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历史录音和由此想到的贝九 [复制链接]

1#
这是看DR KUANG“我最喜欢的三位指挥大师”时偶然想到的
   我大概三年前看了朱纬的《发烧天碟》,那时对历史录音一点概念也没有,现在想想也是,按他的标准,历史录音是不太可能录音发烧的,当然也就被排除在书外了。那时特喜欢老卡大荷花的那张贝九(见朱纬书上第一页)不过,我后来发现,许多书和榜单上推荐的却是另一张-----------富特文格勒的EMI版。
    富特文格勒?何许人也,为什么没听说过呢,买来听听!可怎么听都觉得不如老卡的呀,第一,太慢了,慢的让我受不了,当然。最后那“冲刺”的结尾除外。第二,他的录音实在太差了。怎么会是这个版本比较好呢?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比较有求知欲的孩子的,于是,我就去查当时的背景资料。
    当我查后,最让我吃惊的是卡拉扬的旧事,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位伟大的指挥家是如何与纳粹互相利用;如何在我曾一无所知的富特文格勒死后顶替了切利比达奇而成了柏林爱乐的指挥,还强迫乐团答应他任终身艺术指导的;如何把持着萨尔斯堡音乐节而使与他意见相左的无法参加那音乐盛会的。而关于富,关于他在二战中的悲惨经历,我已不愿再想了。
    于是,富就在解禁不久,指挥了这伟大的一场演出。我忽然觉得那缓缓留出的欢乐颂才是他想要的,久违的欢乐不要这么快就溜走吧,然而就要曲终人散时,他那天然的浪漫气质又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听历史录音在于听它的意境,而日 本人非要搞什么什么技术“让历史录音大放光彩”,我觉得这是给发烧友预备的,如果是听音乐,将最新的数码技术放在本不应该在那时出现的录音上,诸位不会觉得别扭吗?这就好比古董,旧是它的标志,非要给它翻新,是不是有些画蛇添足?
最后编辑lld2x1515
分享 转发
TOP
2#

莫非阿道夫你就是kuang版所讲的“论坛里就有位网友就拥有一套这样的LP(魏因加特勒全套贝交)”的那位网友???
TOP
3#

这两天跑到HIFI那边热闹了一番,不想B仔兄把伯恩斯坦凶和小克哥发表过如此精辟的文章给翻上来,嘿!吾讲得笑。
希望在坛上多看到这类的文章、帖子:)
TOP
4#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7181556434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718165029499.jpg[/upload]
TOP
5#

多谢B仔,但我还没买到。
TOP
6#

克兄的分析果然精辟
您也很喜欢富的贝九吗?
TOP
7#

不,不,不
我的意思是说有段时间习惯了老卡的普鲁士那样的风格,有些自大倾向,让她挺不满意的
至于为什么不见女性的作曲家和哲学家,我觉得这是男性的天职,就象男性必须是主要的体力劳动者一样.但女性的鉴赏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TOP
8#

我的选片标准和老朱差不多,好的演绎+录音好,并不一定非常发烧,但在我听来至少要过得去,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不然是上不了我的唱片架的。
TOP
9#

原来你们所谈到的富特文格勒贝九是指1951年WPO版啊,真是受教啦。

如我所知: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51103077165.jpg[/upload]
最著名的拜鲁伊特版。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51111062757.jpg[/upload]
这个应该就是你们所谈到的“带有血腥气息”的战时BPO版吧。

不知哪位可以补上你们提的WPO版呢?
TOP
10#

我觉得我现在有了些心理障碍,总觉得卡的音乐背后总有些造势和矫情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我现在一般只听他80年代以后的东西,尤其是那张布鲁克那
TOP
11#

