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4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NAD器材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查看: 318065|回复: 489
271#

S300有气囊 的功能,是内置的,不象现在C372哪样用手动开关。
TOP
272#

S300是委托贵丰设计和生产的NAD型号,应该没有气囊功率的。全新的M3就有。说明书在这里:http://www.fshifi.cn/default_2.asp?id=403
TOP
273#

有用NAD118数码前级的吗?
TOP
274#

[quote]富盛 在 2006-2-18 23:55:41 发表的内容
S300是委托贵丰设计和生产的NAD型号,应该没有气囊功率的。全新的M3就有。说明书在这里:http://www.fshifi.cn/default_2.asp?id=403[/quote]
啊!搞错了。
请问富盛兄有否NAD S300的中文说明书。可以贴出来看看。
TOP
275#

这段时间的翻译任务太繁忙了。我想可能要4月后才会有空去翻译旧的机种。
TOP
276#

哪拜托你了。
TOP
277#

有哪个玩家听过NAD C542,价位在多少
TOP
278#

3020和4020刚推出市场不久,与其匹配的磁带录音机,6020问世了。这是一个中端的机械操作的Dolby B卡座,但有一个低抖晃设计,和一个很好的磁头,由一家出色的日本公司Toyo Radio制造(Sony的子公司)。
这款卡座之后,很快 6040 HX就问世了。6040 HX采用了一个新的由Dolby and B&O发明的动态范围延伸系统,使其根据信号的区域和电平自动调节偏置,得到几个dB更多的动态范围,特别是在容易过载的高频段。
7020AV功放包含了3020和4020的电路,自问世以后,成为AV功放市场上一款非常好卖的附属产品。

卡座工艺的另一个里程碑
Dolby C于1980年问世,NAD是第一家在卡座上使用这一高级的NR 系统的公司。该系统不仅销噪处理更优秀,而且改进了高频承载量。该款卡座就是6150 C.
(待续)
TOP
279#

