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怦然心动,陶然忘机——沐声DA006解码器用家札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5346|回复: 231
181#

这个外观有点太简陋了吧!二万多的解码器
TOP
182#

回复 181楼malaiyun的帖子

外观确实平淡无奇。
沐声缺乏工业设计的意识,对外观造型不重视,跟发烧友的期望还有距离。

所幸这个外观不怪、不丑,看起来还像个音响器材。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3#

延伸讨论:关于电路的简与繁&用料的奢与简

发烧圈有两个观点:一是简洁至上,多个香炉多个鬼;二是盲目堆料未必好声。

沐声DA006似乎同时犯了这两个忌讳。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4#

其实,所谓“简洁至上”只是一部分发烧友的信念而已,并非客观真理,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认知误区。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5#

“简洁至上”应该包含两各含义:一是音响系统层面的简洁,应力求器材数量的少而精,避免过多的环节,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就器材层面的简洁,器材应尽量采用简洁的电路设计,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6#

“简洁至上”与“大道至简”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从哲学上来看似乎颇有道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HIFI要追求极致的境界,简单的系统实在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合并式功放与前后级分体式功放相比,合并式CD与CD转盘+解码器相比,前者由于条件限制(包括成本预算、研发能力、机内空间等等),跟后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更何况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在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中进行搭配,得到多种组合,并进而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的方案。

一个事实是:简单的系统虽然也有,但往往不是极致的方案;真正高级系统,往往都是非常复杂的。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7#

就音响系统层面的“简洁”而言,现实中,绝大多数发烧友的音响系统其实都不简洁,而是很复杂。即使最简单的,也包括音源、功放、音响三大件;复杂一点的,转盘+解码器+前级+后级+分频音箱。真正很简洁的系统,例如蓝牙音箱,也有人使用,但是发烧友恐怕对此不会有什么兴趣。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8#

所以,在音响系统层面上,所谓的“简洁至上”只是说说而已,大多数人都是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很诚实。

见到过一些发烧友,口头上说简洁至上,但器材架堆得满满当当,不禁想起当初罗胖子给王自如的忠告:既然被包养,就不要谈什么人格独立!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9#

器材层面的简洁问题,相对要复杂一下。音响器材中确实有部分是极其简单的设计,例如无源前级,就是一个电位器或者带多抽头的输入-输出变压器调节音量;再如全频音箱,就是一个喇叭。但这类器材其实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器材,设计是相当复杂的。例如,某大牌的音源系统,就包括了转盘、升频器、独立时钟、解码器四大件。

结构简单的器材,成本较低、特色鲜明、可靠性高,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较完美地重现音乐信号。例如无源前级,在动态、音场方面明显欠缺;全频音箱频率响应范围有限,且不太平坦,播放人声和小编制有特色、有优势,但遇到大编制的交响音乐就露怯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90#

某些器材在设计中,按照简洁至上的原则,舍弃了一部分电路,以期获得更有特色的声音,但隐含的风险很大。例如,欧洲某天价器材在后级中取消了喇叭保护电路,避免继电器触点带来的音频信号损失,听感确有改善,但烧后级、烧喇叭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样,欧洲某大牌器材在前级和后级中都取消了中点零漂抑制电路(本质上是一种负反馈电路),追求更加透明的音质,效果很明显,但至于用户烧功放、烧喇叭的问题,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