小克 在 2003-9-15 8:49:11 发表的内容
B仔 在 2003-9-15 4:07:11 发表的内容
邝版及各位朋友:
      可否介绍ORFEO公司的富特文格勒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编号: Orfeo C 533 001 B, 演奏: 维也纳爱乐乐团 ,演唱: Seefried, Wagner, Dermota, Greindl 。
Orfeo中的贝多芬第九,和其他众多著名版本相比,有其特别之处,首先这是一个之前从没有发行过的版本,也就是说这是最新的一个老富演绎的贝九,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它成为众爱乐迷们争相收集的精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录音的时间与那个1951年拜鲁依特版的录制时间仅仅晚了一个月不到。然而风格却大相径庭,这个维也纳版的第九无论从演奏技巧还是表现深度来看,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从第一个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到最后一个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止,无不体现出这种神圣庄严的气氛,深刻而感人。
老富录制的贝九不仅是宏伟壮丽,极具传奇色彩,而且版本众多,经久不衰。在Orfeo 维也纳爱乐版上来,在乐曲的第14分钟38秒处插入了一个长笛独奏,这种出乎意外的手法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其实这本来就是作者注明的,而在现场音乐会上常常被遗漏了。如此独一无二的演奏,一定能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乐章结尾部分处(17'18)的和弦也不同于大多数深思熟虑型的结构,老富的演绎条理清晰,轮廓分明,细节和表情的处理都合乎乐思固有的分寸感。
更有趣的是,原本的“慢乐章”却快的出奇。在这个维也纳版本中,音色饱满,极具感染力。华丽的音色配上赞美诗一般美妙的旋律,老富的这一个最后的第九无与伦比。
贝九的最后一个乐章是著名的合唱,老富的版本堪称经典。我敢说没有哪个贝多芬迷在听到这张唱片时不为之狂热的。要说其中不足之处,便是在整体动态层次的震撼力度上稍显单薄,然而在如此庞大宏伟的作品结构之下和当时单声道录音技术的局限,不免有点挑剔之嫌。在1951年的拜鲁依特版本可谓是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即使是从动感层次来看,也处理得非常好,强悍有力。而在1942年柏林版本中却是一种愤怒的激情,这使整个结构也因此显得凌乱不堪。柏林爱乐一直是以带给听者一种不可抗拒的震撼力而著称,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可是这一点使得耐听性大大下降。维也纳版和拜鲁依特版十分的相近,在时间上也仅仅相隔一个月,在老富所有的贝九中,一个比一个来的激烈,然而这比战时带有血腥气息的狂热有很大的区别。
要拿这套维也纳版本的贝九和其他老富的版本比较,我认为这是最杰出的。首先应归功于维也纳爱乐那独一无二的优美音色,那是充满色彩的,饱满而华丽的,这是柏林爱乐或拜鲁依特所不及的。弦乐声部温暖如歌的特性,突出的柔韧性和力度上的细腻变化能产生最动人的艺术效果,声响也极具深度,完全没有1942年柏林爱乐那粗糙的杂音,这样流畅的线条带给我们至高无上的听觉享受。比之拜鲁依特那松散的演奏更是让人惊喜万分。其次,在木管乐器方面也是同样的恢宏壮丽,木管和铜管声部使用了特殊规格的口径的乐器,其声音圆润,统一。从音色到乐手位置的安排都显示出维也纳爱乐高水准的职业敬业精神。最后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维也纳爱乐的合唱团,在合唱团与乐队的平衡上做的恰如其分,把人声和器乐的融合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却又没有混为一团,各自又有极强的透明感,这一点在1954年法国Tahra公司出版的富特文格勒的唱片上也同样清晰可鉴。老富曾说过:"这个乐团之所以能无可匹敌,归功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它的维也纳化。"
这两个版本很难取舍,都很值得收藏,我敢说你听了之后一定不会失望的。




多谢小克博士!
TOP
12#

这部作品的最大思想价值在于博爱精神,而这正是部分乐评认为卡爷的不足之处,他对斗争性反映得就比较好。
TOP
13#

呵呵~~女人和音乐没什么关系吧?!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5198&ntypeid=11
TOP
14#

我觉得卡拉扬的欢乐就好象是侵略者站在他人领土上的欢乐,初听时确实很过瘾,现在也就那么回事了.有段时间我的女朋友觉得我有些自我膨胀,现在想来,多少受老卡点影响
TOP
15#

TOP
16#

呵呵~~看来论坛还是有真正懂音乐的。
TOP
17#

邝版及各位朋友:
      可否介绍ORFEO公司的富特文格勒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TOP
18#

lld2x1515 在 2003-9-15 8:51:42 发表的内容
克兄的分析果然精辟
您也很喜欢富的贝九吗?

古典音乐和足球是我的业余爱好的全部,年纪增大后,音乐占的比重更加大了。贝九,我听过很多版本,我最不喜欢的是卡拉扬的版本。
TOP
19#

我知道拜鲁伊特头版的编号应该是EMI CDH769801-2这张吧,但恐怕已难找到了。现在可见的都是这个再版的。
至于LP,我不玩的,不过也想见识一下,不知哪位有的DX能上个图。
TOP
20#

富特文格勒是历史录音之中的首选,其中的深度足以掩盖录音的不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