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访者:LEO,即冯炜国(香港著名录音师、发烧友,现任飞利浦-纬讯SACD制作中心首席工程师)
谈话时间:2002年11月30日
对象介绍:
有一张曾经名震中外的中国打击乐天碟,是资历比较老的“发烧友”和中国音乐爱好者们都非常熟悉甚至人手一张的,那就是《绛州大鼓》(编号WMP GCD 010)!这款以山西新绛(即古“绛州)历史悠久的传统打击乐为内容的中国乡土音乐代表唱片,凭借历久不衰的鼓乐作品、庞大威武的演录阵容、绚丽多姿的音响色彩以及凌厉的动态、宽广的音场、逼真的质感、恰如其分的平衡度,向全世界展示了迷人的中国音乐精髓魂魄,同时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提供了一桌音乐性与音响性俱臻完美的HI-FI盛宴!担纲负责《绛州大鼓》的录音、监制及后期制作等全盘工作的,就是香港著名录音师兼老资格“发烧友”、现任PHILIPS-WAVEMOTION香港SACD中心工程师的冯炜国先生。冯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专业人士,在录音界和“发烧”圈中名声赫赫,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的英文名“LEO”。LEO的成就可不只是一个《绛州大鼓》可以概括的,多年来,他在录音制作、媒体传播、SACD推广以及他自己所喜爱的摄影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建树•••
交谈内容:
(文中以“T”代表我本人,以“LEO”代表冯炜国先生。)
T:LEO你好!内地很多“发烧友”和唱片收藏家都很熟悉你的名字,熟悉你是因为你录制的唱片和你在HI-FI“发烧”领域的一些声望。你觉得你自己成就最大的是在录音方面还是在HI-FI音响的发展、研究与推广方面?
LEO(笑):我看我也没有什么“成就”可以谈,但是我自己很喜欢音乐。就是因为喜欢音乐,当年我才开始玩HI-FI“发烧”。但“发烧”以后我就觉得找不到一个方向——究竟什么是“好声”?什么又是“不好声”?•••就为了这个疑问,我就去学录音。学录音我可以了解各种真乐器的特性,了解它的本质,学了录音以后我觉得有很多方面可以发展。做录音以后我也遇到了很多好东西,在山西绛州看到鼓队,在云南丽江听到纳西古乐,我觉得这些中国音乐都应该录下来推广到国外去!所以,相比之下,我喜欢录音更多一些!虽然“发烧”我也是非常喜欢的,但录音和音乐是发烧的“根”!(T:有好的音乐,有好的录音,人们才有“发烧”的可能!)对,就是这样!我自己比较喜欢录音,就有机会把中国的文化带到外国去!
T:你是在哪里学的录音?
LEO:开始我是到STUDIO录音室学习现代的方法,也就是多轨录音。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是觉得不够好。以前威金森(WILKINSON)、罗伯特•怀恩(ROBERT FINE)他们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录音真是太棒了!所以我就在摸索用什么方法录更好•••原来威金森和罗伯特•怀恩是用两个咪到四个咪,不多,把咪放在最合适的地方,乐队听得很清楚,而且整个空间的回响也在同一个时间收录,这样就好象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一样!我就觉得这个方法好,就要学这个方法,但是学这个很难!因为没有老师可以教我,所以只有我自己用心学,花时间去磨练•••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掌握了摆咪的方法,因为没有老师教,这些都只有靠自己摸索!
T:那你有没有以哪位录音师作为仿效的榜样?
LEO:有,是罗伯怀恩,就是录MERCURY“水星”唱片的录音师,还有威金森,录过LIVING STERE0系列的•••我觉得他们的录音方法是最好的!当初我找他们的唱片来听,就是因为他们名气大,而且我发觉他们的唱片在美国卖得很贵很贵,一张原版LP要几百块美金。我就奇怪了——他们的唱片怎么卖这么贵?我就好奇地买了一张便宜一点的LP听一听,听完后觉得他们的确是太厉害了!所以后来我就学他们的方法。他们的方法其实就是比较原始的STEREO立体声,是单点录音,用一只STEREO立体声咪或者两个MONO单声道咪都可以。
T:用两个MONO咪的话,就是很简单的AB摆法吧?
LEO:是!看上去好象很简单,但是如果要录得很“发烧”,要把整个音场宽度、层次以及每个乐器的位置都能再现出来,那就很花工夫了!
