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最佳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7730|回复: 20
11#

felixcat 在 2003-9-4 20:40:05 发表的内容
zjize 在 2003-9-4 19:32:23 发表的内容
这可不一定。拉威尔的《波莱罗》,作者自己指挥时用了16分钟,而有一次居然有名指挥的版本只用了14分钟多,拉威尔事后向他指出这点,没想到那指挥认为拉威尔不懂自己音乐应该有多快。
而且,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大多是14分钟多的版本,呵呵。


这位指挥就是Toscanini 。

对!!
TOP
12#

这编和阿龙那编相映成趣,大家不妨对照着看一下。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4733&ntypeid=11
TOP
13#

你真的觉得拉宾的演绎缺乏歌唱性?可能是我听的版本比较少,在我听过的阿卡多,帕尔曼,莫洛娃,谢林,格雷米奥,佛兰西斯卡缔,沙汉姆这些版本里面,我却觉得他的长处正是“歌唱性”而非一味炫技求快,看来各人的听感也不尽相同。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14#

zjize 在 2003-9-4 19:32:23 发表的内容
这可不一定。拉威尔的《波莱罗》,作者自己指挥时用了16分钟,而有一次居然有名指挥的版本只用了14分钟多,拉威尔事后向他指出这点,没想到那指挥认为拉威尔不懂自己音乐应该有多快。
而且,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大多是14分钟多的版本,呵呵。

另外,许多乐曲,音乐家自己指挥的往往失败,成功的反而是别人指挥的,老柴的第6,比才的卡门就是典型。
TOP
15#

都是各花各眼,我们只能视为一种参考罢了。

其实不会有一人独大的“最佳”,通常都会是“之一”。
TOP
16#

收藏家着重的是藏,并非一定要听,所以重量不一定重质,而且“物以稀为贵”往往是收藏家最看重的一点,可是“稀有”并不是“最好”,就像拉宾,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是最好,可他的CD绝版了,所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既然要努力搜寻,当然要给自己一个让自己可以相信的理由,于是乎,拉宾成了“录音好”、“演绎好”,似乎无可替代的帕格尼尼演奏者,但我怀疑,台面上说他好的人,自己心里真的如此认为吗?
这方面还有许多例子,更不说商业上疯狂炒作的那些“天碟”啦。
带自己的耳朵,还要相信自己的心,音乐才会真正让我们感动,不然听唱片干吗?难道因为别人说好,而且是“名家”说好,我们就一定要觉得好么?
相信自己的感觉吧。
TOP
17#

只有权威版本,没有最佳版本。因为一些版本是权威评的,普通乐迷只好听“权威”的指点啦。
音乐欣赏也不是大众的艺术,要相当的文化素养啊
TOP
18#

听着好就得
TOP
19#

不同指挥家对作品的演绎不同正如不同翻译家对名著理解度不同,以致翻译风格、字句的斟酌、把握等方面都各不相同。
因此,“最佳版本”是对个人喜好和音乐社会认可的权威度相较而言!
TOP
20#

我现在不追求“最佳版本”。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特点。自己喜欢的就是“最佳版本”。
也许永远也找不到心目中的“最佳版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