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PENDOR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声音! [复制链接]

查看: 86983|回复: 169
31#

多谢弹弓兄的支持鼓励,我会再寻找其它题材写写的。毕竟现在某些音响品牌头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和神话,敢说真话的人不多,能全面去看问题的也不多,有些人是“盲人摸象”——看到了某一方面就以为把握了全部。
TOP
32#

阿泰 在 2003-6-20 10:21:32 发表的内容
不吐不快兄:我下面的描述你认为可以吗?

XX箱非常全面---它
低频扎实又宽松,中频清澈而浑厚,高频亮丽带柔和......

哈哈!!!!!!!!!!!!!!!!!!!!!!


有没有这样的DD:低频凝聚,中频甜厚而有分析力,高频亮丽不刺耳
TOP
33#

不需要动电源线了?跟他讨论过超高音问题,用哪个型号超高音?
TOP
34#

hhh 在 2003-6-20 10:47:52 发表的内容
再精妙的招式亦有破绽,再高价的音箱亦有缺点,限于形式、限于材料不可能有真正全面无个性的音箱系统。最多只是播啥像啥而不可能播啥是啥。相对而言,思奔达并不高价,当然有缺点,只是让一个中年美妇扮娇滴滴的小姑娘或扮阿诺斯瓦辛格实在是难为她了,菜刀不去切菜去削水果,扬短避长,何苦呢?另:请问阿泰多大了?你在张国荣那帖中的论断可谓一语中地、悟性奇高啊!呵呵………不简单啊!

哪一贴??
TOP
35#

kick 在 2003-6-20 10:34:40 发表的内容
应该可以配出这样的DD,我的追求目标也是这样。

我追求的远大目标是---共产主义!
TOP
36#

VV 在 2003-6-20 10:31:33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3-6-20 10:21:32 发表的内容
不吐不快兄:我下面的描述你认为可以吗?

XX箱非常全面---它
低频扎实又宽松,中频清澈而浑厚,高频亮丽带柔和......

哈哈!!!!!!!!!!!!!!!!!!!!!!


有没有这样的DD:低频凝聚,中频甜厚而有分析力,高频亮丽不刺耳

试试大乌托邦吧,如果预算有限,MAZZO UTOPIA也行。
TOP
37#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012455034013.jpg[/upload]
仲有,我行鴨寮街時見到一個超高音單元,Made in Spain,同JBL 2402 一樣,
才$380,JBL 2402 賣緊$9000,但一樣要加好多野,但我唔識 DIY ,請問要加
邊隻電容同電阻
我想用來聽小提琴,空氣感好D!
$380 in 1, $720 in pair ! 試聽過,用 1m 電熔,無用箱都OK,店東話要試
多 D 電熔去夾聽至好!
我好想買,但怕唔識整!
唔記得左個名,近西九龍廣場,有間專賣 XLO AQ 線旁邊![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01247618330.jpg[/upload]
香港我唔知邊有得賣,但是如果在
          日本買二手連運費約 6000 元左右,不過
          几難找到.  
Thanks各位
之前見過朋友又是用 IB 1、加左先x超高聽歌又真是正好多!
都要煩老友在日本買、希望找到 La
TOP
38#

kick 在 2003-6-20 10:41:46 发表的内容
不需要动电源线了?跟他讨论过超高音问题,用哪个型号超高音?

有TANNOY、ELAC可供选择,但新货价钱都挺高,二手又少、可遇不可求。
TOP
39#

hhh 在 2003-6-20 10:47:52 发表的内容
再精妙的招式亦有破绽,再高价的音箱亦有缺点,限于形式、限于材料不可能有真正全面无个性的音箱系统。最多只是播啥像啥而不可能播啥是啥。相对而言,思奔达并不高价,当然有缺点,只是让一个中年美妇扮娇滴滴的小姑娘或扮阿诺斯瓦辛格实在是难为她了,菜刀不去切菜去削水果,扬短避长,何苦呢?另:请问阿泰多大了?你在张国荣那帖中的论断可谓一语中地、悟性奇高啊!呵呵………不简单啊!

hhh兄所言极是,在下佩服!
你过奖我了,在下比谭校长少一岁,24啊:)
TOP
40#

不吐不快 在 2003-6-18 13:55:40 发表的内容
            Spendor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声音!