T:那你在咪的选择上有什么讲究吗?
LEO:那当然是越贵的越好!但是再好的咪跟我们的耳朵还是差得很远!(T:也就是说咪拾到的声音和人的耳朵听到的乐器声音还是差得很远!)对!录什么东西用什么咪,中间还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录打击乐,B & K的咪是最好了!如果录弦乐,那就是森海塞尔和旧的AKG更好!录什么乐器、录什么乐队在不同的空间都很有讲究。可能有的空间是很干的,有很硬的墙,所以选咪比较困难一点!我买咪买得很多,每次就买一对,这一对必须一起买,不能单只买。单只买的话可能两者会有差异。(T:也就是说如果作测试,用示波器看的话两只咪呈现的波形应该是一样的!)对对,波形要一样,你讲得对!所以我们买的时候一定要配好对!
T:你今年贵庚了?从开始录音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LEO:我已经50多岁了!从学录音到现在有15年,但真正自己干录音大约是11年吧!
T:可以列举一些你录的唱片吗?
LEO:《绛州大鼓》我录了几遍,云南纳西古乐我也录了,是为我自己的厂牌“纬讯”(即WAVE- MOTION,《绛州大鼓》也是由它出品的——作者注)录的!还有二胡演奏家T晓南的《蓝》,还有其它很多,包括孔祥东啊,许可啊•••我跟许可到日本录过3张,他的第1张对外推广的CD也是我录的!孔祥东也是!推广之后,孔祥东就跟美国BMG签了约,因为那一趟我也带了美国BMG的老总来。许可也跟日本的BMG签了约•••我觉得这样做对中国的艺术家有一个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的工作价值的一点体现•••
T:你自己小时候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
LEO:其实我什么都听,但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歌剧。还有新的NEW AGE音乐我也喜欢,但不是比较POP通俗化的那种,而是许多名家用WORLD MUSIC“世界音乐”的方法做的•••这种音乐家德国有,美国有,英国也有,但他们已经脱离自己国家的音乐,只留下一点点自己国家的音乐元素,但是他们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所以“世界音乐”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音乐!
T:作为一个录音师,你有没有想过要去世界各地采风?有没有去采集一些素材,比方说你带上一台采样器去采样?
LEO(笑):到现在还没有这样想过•••因为要“发烧”,要录音,要做自己的网站www.yohifi.com,而且现在还搞了一个SACD中心•••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多了!还没有把自己的心定下来,好好想想再干些什么•••
T:你什么时候开始做SACD中心的?
LEO:PHILIPS公司的代表到香港后跟差不多所有的STUDIO录音室和所有的制作人见过面,那次我也去了。想不到那时候他们就决定要在香港成立一个SACD中心,而且后来他们还选了我!他们是这样考虑的——SACD中心在远东只有一个,而且是在日本东京,还有就是在美洲和欧洲,其它地方就太少了,在香港也应该有个中心!所以我和PHILIPS签约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所有新的录音做DSD,把所有录音用DSD系统录下来,还有就是把以前旧的很好的录音用开盘机转到DSD的系统里,而且在同一个时间我还会把声音调得很好!当然,具体怎么调还要看内容是什么!如果是古典,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它做得更真实、更接近于原声;如果是POP流行音乐,就要把它做得动态很大;如果是“发烧”的,那就不用说了,一定要把它做得很“发烧”很“发烧”•••
T:这个SACD中心是不是PHILIPS独家的?跟SACD技术的另外一个合作开发者SONY有关系吗?
LEO:这个SACD是PHILIPS自己的,跟SONY没关系!SONY有自己的中心,在东京有,在美国也有。PHILIPS的SACD中心比较多,整个欧洲有10个。现在在全世界,SONY和PHILIPS的SACD中心加起来也只有21个!
T:都只是SACD处理中心,不是生产线?在香港有SACD的生产线吗?
LEO:都只是中心!目前在香港还没有SACD的生产线。我已经跟PHILIPS提议过,在香港设一条生产线最好!
T:你做的SACD品种一般在哪里压片生产?
LEO:在欧洲,在德国!
T:在封套上标注的是“MADE IN EU”(欧盟制造)还是“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LEO:是“MADE IN GERMANY”!
T:你自己喜欢录交响乐还是室内乐?
LEO: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录最地道的中国音乐!我是中国人嘛!