NAD历史概述: 1972-2004
Vol.2
作者 BEE
1978年,我搬到伦敦城的一个新的实验室,与HI FI Markets-新的英国NAD代理,合用这个实验室。 NAD 当时是由其几个创立者和其他主要的销售商共同经营的,他们召开例会,讨论产品设计和发展的事情,以及业务和董事大会。                    
Music Lover系列20系
3030 4030 扩大器和调频器的成果,特别是在英国、德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市场的成功,促使我们下决心开拓一条新的经济型的产品线:Music Lover系列。
3020合并式扩大器, 8 欧姆的负载下20W /声道,不仅在每个方面优于3030,而且为低功率扩大器设立了一个新的标准。早些年已经制造了真空管EL84's  34's扩大器,我了解40W的功率有多大的威力,优良的动态范围,失真也可以接受。我们当时通常使用的是许多低阻抗喇叭,这甚至更能够体现它的更多优势, 因为输出和驱动级能够输出大电流,而没有过早的限制和回输失真。
3020是一种小投入设计,其中75%以上的预算用于其表现上:其余都是次要的。简单而小巧,特性设置周全严谨,使用经济。这种工业化的设计是基于一个美国设计师的构思,而我在机械工程师的帮助下,参考MT Hong的意见,重新进行设计,使之在实际上更易生产,在外观上更接近第一代产品。
电路设计
A. 唱头放大器是3030型号中使用的产品的升级产品,具有更高的承载余量和更低的失真率。这是一个" 豪华版" 6晶体管、表现出色的扩大器,这种设计通常只有在HI END分体式产品中才有。甚至是100W的合并式扩大器,通常也是用2个晶体管做唱头放大,承载余量不足,过载恢复能力也很差。
B. 前置扩大器进行了简化,在反馈网络内使用了逆对数贮存区域,以期达到较高的承载余量和更低的噪音。
我们有一个低水平转换阀,(-20 dB),可更好地对低音量进行更好的音量跟踪,实现最完美的音量控制。
功率扩大器的输入级配备 12 dB/octave的次声和超声过滤器。有一个U形连接器,连接前置扩大器和功率扩大器,也可选择连接“LAB”的输入口以达到平直的宽频响应。
在低功率条件下,切不可扩大次声信号或干扰性的高频信号而浪费了动态范围。
功率扩大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柔性剪峰。这是一种柔和限制电路,具有跟随讯号变化的限制水平,追踪输出级的工作状态、情况。该电路可柔和地进行信号分段,使信号圆润而不是令其尖锐。这种特性被某些主观主义、唯美主义的评论人和记者误解和诽谤。柔性剪峰在前置扩大器、转换扩大器和超低扩大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特性的使用价值是明显的,易于见证的。使用一个2-300 Hz的正弦波,将信号水平调高到驱动4欧姆的喇叭,直到在55-60W,输出级开始出现尖锐的削波。出现削波时,即使只有0.5 dB,失真也是非常严重和明显,令人不悦。这种情况不止是发生在1k-3k的高次谐波,更明显的是谐波和电源纹波之间的互调失真。
柔性剪峰能加工信号使其变圆滑,不那么生硬尖锐和令人不悦。另外,高次谐波容易损坏高音,柔性剪峰也是一种保护。
功率扩大器本身是一种新的设计,利用一个NPN单端电流模式输入级,使用一个带高阻抗的功率管,驱动一个pnp/npn反馈装置,电流非常线性。其负载是阴极输出,可驱动超过 30mA到输出级。而输出级包括一个分离的Darlington配置,利用快速高电流Motorola功率管,后来专用较强劲的1A的Hitachi 晶体管,供应到一个缓慢但强劲的且便宜的2N 3055金属封装输出级装置。电压扩大器利用其自身的低噪音、特低阻抗稳定供应,用于更好的电源波纹抑制。直流的稳定是在一个全新的输入级偏置系统实现的。
3020有15A的无失真峰值电流,3 dB 动态范围,低阻抗时动态范围更大,3020型可将声音放得很大。根据测量,3020的在4欧姆时全频段的各种失真是0.02 %,这一表现在相同预算的设备型号中从未听说过。3020经常在展示会上推动5对并联的喇叭,声音洪亮,使许多人以为有一个250 W的扩大器藏在桌子底下。
3020的噪音也非常低,在唱头放大和线路输入中都是如此。线路输入1W时有超过90 dB的IHF。这一数据在当时最HIGH END的合并式扩大器中都是很罕见的。
由于其极好的声音效果、高品质的表现和低价格,3020型在1979年推出时一鸣惊人,与同类产品相比非常突出。                        
如果您查阅当时的我们竞争者的商品目录,一个典型扩大器排列是这样的一个模式:每声道20W,50W,75W和100W。而其总谐波失真分别为: 1 %, 0.5 %, 0.2 % 和 0.1 % ,信躁比为:70,75,80和85dB,这些数据当时并非为IHF re 1W, 而是最大功率时的数据。这对于其他的品牌来说是没有理由来这样标称指标的,但却是NAD的市场推广的标准。
(待续)
TOP
280#

我已经观察了多年,发现很多的在15-40W范围内的低功率扩大器只有性能很差的输出级和功率管。超小型的20W晶体管用在许多的20W 扩大器的输出级上,常用小于1W的电阻器。制造商们并不把这类入门级的产品当回事。即使是具有合理的电路拓扑技术的产品,由于其糟糕的布局设计,杂乱的线路和过小的输出晶体管,也伴随着令人无法接受的低频和高频失真。
首先,线路必须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必须具有很好的拓扑技术和良好的部件,然后,印刷电路板和电源供应的布局设计必须要非常非常小心地设计。并且最多的设计时间应该用在后者上。
4020收音机调频器紧随3020型推出,并且和3020型有许多相同的设计理念,在价格上也有出色的表现。
1979 ,1980 和1981三年间,3020型合并式功率放大器获得了许多奖项、好评和专题报道,成为随后几年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合并扩大器。4020型大体没有超越3020型,但也很受市场欢迎,通常是和3020一起销售。在英国市场上,多年来,HI FI Market每月卖出25000-30000 套。这就回答了一个我们过去经常遇到的问题:"谁需要另外一个20W扩大器?"
(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