水而已。
TOP
18#

意思是尽量少买,我想十来张就可以了,我现在就对我以后买的这类CD感到可惜,因为我买了五六十张。除非非常非常非常出色又耐听。

有些CD虽说好听录音又好,但听多了会生厌,如长发妹,邓丽君。蔡琴的真是一二张即可,因为其风格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有的CD半年之后就很少之后甚至没有再听过,不过有时听太多古典再听下这类CD调剂一下就不错,这时才会觉这类得特别好听,所以我认为这类CD不用太多。

现在国内制作的这类CD,翻唱别人的歌,所用的乐器又不太多,歌手刚成名或未成名,乐手或歌手要价不会太高,属于低成本制作,再符合大众口味,加上一点些发烧制作和有钍对性的宣传,就较获得所谓成功,其实资金回笼快,有无钱赚,才是这类CD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谁都想MAKE MONEY,无可厚非,而低成本的CD也会出好录音,至于歌手乐手,不管是否成名,只要唱得好就行。但是这就要考制我等的眼光了,毕竟现在这种商业氛围下,能用心制作音乐的又有多少,所以我宁愿听古典音乐。而不头脑发热购买一大堆这类CD后又后悔。

其实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看过金钟奖电视片断,发现其实中国的优秀的音乐人才少啊,不过好象好的音乐人不懂出商业化的唱片,唱片公司不懂音乐人,好象在这一点上两者好没有接上头。这个畸形的商氛围和市场,阻碍了民族音乐的成长,阻碍了世人认识民族音乐,阻碍了中国唱片业的发展。

真的希望国内的唱片公司能真正用心制作一正好的音乐,

以上内容并非特指楼主所指的CD,发发牢骚灌水而已。
TOP
19#

我觉得窦鹏唱得很好啊!我给他唱功打95分
TOP
20#

我倒是挺喜欢《深情难了》,唱得很动情。对你爱不完怪怪,是不是凑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