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说刘欢的那张新专集会在台湾卖动吗? [复制链接]

查看: 5007|回复: 7
1#
呵呵 开口就红军红军,WW肯定又会大骂说这是赤匪在搞文化统战!
分享 转发
TOP
2#

(转帖)有“枪手”嫌疑,但基本比较中肯。本人喜欢《映山红》、《怀念战友》、《爸爸的祝福》。
刘欢,六十年代生人;刘欢,《六十年代生人》。

  六十年代生人,同一句话,是刘欢的新专辑名称,也说出了他出生的年代。老实讲,刘欢的音乐我一直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这回看到他的新专辑却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或许正如他说的:“六十年代,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的人说可能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对那个年代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们总想窥视那个年代,之于我,音乐便是最好的形式(当然,毫不犹豫的买下它也是因为正版CD仅要10元的关系)。

  生于80年代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刘欢口中的“癫狂的时代”,但是总觉得那个时代的歌我也听了不少。可是直到拿到唱片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是我所陌生的,甚至连那些我认为我应该熟悉的也开始变的陌生了。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聆听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用一颗出生于80年代的心。


  映山红(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词:集体作词 曲:付庚辰 编曲:三宝

  这首歌应该是整张专辑中我们这一辈人最熟悉的了,因为大家都看过《闪闪的红星》,因为清楚的记得潘东子。虽然这部电影我记得不是那么真切了,但是剧中的歌曲确实记得清楚,《红星闪闪》、《红星照我去战斗》,还有这首《映山红》。一直觉得这首歌是属于女声的,男声唱来难免生硬,可是当低沉的弦乐一响起,我就知道,我已经被感动了。刘欢用一把融进了无数情感的声音把我们带进回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一毛钱一场的电影,但是我却由中想到了我的童年,露天电影院中的《闪闪的红星》。

  亚非拉
  曲:乌斯满江 编曲:捞仔

  我不记得我以前有没有听过这首歌,但是我知道的是,刘欢的这首《亚非拉》让我听来绝对是一首新歌,虽然歌名是那样的熟悉。张狂的鼓点,动感的节奏,给着我们绝对属于新时代的感觉,而非60年代。大段大段的经过电音处理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那样惊喜,搭配着专属于那个年代歌词听起来竟有着矛盾的协调。喧闹而不吵杂,动感而不凌乱,《亚非拉》给我这样的感觉。

  怀念战友
  词:集体作词 曲:雷振邦 编曲:三宝

  “这是一首我挚爱的老歌”,刘欢如是说。好巧,这也是我喜欢的一首老歌。甚至现在去K歌时还经常点唱。一首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作品用简单的钢琴开场,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却又那么的亲切自然,而随着副歌部分加强的鼓声又那么恰如其分的渲染了歌曲的感情。中段的冬不拉弹奏则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另一番景象,那么熟悉又陌生。而强劲的鼓点来结束全曲,更是让人感到震撼。战友之情我不曾体会过,但是我能深深感受到刘欢歌声中怀念战友的情怀。

  爸爸的祝福(《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插曲)
  词:白仁俊 曲:李学范 编曲:三宝

  这是我完全陌生的歌曲,不过文案里的一段话却是熟悉的:“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楼漏抱抱,朝鲜电影又吵又闹”。这句话总忍不住会心一笑。既然没有听过,就当新歌来听,歌曲的编排采用了简单的木吉他作为主音,听起来清爽而清新,中段及夹杂其中弦乐在适时的渲染情感,听起来是那么的动人。听着“父辈”们唱着这样的歌曲总是让人感动的,尤其刘欢在尾段的哼唱更是让人忍不住闭目陶醉。

  喂鸡
  词:王志安 曲:王健 编曲:孟军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恩,这个真的比较难形容,初次听完让人忍不住狂笑出声,难怪那英和韩红不约而同的说着估计是刘欢自己想原幼儿园时的梦想呢。歌曲充满了童稚,简单的歌词让人不禁想起自己快乐的童年,那是现在的这些孩子们再也体会不到的快乐了。虽然生于80年代的我也体会不到六十年代生人的快乐童年。编曲方面采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听起来欢快而愉悦,尤其是合成音和RAP的加入使得歌曲听起来更是有趣。烦闷时,听听《喂鸡》绝对没错。

