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关于聆听《生活的声音》) [复制链接]

查看: 5241|回复: 23
1#
昨天终于拿到了唱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E版的谆谆嘱托,马上打开包装纸,取出CD,放进了我的名不见经传的马兰士6000OSE LE,完完全全的聆听了一遍。专集中演奏的乐器都是我喜欢的,欣赏着每首曲子,犹如品尝过年餐桌上一道道大菜。

今天单位没有事,随手把CD放入光驱,边聆听边写下了这段简短感受。

自从买了CD机后,我一直以为买的是假货,从来没有聆听的快感,音质怎么和我以前的老组合机上的CD机无二啊?一直耿耿于怀,后悔不该买这台CD机。

今天是个转折,对我的CD机另眼观看了,原来我的音响也可以靓声啊!!第一次发现,LP不光是别人的好,自己屋里也藏娇啊!!

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流行歌曲和民乐及民族乐器的缘故,我对专集喜爱有加。我认为整张专集首推的是录音,绝对一流(相对国内唱片而言,因为自己很少接触国外唱片,接触最多的是香港雨果碟,这个系列是我收藏的最多最好的‘发烧碟’了。),高音清晰,低饮丰满,伴奏曲与主旋律配合协调,相得益彰,声场定位准确,左右声道均衡。最大的卖点是没有象其他的演奏曲出版物那样照搬照抄原曲风格,配器与原曲如出一辙,这张专集配器不落俗套,有独特的创意,古为今用,土洋结合,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有机融合,全新改编的很成功。演奏家们演奏技法娴熟、认真,没有敷衍搪塞之闲。就连简单的敲击,都是那么真实。选曲全面,从30年代名曲到90年代的大陆流行歌,有香港粤语歌,也有台湾经典老歌,适合大众口味。很适合我等初哥聆听。但是喜爱古典的DX可能不屑,但是,静下心来,听听看,我想还是大有嚼头的。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常吃细粮,偶尔吃一些粗粮,换换口味,心情也是不一样的。
不足是印刷与包装不够精美,这一点雨果碟更胜一筹。

总之,我认为,这张唱片应该是成功的,大胆有新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精神值得称道。广东的唱片出版业永远走在大陆音像出版业的前沿,中国第一盒录音带就是广东‘太平洋’出版,后起之秀‘雨林’,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这张唱片是起点,是契机,希望各唱片公司能够挖掘出更有特点的好作品给喜欢音乐的我们,不要让我们在等待中买些盗版和YLJ。希望大陆唱片业能够振兴、崛起。



忘了一件事:谢谢秦先生帮我邮寄CD.谢谢!
最后编辑nhyhs
分享 转发
TOP
2#

好详细的试听报告,原来刚好你也喜欢流行歌曲和民乐,这张碟是送对人了,谢谢你的评论以及对国内唱片业界的支持。
TOP
3#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79484619728.jpg[/upload]

这个好好多!!!
不要一味在吹!你听过未?


陈其刚 《蝶恋花》




包含有《蝶恋花》、《逝去的时光》和《五行》陈其钢三部近年来最重要作品在内的专辑唱片,今年初由EMI唱片公司录制完成并在全球发行,国内引进版本也由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于近日出版发行。在8月2日晚举行的《蝶恋花》赏析会上,旅法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为记者耐心解读了自己心中的“蝶恋花”,并透露了与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合作的内幕。

在唱片中担任《逝去的时光》大提琴独奏的是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由于马友友是索尼唱片公司的专属音乐家,为EMI录音就遇到了一些麻烦。陈其钢向记者透露:“马友友特别希望能够录制这部作品。但是作为索尼唱片公司所属的音乐家,他是不能为其他唱片公司录音的。于是马友友提出免费录制,尽管如此唱片公司也不能接受。然而,马友友的坚持使得索尼与EMI的老总不得不就这一问题直接对话,最后EMI付出大量资金对索尼唱片进行补偿。”

《逝去的时光》“圈住”了马友友,而《蝶恋花》是在2月份首演时现场录音。这部作品中,二胡、筝、琵琶和一位京剧青衣、两位西洋花腔女高音加入了汤沐海指挥的演奏中,表现了中国女人的9种形态,格外新鲜。陈其钢对记者说:“《蝶恋花》是写女性世界的,从九个不同方面去看、去观察、去表现女性之魅力。在法国演出时,当地媒体对第二段羞涩、第五段温柔和第九段情欲评价最高。第二段羞涩,我运用了京剧青衣的道白做主要表现手段,而乐队作为背景,我觉得女人的性格越刚烈、越有冲击力,她就越羞涩。第九段被翻译成‘情欲’,我非常不喜欢,在法国这个词是魅力、欲望和性感的综合体,外国人看这个词不是贬义,这一点是文化上的不同,永远不能统一。”
TOP
4#

谢谢E版厚爱

反正我觉得,翻唱及演绎作品,一定要力求有突破\有创新,不要单纯模仿,比如翻唱邓丽君歌曲的大陆歌手有很多,有的模仿的惟妙惟肖,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可是真正超越的又有几个,有自己特点的又有几个,到头来还不是昙花一现,没有自己的特点,哪个要听翻唱,听原唱不是更好.

这张专集的演绎及编配可谓独具匠心,没有照搬照吵原作品,而是重新配器,重新演绎,这样与原作品就无从比较,听着有新意.也就愿意听.喜欢听.
TOP
5#

忍不住手又要写几句。

我个人认为出国产CD是好事,但不要老是再翻别人的曲。难道中国作曲的人都死光了?!

就象黄飞鸿系列片,粗略一数也有六七个版本。李连杰、*文卓等等等等,好象每一个武生出身的都要演过黄飞鸿一样。连潭泳粼也来一个,李克勤有个梁宽。

CD方面也是如此。广东乐坛新俊雨林,99%的歌是抄来唱的。陈MM+许大哥+胆咪+旧歌新唱=雨林新碟。唉!第一二只还有新鲜感,买原版。其后的,不如down MP3来听一下算了。

中国乐曲博大精深。不去发扬光大而去一味追求市场,哗众取宠。相信不久就会重蹈覆辙于中国人引以为荣、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导至不思长进的四大发明之行列中。慎之,慎之。
TOP
6#

stanleyhgy 在 2003-9-17 10:23:10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出国产CD是好事,但不要老是再翻别人的曲。难道中国作曲的人都死光了?!


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学的歌,也就是我上幼儿园时学的歌!
中国的版权保护一天不到位,就一天没有新的歌。
所以,保护正版,从我做起吧。
TOP
7#

stanleyhgy此言差已,你应该可以看的出E版的意思是提倡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不是推崇追求经济效益的.
作曲家的任务是作曲,并以此来维持生计,按劳取酬是份内的,如果版权得不到保护,盗版猖獗,作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作者的创作动力从何而来?乐坛何以兴盛?支持正版,义不容辞!
最后编辑nhyhs
TOP
8#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6647&ntypeid=11
TOP
9#

当年舒伯特曾为一个土豆而为人作曲,结果比莫扎特还年轻就死了,这就是艰苦而成的伟大歌曲??
TOP
10#

nhyhs 在 2003-9-17 17:15:02 发表的内容
stanleyhgy此言差已,你应该可以看的出E版的意思是提倡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不是推崇追求经济效益的.
作曲家的任务是作曲,并以此来维持生计,按劳取酬是份内的,如果版权得不到保护,盗版猖獗,作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作者的创作动力从何而来?乐坛何以兴盛?支持正版,义不容辞!

严重支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