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9486|回复: 41
21#

leslie 在 2003-8-15 10:44:55 发表的内容
我说鲁迅根本没想过那么多崇高的东西,都是乱写的。都是老师硬把他的文章说成是革命的。

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更多的情况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远多于能被读者感受的,但这里所说的文学作品要除外琼瑶,三毛,罗兰之类的作品。
TOP
22#

印象画家德彪西说过“音乐只为聆听而存在”。
听他演奏的巴赫作品《哥德堡变奏曲》时,那低声的吟唱,始终冲刷着自己的灵魂,心灵的撞击使人产生幻觉,是否正与上帝对话,虽然无神,但我信他,“上帝”钢琴大师古尔德。
最后编辑听吧
TOP
23#

对于音乐的欣赏,一开始我常想知道作曲家“说”了什么,如果一部作品在欣赏前没看过相关的作品赏析文字,经常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我更关心的是自己“感受”到什么。
TOP
24#

整部作品中最能吸引听者的无疑是来自第三乐章,谐谑曲与进行曲奇妙的结合把作品推向了高潮,集结和出没、涌现和飞逝,展现出纷纭复杂的色调,听过实在过瘾!在第四乐章中,那个更活泼、更急速的主题无疑是整部作品的最后一个色彩所在。而随之而来的便是那下行的旋律,幽暗而悲哀……天啊,我忽然意识到在我将来要回归天国的那个时候,路上又多了一段送行的安魂乐章了!

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开始湿润,我赶紧闭上双目,耳际响起的是那一步、一步……


以上一段文字是我自己在三年前参与一个论坛上关于听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讨论时所谈的一点感受。这回竟因为萝卜你的帖子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很奇怪,现在却找不回当年的这种感觉,或许是世俗的烦嚣,冲刷着往昔的宁静。
前尘旧事总是那么的教人回味。
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莫怪。[em9]
TOP
25#

老一辈的作曲家总是紧紧地跟着主题的低音部。
——低音部实际的主题———自始至终。
贝多芬把旋律、和声和节奏变化的多美。
可这又不禁使我想到,我们这些现代人“包括你我”对主题搬弄的过份,我们不但对主题毫无创新,相反,确把它弄得很累赘,以至旋律难以使人识别。
最后编辑初哥!
TOP
26#

李源兄,不要太感怀啦,你能挺过来,并生存、发展到如今,还在网络上认识到不少支持你的朋友,更获得商机,也是幸事啊。努力啦![em26]
TOP
27#

读书时,跟GF分手,听了2个礼拜的<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TOP
28#

前几年响应国家号召,(海印关闭),赋闲在家听张学友唱(大丈夫)男儿一生要经过多少失败与心焦(大概),想到操劳贫苦一生的老母,想到......     不禁.....
TOP
29#

听到我自己想要的感觉
TOP
30#

记得有一次音乐台的古典音乐节目介绍马勒的第9,看完了还是不能理解,的确有点深奥难懂,大概这就是古典音乐的魅力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