T:在你录的唱片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张?
LEO:是《绛州大鼓》!
T(笑):这是你的成名作!
LEO:其实这个绛州鼓乐团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么久了我们中国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好乐团!所以我们做录音的应该多做一些好事,多推介一些好的乐团•••现在我们还在找其他好乐团•••我录下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是在音乐市场上,越是讲音乐、讲艺术的唱片越是卖得很少,几乎每一个品种都会亏本!《绛州大鼓》是很音乐、很艺术的,但同时它又很“发烧”,就因为它“发烧”,所以我们卖得很多!但是这一类的题材不好找•••
T:绛州大鼓可以说是中国打击乐的一个代表。你觉得它跟日本的“鬼太鼓座”比起来怎么样?就CD而言,《绛州大鼓》跟日本JVC出的“鬼太鼓座”专辑CD《富岳百景》、《怒涛万里》等等比起来又怎么样?
LEO:其实我蛮喜欢“鬼太鼓座”这些录音,因为它们代表了日本的文化,而绛州大鼓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很难说是更喜欢哪一个•••但是如果从鼓乐技术这方面来考虑,绛州大鼓的鼓技比“鬼太鼓”的要高很多,技术的运用比“鬼太鼓”要强,“鬼太鼓”的其实很简单!但是“鬼太鼓”的鼓手比我们的绛州大鼓鼓手训练得要好,他们打起鼓来心神很投入,包装得也好,如果看他们的DVD,会觉得“鬼太鼓”比绛州大鼓好看,但是如果主要听音乐,听打击的技术,绛州大鼓比“鬼太鼓”要高很多!所以两者不太好比较!都是不同文化的代表!日本的很多艺术都是中国唐代传过去的嘛,它们的“根”在中国!但是过了一千多年,它们有了自己的特色,跟我们现在的有所不同•••
T:作为一位优秀的录音师和资深的“发烧友”,如果要你向广大“发烧友”、音响音乐爱好者推荐的话,你会推荐什么很棒的录音呢?
LEO:差不多20年了,我已经向大家推荐过很多很多!其实我的推荐比起别人来要特别一点——我注重内容甚于音质,依我看来,音乐是最重要的!如果录音很“发烧”,但内容很空泛,那我是不会推荐的!最重要的还是音乐本身内容安排和演绎好不好,如果安排不好,那这样的唱片再“发烧”也没用!
T:最近你自己有些什么工作计划吗?
LEO:在录音方面短期内暂时没有什么新的计划,因为一直忙着SACD中心的事,替人家做母带处理。但是,接下来会给王晓南、给绛州大鼓录新的唱片,因为他们又有新的作品!马来西亚本来有个录音我要去,结果还是太忙了,没有去!马来西亚那个录音也是很特别的,他们把MULTI-CHANNEL多轨录音母带给我,我在香港给他们混音跟调音•••有了SACD中心以后太忙了!
T:你对现场演出录音的兴趣浓吗?
LEO:是啊,我觉得挑战性很大!现场录音很难的!其实我自己的录音在录音室里做的很少,差不多所有录音都是在现场做的!流行曲的现场录音蛮好玩的。我们通常要跟调音师合作,但调音师的要求跟我们不同,他们要求的东西传统一些,跟我们要的不同!并不是我自己要向难度挑战,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在这个基础上,用什么办法能做得最好?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学一点!如果我能把流行音乐的现场录音做得很好,那么其它录音我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现场录音的要求比录音室里的要高很多,如果失手,就没得救了,因为不可能推倒重来嘛——只有一个机会!我觉得现场录音的时候音乐内容最好,演奏家和乐团的情绪状态都非常好,跟录音室不同!可能他们在现场的演奏会出一点错,但很真实!
T:你作为SACD母带工程师,可以比较一下SACD和DVD-AUDIO吗?你认为在双声道立体声前提下,哪一个更好?如果从MULTI-CHANNEL即多声道方式来考虑,哪一个又更强一些?
LEO:我自己喜欢用单点录音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可以把现场的残响录进去!如果是多声道方式的话,所有的咪都摆得距离很近,那泛音就没有了,即使你能听到那也是假的,因为那是用REVERB机器弄出来的!我觉得这不够真实!
T:现在的多声道MULTI-CHANNEL技术,它的环绕声道实际上都是后期用数字技术做出来的,不可能是在现场同期录下来的!