Spendor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终在全世界受到冷落,在什么地方都卖不动,即使在颇受关注的中国,Spendor的销售也只是“叫好不叫座”,根本与B&W、Dynaudio这样的大牌子不可同日而语,相信每个卖Spendor的商家也是心知肚明。
Spendor的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声音落后了——频段窄、音染大,无形中令你听少了很多东西,也被扭曲了很多东西。而B&W、Dynaudio则适应了数码技术的发展,频带向两端拓展,细节丰富、动态凌厉,代表了一种先进声音发展趋向、因而在全世界均受到广泛欢迎。
我知道这贴一出,必定遭到Spendor卫道士们铺天盖地的“砖雨”,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吐不快!
也许有些人会搬出者如“音乐味”、“艺术性”之类的观点来反驳我,但我认为这些只是你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能说明Spendor就不是一种落后的声音。这就好象你可以认为唐装衫很有内涵,代表中国文化精髓一样,然后就穿着它在大街上招摇、展现着个人独特的“品味”。也许唐装衫是有文化内涵的,但你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因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呀。
目前,Spendor经营异常困难,虽然它的传人Derek Hughes虽然作出很大努力,但仍然无法扭转Spendor的颓势,以致到了四处求人收购的地步,Derek Hughes本人最终也离开了Spendor。事实上,与Spendor类似的传统英国箱,因不适合时代的进步,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Rogers、Celestion早已死掉。与Spendor历史类似的Harbeth也曾一度关闭,其主脑人物Allan Shaw也离开了Harbeth。直到近年来Harbeth被他人收购后才有所起色。当然,Harbeth也学精了——HL 5加超高音,也推出了音染较小、动态更大的Monitor系列。其它老牌英国箱显然也认识到自身原有问题,像Tannoy、KEF等纷纷注重拓展高、低两端,其标志就是加上了超高音,以适应SACD、DVD-Audio等新的数码格式的要求。相比之下,那些“先知先觉”的新派英国声的代表们像B&W、AE、ProAC、PMC、Wilson Beneash等由于注重频带及动态的拓宽,反而还活得更好。这样看来,始终“顽固不化”的英国箱就只剩下Spendor了。
不过,Spendor这种“中间厚、无高无低”的音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其合理性的。因为当时人们主要听的是LP和磁带,这两种软件在高、低两端都存在较严重的本底噪声,而Spendor这种声底正好可以掩盖软件的缺点,听起来会较悦耳。稍后CD刚出来时,由于数码技术不成熟,CD在听感上存在尖、硬、薄的现象,Spendor那种慢吞吞、含含糊糊的音色正好还可以发挥“余热”。但时至今日,CD已经发明了二十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格式的涌现,不要说SACD、DVD-AUDIO,就是CD也比当初有了明显进步,高低两端不仅延伸得更好,而且声音也不乏圆润厚实感,可以带来更真实的重播效果。一句话,数码技术的进步已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细节,带来更强的临场感。但暮气沉沉、固步自封的Spendor却把高、低两端的信息统统砍掉,剥夺了你获取这部分信息的权利。但我们部分发烧友就是不明白这点,总是想通过换线来改善Spendor的通透度,通过换功放来增加Spendor低频的量感和冲击力。但Spendor天生就是通过分频器cut掉两端,不信你自己看看Spendor自己测试的频响曲线就知道了,你的这些努力怎么会成功?于是就有了“SP100难推之说”。许多发烧友愣是不明白、也不相信Spendor厂用Audiolab就能把SP100搞定,觉得非要用Krell、Mark Cevinson、GRYPHON之类的机子才行。其实我们都错了,Spendor厂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他们最了解SP100——SP100根本不是用来爆的,也不可能爆,它就相当于一只大书架箱,发出一种松软、懒懒的声音,让你听起来比较舒服。也许你还寄希望它那只12寸的低音单元,但老实告诉你吧,这只单元根本不是用来获得足够的量感和延伸的,它只是为了增加中频的厚度。从单元的结构及分频器的设计均可明显看到这点。刚开始我也是不相信,还以为SP100能爆。谁知和某一使用Scanspeak低音单元的国产箱一比,播放Telarc的《春之祭》时,SP100的低音真的是乱得一塌胡涂、惨不忍睹!
Spendor真的是落后了,它代表一种没落的英国贵族文化,而B&W、Dynaudio却是代表了今后音箱的发展趋向。如果你是欣赏这种文化,那悉听尊便。但如果你还寄望从Spendor身上获得更充分的高、低频信息,想听到更丰富细节的话,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由95年开始,我从S20玩起,历经3/1P、1/2、SP100,一直在作尝试,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结果是——“No way!”
一气呵成,当有疏漏之处,欢迎继续拍砖!
精彩,请多写这样的好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