  翻身农奴把歌唱
  词:李坤 曲:阎飞 编曲:孟军

  这应该也是专辑中广为人知的一首作品了。歌曲开始时用电音开场,让我实在担心会把歌曲中那种辽阔的美感毁灭掉,可是当刘欢的歌声一出现,这种担心就立刻消失。在现代音乐的编制下。刘欢辽阔的歌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那个神秘的雪域高原,而中段引入的风雪声,更是让我们仿佛走到了雪山脚下,让人遐想无限。整首乐曲结束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编排是如此的适合这首歌,而刘欢的歌声又是那样辽阔清亮。

  台湾同胞
  词:于宗信 曲:覃兆邦 编曲:捞仔

  祖国统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期盼。在今天看来,虽然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歌曲,台湾同胞也越来越了解祖国大陆,但是我们依然相隔两岸。于是,这首歌从60年代唱到了现在。歌曲的开场不久后就加入了和声,听起来是那么的舒服。饿随着刘欢的歌声的加入,和声变的低沉起来,若有似无的贯穿始终。当“台湾省”三个字滑过耳边的时候,心似乎被什么触动了一下,那一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刘欢的歌声是那么的有感染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

  一朵鲜花(音乐电影《阿诗玛》选曲)
  词:葛炎/刘琼 曲:葛炎/罗宗贤 编曲:叶小刚 女声:宋祖英

  估计像我这个年纪的,把电影《阿诗玛》完整的看完的没有几个,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看过,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对于里面的音乐,很多人都很熟悉。流畅的吉他是始终伴在耳边的声音,而大提琴的低沉音色又是那样清晰,偶尔加入的三角铁是那样的清脆悦耳。一个华丽而唯美的编曲,应和着刘欢和宋祖英珠联壁合的演绎,让人听起来是那么的迷人,我们似乎也被带进了阿诗玛的爱情故事中。

  草帽歌(电影《人证》插曲)
  词:西条八十原 曲:大野雄二 编曲:捞仔

  刘欢说:“真难以想象,我们最早对英文歌的兴趣,却是被一些公认为英语发音不太好的日本人带动起来的”。虽然出生在80年代的我不是这样,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小时侯听到的最多的英文歌一定是这首歌。采用BAND LIVE的编曲,听起来是那么让人热血沸腾,远远迥异于原唱,听起来张力十足。虽然我不记得电影《人证》的内容了,但是我却可以清楚而完整的唱出这首歌,想起父母在看电影时认真投入的表情。

  《映山红(五重奏版)》
  词:集体作词 曲:付庚辰 编曲:三宝

  《映山红》的曲调再一次出现在耳边,由此可见刘欢对这首歌的喜爱。开场还是弦乐,不过在弦乐中吉他的弹奏始终萦绕耳畔,听起来十分清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小提琴的交互使用,让人惊艳。中段的大提琴音色低沉有清爽的吉他形成反差,十分抢耳,而且层次感十足。大提琴悲怆的基调让后段小提琴的音色突显,让人跳脱沉重,感到自然舒畅。结尾时,主音再次回归大提琴,让人回味良久。相对于开篇的《映山红》,我更钟爱五重奏版本的《映山红》,因为她更让人动容。


  乐声结束了,可是心却依然荡漾着。虽然我没有出生在六十年代,但是刘欢用现在的音乐手段让我听到了那个年代,那么的叫人感动。那个时代不是我熟悉的,那个时代的音乐有着她深深的历史烙印,但是好的音乐是让人铭记的。刘欢说:“向老一辈音乐家致敬!感谢他们在那样不可思议的年代里为我们所留下的”。我们要说:“刘欢,谢谢你!谢谢你让你的同龄人感怀,让你的同龄人的后代感动。”

  “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因为有人在,因为有音乐在”。因为刘欢的《六十年代生人》,我信了!
TOP
3#

卖不动,因为不准卖
TOP
4#

难说,摇头丸也不准卖。
TOP
5#

在台湾卖的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这张本来就不是针对那边的口味。不过这张我实在是失望,离期望值差的很远,还有印刷极差简直不如盗版,这种低价正版不出也罢!
TOP
6#

本来是不想听的,既然是摇滚风格,那还是拿来听听罢。
TOP
7#

还考虑弄一张听听的,如果是摇滚风格,那还是算了吧
TOP
8#

这张专集比较差,把好听的老歌改编成吵闹的摇滚,太难听了,可以说这次是刘欢的失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