LEO:是啊!我就不太喜欢,即使做得再好,它也会有假的东西在里头!所以我还是喜欢现场录音,把现场的自然残响同时录进去!总的来说,我自己喜欢双声道立体声,如果是现场录音,我喜欢多声道。以前只有双声道的时候,如果观众鼓掌拍手,就会体现在乐队后面,跟现场的真实情况有分别,其实它应该是包围你的,你的前后左右都应该有掌声•••所以,如果是现场录音,我一定喜欢多声道,如果纯粹是听音乐,我喜欢双声道!其实在两年前我已经开始用DVD-AUDIO去录音,但是它的软件和硬件发展都很慢,所以我的录音虽然已经有,但是没有去做成DVD-AUDIO唱片,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后来搞了SACD以后,我觉得没办法了,因为SACD唱片到现在已经有3000多个品种,每一个大公司都在大做SACD,很多很多•••像ROLLING STONE乐队一个单子就100万张,另外一个单子翻单又是100万张,可以说SACD大势已定!所以我也很高兴到SACD中心!
T:大家都知道你喜欢摄影。“雨果”老易的第一个好像机“独眼龙”就是从你手中转让出去的吧?
LEO:其实,在买我的像机以前,老易已经是个摄影家,只是后来很久没摸像机了!那次去我家里,他看到我的像机,说:“啊,这么棒!”我就说:“你喜欢就拿去啊!”那是一台蔡司的CONTARAX,旧的很古老的机器。其实,一直到现在,新机器还不如老机器,原因不在于机身,而在于镜头的玻璃,因为以前的玻璃是风干的,而现在的玻璃不是,是用新的材料把它搞出来的,所以跟以前的玻璃没得比!所以,没办法,现在我如果拍动态的东西就用新的像机,如果拍静态的,就用旧的像机•••
T:你一般拍些什么内容?得过些什么奖吗?
LEO:拿奖我最高拿过两种,一种是动态的,也就是画面是动的,另一种是我在玻璃外面用颜色去画,出来的效果像油画。我参加过“世界摄影十杰”的比赛,拿了奖,那次有世界上100多个摄影沙龙参赛!在中国内地也有!有个日本富士举办的“中国摄影十杰”比赛我也得了奖,很幸运!我小时候学过画画,喜欢油画和山水画。有这个底子搞摄影就比较容易,摄影时构图的意识会比较好,会有概念!其实对音乐来说也是,因为我喜欢美的东西,所以我对音乐的感受是很新的!
T:现在你是个职业的音乐制作人。对这一行你会不会厌倦?你工作的时候接触那么多的音乐,回家后会不会不愿再听音乐?
LEO:不,我不会厌倦!我回了家还是想听音乐,特别是歌剧!
T:你的唱片收藏多吗?
LEO:LP有6000多张,CD有1000多张•••6000多张LP都是歌剧的!
T:我知道你跟内地的同行——唱片界的以及传媒界的——交流很多,合作也多。你感觉跟北京的邵军(著名录音师,现任北京音乐台台长——作者注)他们合作得怎么样?
LEO:非常好!差不多每个方面都很好!第一我和他们很快可以交朋友,第二我们的专业方向是相同的——单点录音,用咪力求少•••我们的交流是很愉快的,大家谈得来,也可以交朋友,我觉得非常好!
T:邵军录的那张《神驹》你听过吗?
LEO:听过!我觉得非常好!在内地,很多人录音在平衡方面有个习惯,就是把高音做得很多!后来我们交流很久以后,邵军就没有按照传统的习惯,而是以“真”为原则,没有刻意去做多高音。当然,用一只咪做现场录音也会有风险——万一那只咪出了问题,那就什么都录不上了!
T:你在音响专业媒体方面也做过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比如你以前办的《音响之路》月刊,还有你现在正在做的音响网站www.yohifi.com。你办这些媒体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呢?觉不觉得辛苦?
LEO:我办《音响之路》杂志也好,办网站也好,只是想给喜欢音乐的“发烧友”们做一些事,没有考虑要从里面赚多少钱!所以原来的《音响之路》里面广告很少的,因为我不想为广告而改变我的杂志的味道!至于网站,我现在倒是感觉自己办得太早了!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看纸质媒体,我本应该过那么两年再办网站的!(笑)
(作者注:LEO的YOHIFI网站现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